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

烏克蘭(烏克蘭語:Україна,羅馬化:Ukrayina)是位於東歐的共和制國家,南接黑海和亞速海,東連俄羅斯,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聯大決議要求俄羅斯撤軍烏克蘭,中國、印度棄權,戰爭一週年壁壘依舊分明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聯大提出議案時說:「這場戰爭雙方並不均等,一方是侵略者,另一方是受害者。我理解有些國家基於各種理由仍不想支持烏克蘭,但這不重要,關鍵是要支持聯合國憲章,擁護國際法。」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一週年:北約稱中國計劃援俄「已有跡象」,澤倫斯基有信心戰勝入侵俄軍

被問到北約有無發現中國可能準備提供武器或其他支援給俄羅斯投入戰爭的跡象,史托騰伯格說:「我們已看見一些他們可能正計劃要那麼做的跡象。而且當然,北約盟邦美國已經對此發出警告,因為這是不該發生的事。中國不應支持俄國發動的非法戰爭。」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記取俄羅斯輕敵覆轍,學者:共軍攻台恐更猛烈,更強調速戰速決與首戰決勝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也提到,中共會避免重蹈覆轍俄羅斯輕敵的狀況,其「速戰速決」的攻勢恐更加猛烈;台灣除強化在抵禦俄羅斯發揮重要功效的標槍與刺針飛彈的操作外,由於相隔海峽,也應同步發展長距離防空與反艦飛彈,以建立有效的阻絕區。

TNL+ 2023/02/24 | TNL國際編譯

當飢餓被當成武器:俄烏戰爭「肥料短缺」加劇全球糧食危機,5000萬人瀕臨飢荒

俄羅斯肥料製造商馬尼錢科(Andrey Melnichenko)表示,歐盟所實施的制裁行動,已經到了一個會導致肥料貨運輸出量大減的程度。因為就目前來看,光是自去年2月24日烏俄戰爭開打至今,一年內就已經減少了近130萬公噸的肥料出口。

2023/02/24 | 圖發事件

沒有色彩的藍天:俄羅斯入侵一週年,烏克蘭被改寫的日常

去(2022)年2月24日凌晨,基輔傳出砲火聲,正式揭開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悲慘戰事。這場無情的戰火已燃燒一年,這一年過去,烏克蘭到底改變了什麼?遠方自由的天空,能看見象徵希望的曙光了嗎?

2023/02/23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一週年:拜登讚北約「堅如磐石」,普亭指西方應為戰爭負責

拜登總統將於周三會見北約東翼九個國家的領導人,他特意重申了美國對北約的一項關鍵承諾的支持。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北約成員國承諾保衛受到攻擊的其他成員國。拜登表示,美國對北約和該條款的承諾「堅如磐石」。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牽動地緣政治,美重回亞洲、歐盟負更多責任;從數字看戰爭週年帶來的慘重代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萌生、經歷數次組織變化的歐盟,如今再因俄烏戰爭而進入新一輪演化過程。從最初將經濟整合成單一市場,到後來在政治上形成共同外交立場,現在又添加軍事化發展,這對俄國總統普亭而言,真是事與願違。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一週年,俄羅斯春季攻勢將起戰事僵局難了,民調:95%烏克蘭人相信終將勝利

美國和歐洲政府的支持似乎正與日俱增,烏克蘭看起來決意要收復失地。烏克蘭甚至已經表明,有意一舉收復2014年就遭到俄羅斯兼併的黑海克里米亞半島(Crimea),如此雄心壯志在西方世界引人側目。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回顧俄烏戰場各式抗俄利器,無人機和多管火箭立功;中國若供應俄羅斯武器恐改變戰局?

澳門軍事專家黃東(Antony Wong Tong)更直指,北京當局無論武力犯台或發動任何戰爭,極可能重蹈俄國情報偏聽覆轍的風險。他說:「為了討好普亭,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上呈他所偏好而且導致失利的情資……若解放軍犯台或發動其他戰爭,上述情況也極可能發生在中共的領導階層。」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亭宣布習近平將訪問莫斯科,稱俄中關係進入「新境界」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昨天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談。普亭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俄羅斯。據中國外交部會後發布,王毅表示,讚賞俄方重申願透過對話談判解決烏克蘭問題,但通篇未提到習近平將訪俄。

2023/02/22 | Abby Huang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法國不求「粉碎」俄羅斯,但克里米亞應歸於烏克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本週五(24日)發表對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談話,不過外傳中國正考慮提供「致命性軍援」給俄羅斯,是在玩兩面手法。為此公孫孟表示,他不了解後者詳情,但外交工作是長期的,「法國仍然對中國有希望」,希望中國能透過與俄羅斯特別的關係,為歐洲帶來和平。

2023/02/22 | 德國之聲

F-16 vs 米格29:戰鬥機性能大比拚,哪款更適合烏克蘭?

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利用各種機會強調西方軍援的重大意義。無論是F-16,還是米格29,都具備改變戰爭走向的超強實力。烏克蘭方面迫切希望獲得這類戰鬥機。那麼,這兩款戰鬥機究竟有哪些特性呢?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促歐洲減少對俄依賴、加速綠色轉型,成為能源體系改變的歷史轉捩點

再生能源專家勒塞紐向《法國24》(France 24)分析,這次能源危機衝擊民眾荷包,讓人民體驗能源依賴的風險。據Ember報告,許多家庭都紛紛加裝太陽能板。他表示,儘管再生能源開發是近10多年來的趨勢,「但俄烏戰爭確實加速了綠色轉型。它總結了各國對減少天然氣進口重要性的辯論,並真正喚醒再生能源重要性的意識」。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瓦格納集團首腦控俄軍事首長不提供彈藥「等同叛國」,白宮估計俄傭兵死傷逾3萬

普里戈任明顯帶有怒氣,有時說話會提高音量。他譴責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和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兩位國家最高軍事首長,刻意造成武器短缺,使得在巴赫姆特一帶作戰的瓦格納部隊陣亡人數增加。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週年回顧:地緣政治格局丕變引發新合縱連橫;聯合國大會表決和平決議,美大使籲各國支持

俄烏戰爭進一步動搖原有局勢,弱化俄國對中亞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控制,並為土耳其開創斡旋者的新角色。智庫「法國地中海戰略研究基金會」(FMES)負責人哈祖(Pierre Razoux)說:「無可避免的是,戰爭結束後,俄國與歐洲會變弱、精疲力竭,從中得利的兩大贏家將是美國與中國。」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亭國情咨文斥西方威脅,暫退限武條約發核戰警告,北約秘書長指責:朝第三次世界大戰前進

普亭警告,美國正在煽動要讓這場戰爭成為全球性衝突,他宣告俄羅斯將暫時中止參與莫斯科和華府於2010年簽署的New START,這是僅存唯一能限制俄、美軍備競賽的重大軍備管控條約。此一條約限制兩大核武強權能夠部署的戰略核彈頭數量,將於2026年正式到期。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波蘭演說:「烏克蘭屹立不搖,俄軍絕不會戰勝」,閃電訪烏行程保密到家,俄國鷹派憤怒難堪

拜登閃電訪烏也在俄羅斯國內支持軍事和極端民族主義圈子裡引起憤怒,因為這形同搶走普亭即將發表重要演說的鋒頭。外界預料普亭將在演說中宣揚所謂「特殊軍事行動」中所達到的成就。對許多人來說,美國總統安全且有技巧地訪問烏克蘭,是俄軍行動氣力漸衰的另一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