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彌爾頓

威廉·盧雲·哈密頓爵士(英語:Sir William Rowan Hamilton,1805年8月4日-1865年9月2日),愛爾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6/23 | 精選書摘

《國父的真相》推薦文:猶如進入希臘神話萬神殿,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認識美國國父與開國思想

美國人文學界最高榮譽「國家人文獎章」得主高登.伍德代表作。認識美國國父的第一本書,了解美國政治運作的最棒起點。美國人為何這麼崇敬他們的國父?背後代表了什麼國家性格?走下神壇之後的國父,他們的真實人生面貌又是什麼?

2022/06/23 | 精選書摘

《國父的真相》:正如亞當斯後來挖苦地說,華盛頓其實是「有史以來最會扮演總統的人」

國父走下神壇之後,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人,他們有時代的侷限,但這不妨礙他們的偉大。本書的目的是要讓讀者看到開國元勳真實的一面,洗盡他們被過分神化或過分詆毀的地方,了解他們對美國人來說到底有偉大。

2019/05/15 | 精選書摘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導論:為何本書用的術語是「觀念」而非「意識形態」?

「觀念論」(idealist)和「唯物論」(materialist)的歷史解釋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辯論。新觀念會引發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嗎?還是與之相反,觀念是時代的產物呢?本書的立場毋寧是,觀念經常走在物質變遷前面,隨即在解釋和推動這些變遷上推了一把。

2019/05/14 | 精選書摘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導論:為何本書用的術語是「觀念」而非「意識形態」?

「觀念論」(idealist)和「唯物論」(materialist)的歷史解釋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辯論。新觀念會引發社會、政治、經濟變遷嗎?還是與之相反,觀念是時代的產物呢?本書的立場毋寧是,觀念經常走在物質變遷前面,隨即在解釋和推動這些變遷上推了一把。

2019/05/14 | 精選書摘

《創造現代世界的四大觀念》結論:觀念的力量和人文學的重要性

即便世界已不再由少數西方強權所主導,啟蒙運動的自由主義面,是否可如此前那般,在未來數十年復振?另一個提問的方式,是追問在多大程度上,今日的知識分子、領袖和公眾,可以成為觀念的守護者甚或工具(雖然他們不願深入考察和精明地改良這些觀念)。

2016/05/04 | 楊之瑜

TNL晨間速食新聞》醫院成交火戰區炮轟目標/中國言控之手摸到經濟學家身上/美嘻哈開國音樂劇創東尼獎紀錄

中東非洲烽火連天,現在炮火卻往醫院、診所掃去,戰爭必須要有人性否則永無終止日。習近平上任後言論控管一波又一波,繼維權律師、網紅、國際非營利組織後,現在要把手伸到經濟學家、證券分析師身上,不可發表與政府言論相反的看法,另外還打算修法,針對網路新聞媒體進行發照換股權的做法。美國首齣以嘻哈形式、多以非裔、拉丁裔演員演出的百老匯劇——漢彌爾頓,創下百老匯奧斯卡東尼獎紀錄,獲得16項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