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炒房

房地產炒賣,又作炒房、炒地、炒地皮、炒作土地(臺灣用詞)、炒樓(港澳唸法)、炒作房價等,是地產市場的交易活動之一,炒房與一般的物業投資不同,炒家很少注重長期投資回報率,他們主要透過頻密的交易,買賣房地產投資組合獲取大額利潤。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囤房稅2.0》2025開徵:自住稅率須設籍、非自住採「全國歸戶」地方政府沒有消極空間

「自住」房屋定義要件,規定房屋無出租使用,且需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並且辦理戶籍登記。此外,新制雖對囤房族群加重稅負,但單一自住房屋的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將享有房屋稅1.2%降至1%的優惠。

2023/07/17 | 法扶報報

蔡政府「房市三箭」態度轉保守、成效事倍功半,真能扭轉住宅政策困境?

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房市三箭」在政治拉鋸過程中態度漸趨保守,主打住宅補貼減緩青年憤怒,其它政策亦儘量避免碰觸擁房者既有利益。但在房產稅制與租屋黑市既有條件下,這些政策正面臨了「事倍功半」困境。

2023/07/08 | 商益

聊聊居住正義:買房的人為什麼比租房的人享有高2.5倍的列舉扣除額?

租稅政策有相當大的引導作用,今天的列舉扣除額,買房可以有30萬元的額度可以扣除,租房卻只有12萬元,其實就會更鼓勵民眾去買房,因為可以節稅。財政部應該盡快將租金扣除額提高為30萬元,讓租屋族更有動力為自己爭取權益,甚至改列為特別扣除額,而不再需要標準、列舉只能二選一,以稅務政策引導民眾更願意透過租房解決居住需求。

2023/06/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3大現象促央行加碼管制打炒房,雙北等特定區第2戶貸款限7成

中央銀行昨天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決議暫停升息,符合市場預期,但意外祭出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特定地區自然人第2戶限貸7成,關鍵為央行觀察到自然人持有2筆購屋貸款的人數及占比雙雙增加等3大現象,逼使央行再度出手打炒房。

2023/0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利空出盡?專家:4大關鍵指標估今年房市仍冷風陣陣,央行將繼續支持升息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有打炒房殺手鐧之稱的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信心指標卻回升,可能因政策不溯及既往,被認為打炒房效果有限;如果接下來兩三個月指標維持同樣趨勢,意味市場解讀「利空出盡」,必須密切關注。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則從經濟成長率下修、實質薪資衰退、資金水位下降等總體經濟數據及利率等4大指標分析,認為房市降溫趨勢不變,今年住宅市場續呈「價縮量緩跌」的格局。吳大任也說,當前CPI計算方式明顯低估居住成本,且沒辦法反映自購住宅後,沉重的房貸負擔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2023/02/02 | 莊貿捷

明曜百貨家族8.3億現金打包2戶「冠德信義」豪宅,專家:房市尚未見底不要跟著有錢人買房

近日房市略有下跌,知名零售業者明曜百貨,以打包新台幣8.3億打包2戶信義豪宅,引起市場關注,甚至有民眾認為房市見底,業內人士再三呼籲民眾,不要跟著有錢人購屋置產,未來景氣變動大,貸款負擔可能會加重。

2023/01/10 | 李秉芳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炒房最重罰5000萬、違規轉售罰300萬、私法人買房「許可制」

還有一項通過的附帶決議,將建請內政部研擬「追繳不法所得」,包括紅單轉讓、預售屋換約、房市炒作等行為,除了違規所處的罰鍰外,還須追繳炒房者的不法所得利益。

2022/12/21 | 李秉芳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炒房最高可罰5000萬,花敬群:「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沒有違憲疑慮

對於管制私法人購屋是否有違憲疑慮?花敬群說明,法人並無直接居住需求,住宅又是民眾生活必須品,如何平衡保障其價格穩定、可合理負擔,避免不需要的人進入市場競爭,是主要修法目的。應該沒有違憲的疑慮。

2022/11/29 | 莊貿捷

房價有可能反轉嗎?過去半世紀台灣房市經歷6次循環,最長一次收縮期達16年

最近經濟開始走下波,貨幣政策日益緊縮,民眾逐漸縮手買房拉緊荷包,而年底一波推案大潮,將讓房市業者傷透腦筋。

2022/10/06 | QSearch

房市上半年價漲量縮觀望濃,臉書社群與論壇各有哪些熱議話題?

