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認為司法不公,但監察院可以「糾正」法院嗎?
花蓮縣長傅崐萁因為涉嫌炒股,遭判刑八個月。他召開記者會並發出聲明,強調是政治迫害,並表示法官和書記官竄改筆錄,審判程序不合法。但台中高分院的審判真的有問題嗎?牽涉其中的監察院職權「糾正、糾舉、彈劾、調查」又該怎麼區分?
在倫敦時裝周遇見來自台灣的純淨保養-綠藤生機
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登上倫敦時裝周的國際舞台,希望全世界看見台灣品牌展現的創新與研發實力!並於即日起至 2/23 特別推出「倫敦時裝秀指定保養組」,內含活萃修護精華露 2 瓶,讓消費者在台灣同步感受純淨保養帶給肌膚的美好改變。
創立全台最大的公職補習班,神祕補教大亨起底─從藥廠小業務到借殼飆股大老闆
從台南起家的公職補教大亨林進榮,站穩全台最大公職教育機構後,正準備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祕密布局中國市場。
免跑銀行也能換到傳說中的低點?兌換外幣的划算小撇步
不分四季、想玩就出去玩,現在對國人來說全年都是旅遊旺季,而對於旅遊的規劃,不再只有上旅遊網站比較機票飯店價格、請年假、打包行李而已,如何提早在理想低點換匯,更成為聰明旅行者的必備功課之一。
金錢之外,失去的都是人生——《華爾街之狼》帶給都市人的反思
電影《華爾街之狼》講述股票經紀人Jordan Belfort從白手起家成為日進斗金的金融鉅子,賺錢多到無處花,成天浸淫在酒池肉林裡,過著奢靡無度的放蕩生活,伸手所及的不是毒品就是女人、不是酒趴就是性愛趴。金錢儼然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慾望,只好追求更極端的誘惑。他們的紙醉金迷是凡人無法觸及,卻是許多人一生所想望的世界。
捐了錢為什麼不該管他們怎麼用?別期待NGO有道德,請用法律規範清楚
以慈濟事件來說,他被揭底發現把捐款拿去投資股票的事情。台灣的法律沒有規定他們不能這樣做,所以以法律層面上他合法。或反過來說,他沒有違法。但如果以我以前的認知,認為法律是道德的底限當作前提的話,那代表他拿善款去投資股票,就可以被稱為也算是道德,但這樣感覺就不對了啊。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為什麼要打房?不然社會的成功標準會變成「奪回房地產的能力」而非「對社會貢獻的能力」
德國有些地方之所以徵稅等政策,壓抑房地產泡沫化,就是強制這些資產應該做更有意義的用途,而不是屯積出一堆只會收租和等資產增值的人出來。
香港股神曹仁超:世上只有三種致富之道
香港1967年至1997年是30年繁榮期,大部分行業皆欣欣向榮;1997年至2007年是香港10年中興期,只有部分行業仍能保持純利上升;2008年起香港進入10至15年回落期......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翁啟惠雙重國籍夾殺:躲過了美國課稅,恐難逃台灣稅網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贈與巨款給女兒買股票,雖未違反美國贈與稅,但卻涉嫌逃漏台灣贈與稅,台美兩地稅網如此嚴密,已帶給台美雙重國籍者相當大的衝擊。
【金融投機史】神風資本主義:19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
在泡沫經濟時代,唯一賺錢的方法就是成為局內人。銀行家、官員、政客、富豪,甚至是黑幫,這些擁有特權的客戶,會在事前就得知證券商準備強打哪一支股票。證券公司保證了局內者的獲利,甚至會補償這些客戶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