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港口

港口是可以停泊船隻和運輸貨物、人員的地方,位於洋、海、河流、湖泊等水體上,通常也兼具口岸的功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8 | 王昱晴

中國擬在亞非地區建立解放軍基地擴張海權,分析:柬埔寨可能成首選,另外這3國機會大

美國衛星圖像公司Blacksky週二公布一張衛星影像,照片中清晰可見由中國資助的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明顯「升級」。分析師指出,柬埔寨軍事船艦多為小型船,不需要深水航道。美國擔憂,雲壤海軍基地恐成為下一個中國海外海軍軍事基地。

2023/07/19 | 圖發事件

【圖表】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對哪個國家影響最大?

「黑海穀物協議」確保烏克蘭生產的糧食,能從海上安全通道出口。隨著俄羅斯宣布退出協議,烏克蘭生產的穀物可能無法順利出口,這會對世界糧食危機產生什麼衝擊?哪個國家受到最大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從數據來看看。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智庫報告:中國深入經營大英國協成員國,擬在西非興建永久軍事基地

美軍對中國在非洲西岸設立軍事基地的主要顧慮,包括非洲西岸與美國東岸的距離相對不長,一旦爆發直接或間接衝突,這將壓縮美軍對共軍的反應時間。美國國防部曾在2020年的年度國會報告預測,中國未來15年將尋求在非洲的大西洋岸增建軍事設施。

2022/10/21 | 德國之聲

德國三大情報機構警告:如果俄羅斯是一場風暴,中國就是氣候變遷

在聯邦議院的年度公開聽證會上,德國聯邦情報局局長卡爾警告德國政商人士在和中國打交道時不要「太天真」,必須重視「全球崛起的專制中國」帶來的威脅。另外兩大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對此表示贊同。

2022/10/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聞週刊》調查報導:中國插旗歐盟14港口緊鄰北約軍港,中遠投資德國漢堡港引發聯想

《新聞週刊》提醒,如同孔適海等學者研究發現,中國解放軍已將32個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港口列為「技術性據點」(technical stops)。考量中國以政領商的統治模式,加上貿易脅迫手段、數位技術優勢和軍力擴張的趨勢,包著商業外衣的全球港口布局肯定不是在商言商而已。

2022/08/14 | 精選書摘

【小說】《移民漁工血淚記》選摘:那個聲音一遍又一遍在他的腦海裡重複,「我們現在就是無名死者」

《移民漁工血淚記》是台灣成千上萬捕魚船隊漁工中一個菲律賓漁民的故事,它翔實地描繪出全世界的移民勞工——存在於公眾視線之外的人——所面對的實際情況。

2022/08/10 | 藍妮蒨

2022卡達世足打造首座「可拆卸式」永續場館「Stadium 974」,努力洗清血汗勞工人權爭議

2022卡達世足賽「Stadium 974」場館,不但通過全球4星評級之全球永續評估系統GSAS認證,也是世足史上第一座可拆卸式的體育館。而國際足總主席英凡提諾也讚揚卡達,在2010年獲得主辦權後,社會與法律的積極改變。

2022/08/01 | 莊貿捷

全球景氣下滑,海運空貨櫃比例上升,各大航商開始「減班救運價」

根據研調機構統計,自8月1日到9日4日,亞洲到歐洲及地中海、亞洲到北美、歐洲到北美,原本總航班數有756個航班,已取消100班航次,減班比率為13%;其中,有68%在遠東至北美線。

2022/06/21 | 莊貿捷

貨櫃巨頭馬士基執行長:全球化並未瓦解,但海運榮景恐在8月反轉,出現「長鞭效應」

自從第一波疫情爆發後,全球集裝箱運輸蓬勃發展,但很快的這個趨勢榮景就要被逆轉,貨櫃運輸業的景氣可能出現需求萎縮供應增加的「長鞭效應」,到時候情況會惡化的又急又快。

2022/06/16 | 精選書摘

《西元一千年》:宋代泉州成為首屈一指的國際港,正是因為並非人人都守規矩

廣州是熙來攘往的貿易港,因此宋代率先在九七一年於廣州設市舶司。不同於唐代僅在廣州設市舶使,接下來二十年內,宋朝政府又在杭州、寧波等南方港口設市舶司,足以證明國際貿易的稅收對這個新朝代有多重要。

2022/06/15 | 莊貿捷

美國通過《2022海運改革法案》,解決塞港嚴重、貨櫃周轉率低等問題,打擊通貨膨脹

昨(14)日美國通過《2022海運改革法案》,預計要解決塞港嚴重,以及港口衍伸出「不當貨櫃滯留費」的問題,此些亂象將成新法的稽查重點。

2022/06/08 | 德國之聲

烏克蘭港口受阻推升全球糧價,俄媒披露:允許商船從被俄軍圍困的奧德薩輸出糧食

俄羅斯官方近日頻頻表示,將允許烏克蘭糧食通過俄軍封鎖的海岸線出口海外。但是,就黑海護航問題,各方尚存在分歧。鑑於國際糧價飆升,聯合國正在努力恢復烏克蘭糧食出口。6月8日,俄外長將去土耳其討論此議題。

2022/01/12 | 吳瑟致

落入中國設下的債務陷阱,國家面臨破產的斯里蘭卡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綜觀斯里蘭卡的經濟處境,當然有其自身內部問題,以及政府決策的盲思,但是斯里蘭卡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壓力跟許多弱勢國家一樣,因為近十年大量興建基礎建設,卻多淪為無法增加政府稅收的蚊子館,而這都和中國息息相關。

2021/12/27 | 莊貿捷

全球海運集團掀整併潮解決供應鏈危機,「貨櫃清道夫」成塞港新商機

港口堵塞情況依舊,堆積的貨櫃產生龐大費用。海運龍頭——馬士基(Maersk)與地中海航運(MSC)在近日投入百億美元進行整併,擴大自身的影響力,解決的供應鏈危機。

2021/10/27 | 莊貿捷

美西塞港惡化加劇供應鏈壓力,拜登:每個「滯留貨櫃」每日開罰100美元

美西兩大港口從11月1日起,將對滯留超過期限的貨櫃每日開罰100美元,拜登政府(Joe Biden)希望藉由實施新罰款的方式,緩解貨櫃船塞港情況加劇的局面,若仍無法解決,不排除動用國民警衛隊(Citizen Soldier)進行協助。

2021/10/06 | 德國之聲

港口貨櫃堆積如山,全球正面臨比「大排長榮」更嚴重的海運危機

在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的背景下,全球製造業訂單大量回流中國,但全球運力供需失衡、港口擁堵、貨櫃分佈不均等問題卻令海運價格一漲再漲。

2021/08/15 | TNL 編輯

350多艘貨輪塞港、天災影響運費飆升,全球航運業陷「65年來最大混亂」

近日全球超過350艘以上的貨輪卡在各港口外等候卸貨,英國《金融時報》形容現況是「航運業65年來的最大混亂」。造成這次亂象的原因除了全球包括疫情、極端天候所造成的影響外,還歸因於各國港口基建過度老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