根據數據,2021年下半年房市臉書社群討論有76000篇,今年上半年則來到78000篇,而相對於去年疫情導致房產聲量下架,今年初接連央行升息、各式打房政策與防疫政策轉向等,讓對房市討論圍繞在炒房、升息的議題上。

2022/09/29 | 李秉芳

徐國勇讚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經濟火車頭」,民團立委痛批,憂《平均地權條例》本會期修法無望

禁止預售屋換約的《平均地權條例》上會期立法院沒排審,已給了投資客喘息甚至重新炒房的機會,但在本會期開議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和國民黨團曾銘宗都對此態度保留;民團憂心,如今內政部長此番言論,眾建商都反對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還有可能通過嗎?」

2022/09/07 | Roy Ngerng

住不起的台灣(下):房市過度投機不只削弱台灣經濟,對國家安全更是一大危害

住房投機不是一種永續的經濟成長方式:台灣曾經面臨過這樣的住房危機,我們的鄰國也是如此,與其坐以待斃,台灣現在應該認真對待住房危機,而不是任由問題繼續惡化。

2022/09/06 | Roy Ngerng

住不起的台灣(中):生育率降低、國內投資不彰,這些都和「過度炒房」脫不了關係

台灣炒房者種種肆無忌憚的行為,導致台灣的住房成為了普通人的遙不可及,而台灣的經濟也並沒有因為炒房而好轉,高房價剝奪了勞工購買其他基本必需品所需的資金,而提供這些基本必需品的其他非房地產國內企業,也被剝奪了增加所需的國內消費。更糟糕的是,台灣央行似乎置若罔聞。

2022/08/25 | 《思想坦克》

中國「一帶一路」流毒國際 ,柬埔寨為何成為淘金青年的人間煉獄?

在柬埔寨詐騙集團高薪徵求「肥羊」前,台灣媒體四處可見柬埔寨的房地產廣告。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周遭,韓國、台灣炒房團大肆圈地,興建當地人買不起的新成屋;如今,中國炒房團後來居上,現已是柬埔寨房地產業的霸主......

2022/08/18 | 廣編企劃

不讓自住客成韭菜!永慶房屋新廣告戳破黑心仲介斂財術

影響不動產價格的因素很多,裝潢、屋齡、屋況,甚至同一棟樓不同座向的房子都可能有不同價格,消費者光是消化交易資訊都已不容易,更別說自行查詢實價登錄。因此多數消費者都仰賴仲介人員的分析解說,這就給了黑心仲介聯手投機客操作的空間!

2022/08/18 | 方格子vocus

房地產是拉動台灣經濟的火車頭,還是摧毀台灣產業升級的元凶?

如果房價只是虛高、熱錢堆出來泡沫,那對台灣實體生產的損害可能還沒這麼大,可怕的就是台灣房價是實實在在的國民收入堆積而成,房價有多高、房地產市場規模有多大,代表的就是台灣有多少本該用於產業升級的資金被挪走了。

2022/07/18 | 莊貿捷

金管會出招揪出「零元炒房團」:以ATM或臨櫃存入多戶製造金流斷點,銀行公會揭秘15大常見手法

日前金管會,發現有銀行行員至「炒房集團」舉辦不動產投資講座場簽約對保,相關借戶有還款繳息能力偏低、買賣契約與貸款契約簽名字跡不同、民眾貸後代理提領大量現金、繳息資金由第三人存入、售屋款匯入借戶帳戶後由他人提現等問題。

2022/05/24 | 定方財務顧問

政府「打炒房」五大招,投資、自住該如何因應?

從賦稅增加、貸款壓力,政府無論是主動研議措施,或者被迫受到影響而升息,都是為了避免資金過度流入不動產,而這些政策也都將影響到有房者的生活,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