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演講

演講(Public speaking)又稱講演,正式的演講被稱為演說(oration),是指對公眾發表的說話,對於演講的技巧叫演講術(oratory),演講的內容並不限於嚴肅議題的討論與演講者對特定主題分享個人觀點,也可以是演講者以各種例如言語、簡報、圖片等形式提出對特定議題的觀點與實例並且與觀眾互動討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8/29 | 陳冠州

東西方央行三巨頭齊聚傑克森霍爾會議:鮑爾、拉加德、植田和男分別說了什麼?

「傑克森霍爾經濟政策研討會:全球經濟的結構轉變」研討會邀請多位央行總裁發表演說。其中美國Fed主席鮑爾、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以及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的演講最引人矚目。本文綜合這三場演講的論點,整理出東西方三大央行總裁對貨幣政策的看法,釐清未來全球經濟的走向。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輝達在台砸243億成立AI研發中心,黃仁勳COMPUTEX演講重點一次看

黃仁勳昨(29)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演講,強調生成式AI出現,是人工智慧的iPhone時刻。現在透過軟體能力,可以學習任何具有架構的資訊,包括聲音、影像、蛋白質等,讓資訊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變得可能,這是史上首次有軟體懂得資訊,令人感到興奮。

2023/05/28 | TNL 編輯

反駁「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賴清德台大演講:不要天真以為九二共識就能和平

民進黨2024立委選戰宣布合作非民進黨籍的李正皓與鄭家純、苗博雅等「空降刺客」,現場有學生提問是否會因此在未來改變提名方式?對此賴清德表示,民進黨立委的提名方式有它的規定,目前有些年輕幕僚有表示不同的意見,對於這些選區的合作對象,有些還僅止於諮詢,並沒有定案。

2023/05/28 | TNL 編輯

柯文哲台大演講:我是美中希望「勿有意外」的候選人,不會前面講一套、後面講一套

柯文哲指出,他辦過雙城論壇、世大運,跟大陸背後的折衝「多得是」;美國、中國最大的態度就是勿有意外(No surprise),正直誠信很重要,他不會前面講一套、後面講一套。

TNL+ 2022/12/06 | 陳冠州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放鴿」,然而看完演講稿,我卻對未來景氣前景感到憂心

研讀鮑爾演講稿至此,筆者對世界未來景氣前景感到憂心。現今經濟政策將會造成勞動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同時往下,未來要再度同時往上走,可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勞工不夠,應趕緊引進外籍勞工或科技補足勞動力,而不是運用升息政策把企業的勞工需求往下打。Fed這思維聽起來像是中國的一句成語:削足就履。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鮑爾演說放鴿,稱「最快12月放緩升息腳步」,美股道瓊漲737點邁入牛市

鮑爾昨天在華府智庫演說中釋出鴿派訊號,指稱聯準會可能最快於12月放緩升息腳步,強烈暗示聯準會12月將決議升息2碼(0.5個百分點),鞏固投資人近幾週形成的樂觀看法,美股隨之翻紅。3大指數午盤幾乎一路向上。

2022/09/23 | TNL 編輯

高虹安取消演講,中華大學「CP值說」惹議,學者:入學分數越低CP值豈不越高?

高虹安競選辦公室表示,基於尊重與保護中華大學校方、學生會、參與學生的立場,避免讓原本基於專業邀約的講座被惡意針對,和中華大學學生會溝通後,雙方同意這場演講暫緩舉辦,再擇期進行。

2022/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聯合國大會總辯論前夕蔡總統國際發聲,呼籲團結抗威權、挺台參與聯合國

這是中華民國元首首度在聯大開議期間,獲邀在紐約聯合國社群大型公開活動發表演說,向世人宣示台灣堅決捍衛民主,呼籲所有共享自由、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國家團結合作。

2022/09/09 | BBC News 中文

寫作、演講、醞釀復出?不當英國首相後的強森有哪些工作選項?

他真的會回來嗎?或許,如果他的繼任者在下一次大選中失利,他成為反對黨的領袖?撰寫保守黨歷史的貝爾教授說,不能排除強森復出的可能性,但他認為,保守黨必須「相當絶望,孤注一擲」時才會讓強森重新回來。

2022/09/02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又講又演?甚麼是Lecture Performance?

為甚麼有些藝術創作者會以lecture performance(講 / 演)的形式來演出?Lecture(演講)的部分在藝術上有甚麼價值?

2022/07/31 | 方格子vocus

如何準備一場打動人心的演講?三個秘訣讓聽眾印象深刻,不再昏昏欲睡

對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上台演講的場合其實不多,不過如果能夠把握這十分鐘,說出一個有觀點和有啟發的好故事,一定會讓你身邊的人刮目相看。

2022/07/08 | 李秉芳

「最友台日相」安倍晉三遭槍擊送醫搶救,蔡英文譴責暴力,各政黨縣市長送關心

安倍晉三與故總統李登輝交情甚篤,被形容為「最友台日相」,卸任後常發表友台言論,3月他曾與蔡英文視訊,4月在美國媒體呼籲美國表明防衛台灣決心。

2022/06/13 | 方格子vocus

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

學生們也可能會有種錯覺,以為校長就是每次都要拿麥克風、很愛講話、致詞又講超久的那個人,也許,他們真以為校長都很享受那種上台講話的感覺。我知道自己其實是害怕上台的,肚子裡也沒有那麼多東西可以教育學生,所以每一場致詞,對我都是一次煎熬。

2022/03/26 | 張宇韶

承襲林肯、邱吉爾、甘迺迪等領導人,澤倫斯基的演說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巨大意義

俄烏戰爭持續僵持,莫斯科已在外交、經濟制裁、戰事三條戰線中陷入困境,澤倫斯基與烏克蘭政府在輿論的戰場更讓普亭頓失高度與立場。看看過往林肯、邱吉爾、甘迺迪等人的歷史性演講,澤倫斯基盡其的演說有合承先啟後之處?

2022/01/27 | 傅紀鋼

蔡英文「肯定蔣經國」讓轉型正義推動者情何以堪?也許她根本不在乎

蔡英文出席蔣經國園區的開幕典禮,讓藍綠都氣得跳腳,認為她只為選票考量,或是抗中不能大於轉型正義的價值。但這些批評者真的懂蔡英文嗎?熟知她的人就知道,她之所以會這麼做,就是因為所謂轉型正義或國家正常化等理念,她根本不在乎。

2021/12/20 | 創新拿鐵

「準備簡報就像計畫搶銀行」:麻省理工學院最受歡迎講座教授,分享三個簡報秘訣

許多人會建議簡報的時候用「笑話」開始,但更好的選擇其實是「承諾」,同時,你該用「搶銀行」的計畫來準備簡報,練習時要找同溫層外的人,而在結尾的時候不要「感謝」,而是多講些「貢獻」。

2021/11/14 | 精選書摘

《學習不會背叛你》:如果不想在台上唱獨角戲,沉醉於發言快感之前請先考慮聽眾

沒有哪個講者和作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言語和文章被如何理解,但要記住的是,聽眾和讀者的反應,與其說是針對原來的言語和文章表態,不如說是更多地表明了他們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