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漁電共生

漁電共生是一種太陽能設施與室內水產養殖經營相結合之生產模式,以「養殖為主、光電為輔」為核心價值,在不影響原農業生產下,得以兼顧發展綠能設施,並優化室內水產養殖生產環境,減少養殖勞力之付出,防範極端氣候之侵襲,促進產業升級及增進養殖漁民躉電收益,以創造「漁電雙贏」之效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光電共生政策屢遭批評,農委會澄清:台灣鯛產量受雨量影響而減、農產地絕對不推農電共生

蔡英文政府設定「2025年淨零排放」目標,為此,農委會結合經濟部和地方政府推動「漁電共生」,計畫在養殖魚塭上方加蓋太陽能板,卻屢屢成為漁產產量下降眾矢之的。農委會澄清漁產量受降雨量、轉養殖等因素影響,也再三保證不會再農地上「種電」。

2023/06/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砍樹種電5】光電場址與農漁爭地,環團籲結合國土法規劃

蔡卉荀表示,根據能源局今年4月的簡報,光電開發將以生產力低、高鹽化等「低地力」區域執行,目前相中台17線以西一帶,彰化大城就是列入開發選項之一,另外包含雲林口湖、四湖及台西等地。地球公民基金會分析,這些被指為「低地力」的土地,很大一部分與農委會林務局公布的「國土綠網區域保育軸帶」重疊。

2023/04/26 | 讀者投書

漁業管理失靈之下,台灣的漁電共生該如何防堵「假養殖真種電」?

隨著光電案場陸續完工魚塭開始放養,台灣漁電共生開始進入光電板下養殖成效實戰的新時代,但當漁業署聲稱漁電是養殖轉型的驅動力,並大力鼓吹室內漁電為養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時,然而絲毫不見整體養殖漁業的漁電發展政策。

2023/03/15 | 莊貿捷

「綠能界波克夏」雲豹能源正式掛牌,大咖客戶Google、Gogoro挹注營收,年增率達192%

雲豹能源2019年協助Google在台灣購買再生能源,隔年順利讓Google在亞洲購買第1度綠電。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說:「我們具備併購及外商投資合作經驗,是少數可以同時與外資及壽險合作的公司。我們效法波克夏,以強強聯手結盟各領域優秀夥伴。」

2023/03/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經濟部能源局研擬白皮書,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

經濟部表示,台灣推動光電,除了採取屋頂型設置目標外,地面型光電也以閒置土地活化或複合式利用方式推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另隨國土計畫法施行,經濟部透露,能源局正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下,以利與其他用地調和。

TNL+ 2022/10/20 | 蝸牛會飛

從印度與台灣的案例初步比較:犧牲土地資源所產生的綠電,真的能算是綠電嗎?

犧牲土地資源生產的綠電,真的能算是綠電嗎?從印度與臺灣的案例初步比較,可以發現發展太陽能光電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人與地的衝突,光電的開發在啃食農地的功能性,也不斷讓有心務農的人離農,印度如是,臺灣亦如是。

2020/06/17 | 優新聞

海神光能打造四甲室內養殖場,力求突破漁電共生困境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漁電共生」也是重要政策之一,但背後仍存在許多根本問題。光電業者海神光能以「養殖為主、光電為輔」的理念,前進雲林口湖鄉打造佔地四甲的室內養殖場,希望重新創造土地的產能,同時開創政府、投資方、漁民、光電業者多贏局面。

2019/09/10 | 環境資訊中心

養殖漁業並不反對「漁電共生」,缺的是示範和信任

漁電共生能提供高租金收入,如果在地層下陷區先行,也許是一條讓土地涵養生息的途徑,但同時,也出現了生態和漁產品供需失衡的疑慮。

2018/09/18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水域型太陽光電」會影響生態系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良好的光電設施應該要斟酌個別土地(含水體)特性,選擇適合的設計方式與PV模組,以尋求跟設施基地環境的和諧化,而不是一味追求利潤,而做過度的地表遮蔽,也才可能談得上農電或漁電共生。

2018/07/11 | Abby Huang

太陽光電讓七股租地貴10倍,漁民抗議「漁電共生」讓他們連魚塭都租不起

七股因經濟效益沒那麼高、土地價格便宜,開發商以10倍土地租金跟漁民搶地來做太陽能發電,導致漁民擔心未來租不到、或是租不起魚塭,「漁電共生」政策淪為「漁電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