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
《演算法圖鑑》:重新排列50個數,需要花費比宇宙歷史更長的時間?
能解決同一問題的演算法有多個時,要用哪個比較好?判斷演算法優劣的方法有很多。但一般而言,最重視的是執行時間,亦即輸入內容到輸出答案之間的時間。
2023/09/26 |
《BBC》調查:TikTok演算法如何讓真實世界雞犬不寧?
據《Tiktok熱潮》(TikTok Boom: China's Dynamite App and the Superpower Race for Social Media)一書作者克里斯・斯托克爾—沃克(Chris Stokel-Walker)在書中披露的一份2021年內部文件所顯示,使用者參與程度是TikTok的「頭號任務」。他告訴《BBC》,該公司想要使用者「積極投入」到應用程式中去。
2023/07/27 |
《電腦如何學會思考?》:人類教電腦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類比―數位」轉換能力
這本書引領讀者洞悉自己心智和電腦的運作方式,不只為了回答「人類是否被機器取代?」「該如何向電腦學習思考?」這類問題,而是關於人類知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非常適合喜歡駭客任務的讀者,必能超越心物二元論、擁有嶄新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2023/05/06 |
支持「工人智慧」選書:Bookshop.org如何用「老三哲學」力抗亞馬遜大軍壓境?
眼見網路書店逐漸侵蝕市場,有一群紐約的愛書人憂心如焚,決定號召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利用三大賣點幫助傳統書店線上轉型,並逆著亞馬遜的銷量至上演算法,邀請合作的書店以「工人智慧」選書......
2023/04/22 |
【小說】《機器如我 人類如你》選摘:我猜他如果朝我動手,就能像折牙籤一樣折斷我的胳臂
《機器如我人類如你》這個帶有經典麥克尤恩風味——引人思考,也令人坐立難安——的故事不太算是典型的科幻,反而更是在透過看似帶著完美理性的機器,來反觀我們身而為人的獨特混亂,探索著意識究竟為何物,挖掘道德之中困難模糊的灰色地帶,並促使我們重新思索人的定義。
2023/02/18 |
職業繪師談AI繪圖:藝術家不是因為創作能力低而被AI淘汰,而是因為價格和人心
插畫師Tomer Hanuka的風格作品被未經他本人允許輸入進AI練習庫,他的名字被人輸入超過9000多次,之後更有人利用這樣生成他風格的圖去賣NFT和盈利。另一個藝術家Greg Rutkowski名字則是在Midjourney裡面被輸入9萬多次,導致他現在Google自己的名字,出現超多不是他畫的作品,甚至蓋過他的原創。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