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2/04/30 | 方格子vocus

【書評】《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下):「女性」作為哲學家,與男性為什麼、有什麼不同?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2022/04/30 | 方格子vocus

【書評】《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上):在納粹崛起的動盪年代,閱讀女性哲人思辨之路

今年剛出版中文版的艾倫伯格新書《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寫作風格和結構上完全延續了《魔法師的年代》,聚焦1933-1943年間,漢娜・鄂蘭、西蒙・波娃、西蒙・韋伊和艾茵・蘭德的生命與哲思。

2021/10/21 | TNL特稿

【書評】吳曉樂評《人慈》:「人之初,性本善」,你我都是幼犬人

《人慈》或許能驅動人們完成一場跨越國界宗教語言等藩籬的自我實現,若我們重視人性中實則存有可觀的仁慈、友愛等特質、校對人性的認知,我們會展示出一個「人慈」的樣貌,而接收到的人將更願意人慈,我們終能成就改變。

2021/10/07 | 精選書摘

《海德格:其人及其時代》:在哲學上,漢娜鄂蘭如何一直「忠於」她的老師海德格呢?

本書以哲學家的生平作為主軸,加入不同史實與二手資料補充,進而帶出哲學家的思想發展與流變。不管是深入研究海德格哲學,或者是要一窺哲學家跌宕起伏的思想和生活,這部作品絕對值得細細品味。

2021/05/17 | 精選書摘

泰瑞伊格頓《論悲劇》:簡言之,悲劇是一種政治的順勢療法

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界最具國際聲譽的學者泰瑞・伊格頓,帶你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悲劇的演變及其意義。伊格頓認為,悲劇沒有死亡,還說:「悲劇是用來衡量我們人類最終價值的尺度。」 

2021/05/17 | 精選書摘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前言:我在初版60年後重讀本書,仍舊懾服於鄂蘭的先見之明

本書是一代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最重要的思想拼圖,試圖帶領讀者重返政治哲學的原初條件: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

2021/02/11 | 莊貿捷

在漢娜鄂蘭眼裡,雞排妹的「政治行動」是趟偉大且勇敢的旅途

雞排妹作為行動者,從私領域走到公領域的過程,透過行為打開在台灣社會下,女性在某些場合隱晦不明的社會位置,透過衝撞解除女性身處社會裡邊陲的禁錮,同時為了這一種「目的訴求」積極爭取話語權。

2020/09/10 | 讀者投書

我的婆婆殺了我:什麼樣的文化結構逼妻子自殺,「媽寶丈夫」卻未挺身而出?

從心靈禁錮、權力意志操控,到對於不正當的漠視,這三種人類的心靈狀態都處於一個巨大的文化結構中,死者、惡婆婆與媽寶先生三者皆在同一個文化結構的思想傘下各自運作著不同層次的心理規律,使得這各自古至今受到「厭女情結」所影響的思維框架,深深地制約了一個所謂「傳統」的家庭,甚至是一個社會。

2020/03/02 | 精選書摘

《大審判家弗里茲・鮑爾》:所有納粹親衛隊成員全都在分工下,推動一個殺人工廠的運作

一個人如果明知一部機器就是用來殺人,但他非但沒有拒絕,反倒還參與維持這部殺人機器的運作,那麼他就是殺人的共犯,無論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他是在那個位子上貢獻其一己之力,也無論他是在毒氣室旁、抑或是在更衣室裡。

2019/02/24 | 精選書摘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只有哲學能夠抵抗哲學,亦敵亦友的海德格與雅斯培

漢娜鄂蘭這位同時曾是兩人學生的思想家接著說,在那林中路上,你無法與海德格的哲學爭執(Polemisieren),「要抵抗哲學,只有哲學才能夠,而我沒有自己的哲學。」雅斯培經受得起海德格的批判,能夠抵抗海德格的哲學,其實正因為他有自己的哲學。

2018/12/30 | 精選書摘

《漢娜・鄂蘭》:當代共和主義的旗手,20世紀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

我們不難看出鄂蘭對權力的解釋與其「政治」觀、「行動」觀、「自由」觀是一致的,真正的政治是罕見稀少的,公共領域只出現於平等公民相互聚集之時,而自由又是一種具體的實踐行為。所有這些觀念都把我們導向其權力概念,也就是權力是平等公民們的行動展現。

2018/12/29 | 精選書摘

《漢娜・鄂蘭》:當代共和主義的旗手,20世紀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

我們不難看出鄂蘭對權力的解釋與其「政治」觀、「行動」觀、「自由」觀是一致的,真正的政治是罕見稀少的,公共領域只出現於平等公民相互聚集之時,而自由又是一種具體的實踐行為。所有這些觀念都把我們導向其權力概念,也就是權力是平等公民們的行動展現。

2018/09/20 | 精選書摘

唐君毅哲學論探:生命政治與倫理政治,唐君毅與鄂蘭的不同

唐君毅保持文化與政治的適當區隔,容許在這種區隔中變化的空間。政體不僅僅作為統治的形態,也是生活為某種統治形態的表現;或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差異有變動的可能,這是生命在共同的生活形式下所開展出的。

2018/07/17 | 精選書摘

葉浩導讀《漢娜鄂蘭傳》(上):當鄂蘭思想碰上精神分析

本傳記中的鄂蘭正是如此。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深具公領域之中吸引他人目光的魅力。關於生命力,揚布魯爾強調,雖然這是一種天生特質,但也要熱愛生命才能展現。

2018/07/17 | 精選書摘

《漢娜鄂蘭傳》:希特勒得勢前的美好日子——鄂蘭與她的老師雅斯培

「因為知道您倆安然熬過了這齣地獄般的大戲,我活在世上也更有家的感覺了,」鄂蘭在信中跟昔日的老師說。她寄上的信和包裹,在戰後物資短缺、情況混亂、極度艱困的日子裡,對雅斯培夫婦在道德和政治上都有莫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