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生物學

演化生物學(英語:evolutionary biology)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其關注的是所產生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演化的研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1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祕密》:樹木間會互相傳遞訊息,就像《阿凡達》裡的「靈魂之樹」

森林不是孤立的生物體的集合,而是不斷發展的關係網。樹木通過複雜的真菌網絡進行地下交流,健康的森林以母樹為中心,母樹作為養分分配的紐帶,協調一個強大的網絡,治愈、餵養和維持森林的其他成員,在其他相同或不同樹齡和物種的樹木之間分享養分,這些樹木通過廣泛的菌根網路在化學上和物理上聯繫在了一起。

2022/10/3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纏結的演化樹》:從細菌、人類到巨象,我們都在同一棵樹上

《纏結的演化樹》對這些硬科學概念的語言進行了雕琢,使我們所有人都能理解。憑藉逵曼嫻熟的講故事能力,圍繞著才華橫溢、時而粗暴好鬥、命運多舛的科學家渥易斯,編織了整個對生命之樹全新認識的旅程。 他是美國微生物學家,是古菌——生命的第三域的發現者。

2022/09/26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造反的細胞》:抗藥性頑強的癌細胞是我們篩選的!人類有機會戰勝癌症嗎?

這顛覆了許多過去癌症治療的思維,同時對醫師和病患來說,也可能難以接受。病患必須學習與癌症共存,並且可能和醫師和家屬一起質疑,為何新療法不會根絕他們體內的腫瘤,反而要說服他們留下活路給可恨的癌細胞。

2022/08/24 | 精選書摘

《不實在的現實》導讀:我們熟悉的物理世界,其實是我們意識經驗的產物?

儘管幾個世紀以來科學不斷進步,意識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認知科學家唐納德.霍夫曼相信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人類還在等待新的科學發現,還是已經達到智慧的極限,而是因為我們對現實的概念完全是錯誤的。一旦我們掌握了現實的本質,意識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2021/12/10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曾生存2000萬年,超級掠食者「巨齒鯊」為何滅絕?

對於巨齒鯊的滅絕我們仍未有一錘定音的說法,但在達爾文式的物種競爭中,能夠生存2000萬年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2021/05/30 | 讀者投書

斷定人性基本面貌的三個演化生物學法則:親屬選擇、互惠式利他、親代投資

三個中層演化理論分別清楚交代了血親關係、朋友關係和兩性親密關係的演化的根基和大方向,闡明了親情、友愛以及愛情的存在的合理性,同時也點出家庭中的衝突和友情中的背叛,都是在所難免的。

2021/01/13 | 讀者投書

《美的演化》讀後感:作者反駁「演化心理學」迷思,但「性擇」可以套到人類身上嗎?

原本以為《美的演化:達爾文性擇理論的再發現》又是另一本似是而非的演化心理學科普讀物,沒想到作者的野心如此宏大──為演化生物學建立新的典範。

2020/10/0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達爾文進城來了》:仙台烏鴉用汽車碾碎堅果、歐洲鯰魚突襲鴿子當大餐?

《達爾文進城來了》為我們揭示,和人類一樣,許多生物在城市中也能自得其樂。原來,有不少生物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快速地演化出五花八門的奇門妙技,悄悄地更加適應了都市的環境,甚至還更變本加厲地如魚得水。

2020/09/30 | julia

關鍵醫學院S3E8:演化生物學經典《自私的基因》,作者為何後悔取了這樣的書名?

這個月的關鍵醫學院,要向你介紹《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帶領你一起進入迷人的演化世界。我們也特別邀請到演化生物學領域的專家──黃貞祥老師,為我們進行更多的延伸討論。

2020/08/28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史前水中巨獸——滄龍

電影中滄龍的身軀無比龐大、佈滿尖牙的血盆大口能夠一口把鯊魚吞掉、牠甚至能夠把陸上的恐龍拖至水中殺掉。然而這些並不是無憑無據的虛構情節,按現今的考古學證據來說,電影中的描述是頗正確的。

2019/05/27 | 精選書摘

《故事的力量》:說故事,讓我們人類這個物種能夠繼續生存

那些故事——那種聯繫,讓你度過難關,讓你可以與你的團隊或國家(或任何人!)一起繼續前進,而不會在出現第一個困難時棄船而去。這是我們人類自從圍著營火生活以來,共同克服障礙的方式。

2019/04/06 | 精選書摘

《共病時代》:從老鼠到瑪麗蓮夢露,「凹背姿」的性感魅力

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來看性事,性高潮似乎是人類獨有的特殊現象。可是,一個更有力的論述指出,以「愉悅」作為性交獎賞的這種機制,是動物界共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