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

烏克蘭(烏克蘭語:Україна,羅馬化:Ukrayina)是位於東歐的共和制國家,南接黑海和亞速海,東連俄羅斯,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一週年:G7加強制裁俄羅斯,英相蘇納克強調「和平只能依烏克蘭條件」

G7領袖聲明承諾持續對烏克蘭提供人道支援、能源支援,也將持續支援烏克蘭維持經濟、財政的穩定。G7在2023年對烏克蘭的財經支援將增額到390億美元。此外,日本之前公布對烏克蘭實施總額16億美元的人道及財政支援,將追加提供55億美元的支援。

2023/02/24 | Abby Huang

「打台灣不如騙台灣」:學者預告未來3年,中共將全力對台發動「疑美論」認知戰

學者指出,台灣社會應該對最近出現的「疑美論」有更清楚的認識,應該了解「疑美論」就是「投降論」,它是一套組合拳,「美國人不會來」搭配「蔡政府沒準備」與「國軍沒能力」,結論就是台灣要投降,「疑美論」也是催眠台灣,不要相信民主自由的價值。

2023/02/24 | Abby Huang

俄烏戰爭週年:學者提「民主保台」取代「抗中保台」,聯合民主陣營對抗威權陣線

學者指出,台灣在討論國際戰略的時候,一直侷限在是強國的棋子、還是強國的朋友之間,「格局都非常小」;「世界格局已經改變,我們不用再小鼻子小眼睛」,是時候跳脫親中、親美、抗中的迴圈,進一步思考「民主保台」的政治戰略。

2023/02/24 | Abby Huang

美軍駐台人數擬增加3倍多,學者:美軍一直在台灣,國軍「聯兵營」赴美移訓意義更大

未來台海發生衝突,美軍會不會派地面部隊來?學者表示存疑,但指出美國可能提供電訊情報給我軍,我軍再以飛彈系統做攻擊,如同美軍在俄烏戰爭也沒有出動地面部隊,但透過電訊情報和武器提供,就可以讓烏克蘭有現在的表現。

2023/02/24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一週年,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支持?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招致經濟制裁,莫斯科一直在試圖減輕制裁引發的影響。同時,中國成為俄羅斯日益重要的貿易夥伴。美國現在說,北京正在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彈藥,中國強烈否認這一指控。從數據來看,究竟哪方的說法較趨近真相?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半島電視台》分析:俄羅斯陷苦戰,可能讓務實謹慎的習近平放棄早期攻台

俄國於當前戰事中苦於取得進展,再次引發外界對「中國可能從其親密盟友身上汲取何種教訓」的疑問。中國是否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台灣做好自衛準備之前,進攻可能是更好的做法?還是普亭的戰爭顯示倉促捲入如此衝突的危險性?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聯大決議要求俄羅斯撤軍烏克蘭,中國、印度棄權,戰爭一週年壁壘依舊分明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聯大提出議案時說:「這場戰爭雙方並不均等,一方是侵略者,另一方是受害者。我理解有些國家基於各種理由仍不想支持烏克蘭,但這不重要,關鍵是要支持聯合國憲章,擁護國際法。」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一週年:北約稱中國計劃援俄「已有跡象」,澤倫斯基有信心戰勝入侵俄軍

被問到北約有無發現中國可能準備提供武器或其他支援給俄羅斯投入戰爭的跡象,史托騰伯格說:「我們已看見一些他們可能正計劃要那麼做的跡象。而且當然,北約盟邦美國已經對此發出警告,因為這是不該發生的事。中國不應支持俄國發動的非法戰爭。」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記取俄羅斯輕敵覆轍,學者:共軍攻台恐更猛烈,更強調速戰速決與首戰決勝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也提到,中共會避免重蹈覆轍俄羅斯輕敵的狀況,其「速戰速決」的攻勢恐更加猛烈;台灣除強化在抵禦俄羅斯發揮重要功效的標槍與刺針飛彈的操作外,由於相隔海峽,也應同步發展長距離防空與反艦飛彈,以建立有效的阻絕區。

TNL+ 2023/02/24 | TNL國際編譯

當飢餓被當成武器:俄烏戰爭「肥料短缺」加劇全球糧食危機,5000萬人瀕臨飢荒

俄羅斯肥料製造商馬尼錢科(Andrey Melnichenko)表示,歐盟所實施的制裁行動,已經到了一個會導致肥料貨運輸出量大減的程度。因為就目前來看,光是自去年2月24日烏俄戰爭開打至今,一年內就已經減少了近130萬公噸的肥料出口。

2023/02/24 | 圖發事件

沒有色彩的藍天:俄羅斯入侵一週年,烏克蘭被改寫的日常

去(2022)年2月24日凌晨,基輔傳出砲火聲,正式揭開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悲慘戰事。這場無情的戰火已燃燒一年,這一年過去,烏克蘭到底改變了什麼?遠方自由的天空,能看見象徵希望的曙光了嗎?

2023/02/23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一週年:拜登讚北約「堅如磐石」,普亭指西方應為戰爭負責

拜登總統將於周三會見北約東翼九個國家的領導人,他特意重申了美國對北約的一項關鍵承諾的支持。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北約成員國承諾保衛受到攻擊的其他成員國。拜登表示,美國對北約和該條款的承諾「堅如磐石」。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牽動地緣政治,美重回亞洲、歐盟負更多責任;從數字看戰爭週年帶來的慘重代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萌生、經歷數次組織變化的歐盟,如今再因俄烏戰爭而進入新一輪演化過程。從最初將經濟整合成單一市場,到後來在政治上形成共同外交立場,現在又添加軍事化發展,這對俄國總統普亭而言,真是事與願違。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一週年,俄羅斯春季攻勢將起戰事僵局難了,民調:95%烏克蘭人相信終將勝利

美國和歐洲政府的支持似乎正與日俱增,烏克蘭看起來決意要收復失地。烏克蘭甚至已經表明,有意一舉收復2014年就遭到俄羅斯兼併的黑海克里米亞半島(Crimea),如此雄心壯志在西方世界引人側目。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回顧俄烏戰場各式抗俄利器,無人機和多管火箭立功;中國若供應俄羅斯武器恐改變戰局?

澳門軍事專家黃東(Antony Wong Tong)更直指,北京當局無論武力犯台或發動任何戰爭,極可能重蹈俄國情報偏聽覆轍的風險。他說:「為了討好普亭,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上呈他所偏好而且導致失利的情資……若解放軍犯台或發動其他戰爭,上述情況也極可能發生在中共的領導階層。」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亭宣布習近平將訪問莫斯科,稱俄中關係進入「新境界」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昨天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談。普亭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俄羅斯。據中國外交部會後發布,王毅表示,讚賞俄方重申願透過對話談判解決烏克蘭問題,但通篇未提到習近平將訪俄。

2023/02/22 | Abby Huang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法國不求「粉碎」俄羅斯,但克里米亞應歸於烏克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本週五(24日)發表對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談話,不過外傳中國正考慮提供「致命性軍援」給俄羅斯,是在玩兩面手法。為此公孫孟表示,他不了解後者詳情,但外交工作是長期的,「法國仍然對中國有希望」,希望中國能透過與俄羅斯特別的關係,為歐洲帶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