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心理學

演化心理學(簡稱ev-psych或 EP)是一種解釋人類「有用」的精神及心理特點——如語言和適應——的一種心理學研究理論,也就是,作為自然選擇的功能產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08 | 精選書摘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友誼是天生而非製造的,你可能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找到名列你最好的前五位朋友

羅賓・鄧巴30年前就提出了「鄧巴數字」:一個人最多能保持關係的朋友是150人,其中關係最密切的不超過5人。《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是鄧巴全面研究友誼、人際關係的科普大作。社群年代、臉友無數的現代人,將能透過鄧巴的科學分析與觀點,重新思考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如何從素昧平生變成摯友,窺探社交世界令人驚奇的複雜性,並且深刻理解友誼。

TNL+ 2022/07/28 | 貓心(龔佑霖)

「外貌協會」有諸多科學支持,但我們真的完全被演化所決定了嗎?

雖然大家都認為自己與另一半是心靈上的伴侶,但被問到擇偶標準時,外貌時常被排在前三順位的條件上,不論是身材比例或是穿著打扮,好的外貌呈現能在第一時間提升對方的好感度,而若是不來電,就謝謝再聯絡了。

2021/11/13 | 樹洞 - TreeholeHK

禁忌心理學:那個不能説出名字的人

我們接觸到這些禁忌時,社會中其他成員的反應及態度都會成爲一種社會懲罰,而這種社會懲罰亦是一種正向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

2021/11/10 | 精選書摘

《愛情的哲學》:對演化心理學家而言,「女人」該物種只對繁殖與哺育後代有興趣

本書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企圖在愛情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中,整理出些許頭緒來。他運用各種科學研究,打造一把哲學思考的利器,爬梳愛情、解析人類感情,從人類基因的生物學觀點,到愛情的心理因素,以及現代愛情中個人與社會的種種糾葛。

2021/07/29 | 樹洞 - TreeholeHK

恐怖心理學:為甚麼有些人愛看恐怖片?

恐怖片中的不現實主義有利觀眾產生一種心理上的距離感,令他們不執著於劇情的對與錯。

2021/06/21 | 讀者投書

什麼(不)是演化心理學?根基於演化論的三種人性研究方法

一些學科會被誤認是演化心理學,但它們卻有截然不同的方法論與研究重點。本文將為大家介紹演化學下其中三種人性研究方法,並簡單比對三者的異同處。

2020/10/07 | Lo's Psychology

為何人難以抵抗最甜、最油的食物呢?——淺談演化心理學

演化心理學以「大草原原理」(savanna principle)作基本假設,指人類的進化/演化速度非常緩慢,而其進化速度卻沒有跟上近幾千年急速變化的生活步伐。

2020/08/18 | Lo's Psychology

樣貌、身材還是性格重要?關於吸引力的心理學知識

從1970年代開始,已經有很多心理學研究指出什麼樣的女生會讓男生覺得更有吸引力;至於男生更具吸引力的原因,一般都不在外在樣貌及身材。

2020/07/08 | 樹洞 - TreeholeHK

「密集恐懼症」?為甚麼我們都會討厭密密麻麻的斑點?

我們看到密集圖案時的所經歷的並非恐懼或者驚慌,將此現象稱為「密集厭惡」,好似比較恰當。

2019/12/04 | Lo's Psychology

恐懼管理理論:死亡是一切人類行為的推動力

人類傾向成為象徵式不朽(symbolic immortality)而將自身融合於社會文化當中,這是因為文化價值能定義甚麽為有意義的,也是人自尊心的來源。

2019/01/09 | 精選書摘

《哲學家的工具箱》:什麼是「起源謬誤」?以演化心理學作例

一般說來,只要以起源事實為前提推論事物目前的本質,就有可能出現起源謬誤。因此,就起源謬誤的廣泛應用來說,人們考慮的不只是消息的真實性,還要包括一般事物應有的性質。

2019/01/08 | 精選書摘

《哲學家的工具箱》:什麼是「起源謬誤」?演化心理學的例子

一般說來,只要以起源事實為前提推論事物目前的本質,就有可能出現起源謬誤。因此,就起源謬誤的廣泛應用來說,人們考慮的不只是消息的真實性,還要包括一般事物應有的性質。

2018/07/05 | 林俊成(Jason Lin)

87+87=174:一隻老鼠如何引起車廂中的群體恐慌?

略為擁擠的另一頭車廂出現大叫聲,然後許多乘客拔腿狂奔,你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只聽到驚聲尖叫後,發現許多人拔腿狂奔,你還來不及弄清楚發生什麼事情?這時候的你跑還是不跑?

2017/11/25 | 精選書摘

性愛成癮和哺乳都是「幸福的錯覺」:「母愛」強大到足以抵擋古柯鹼的誘惑

我們身處的社會不應該亟欲以意識型態否定男女的性別差異,而是認同兩性之間的差異,以建立男女都能過著幸福人生的制度為目標。

2017/11/14 | 精選書摘

生猛的演化心理學:漂亮夫婦更容易生女

人們對演化心理學爭議主要是兩點。第一,傳統社會科學認為人類是高級生命,是特殊的,人不是動物;而演化心理學認為人類跟動物沒什麼區別,「完全」平等。第二,傳統社會科學認為人的性格和思維模式主要是後天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影響的結果,而演化心理學認為所謂「人性」,主要是人這個物種長期進化遺傳自然選擇適應的結果,小孩一生下來他/她的「人性」就已經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