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
《我變笨都是公司的錯!》:會議本身就是培養「群體愚行」的理想溫床
研究IBM多年的作者發現,當獨立作業時,我們都能輕易找出適合自己的良好工作方式;但在團隊合作時,為了融入一個群體,我們就必須做出相當大的讓步。久而久之,就只能陷入「大家一起笨」的惡性循環泥淖之中……
2020/11/08 |
《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如果人沒那麼好騙,國家機器養那麼多五毛黨和1450幹嘛呢?
我相信真實的世界,應該會是比《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所揭示的還複雜許多,但也相信《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會是被很有啟發性的,未來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會讓我們更認識我們人類自己。
2017/11/13 |
烏合之眾系列文後記:我在做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但我很驕傲自己做到了
這段日子的經營讓我明白到,許多烏合之眾根本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我的內心深處依然希望能靠著更多文字,盡可能的緩解他們無止盡的瘋狂。這種無力感在烏合之眾系列文之時尤其強烈。
2017/10/31 |
狂熱而無知的烏合之眾們(十七):操弄烏合之眾的想像力,就能擁有烏合信眾
當我們對歷史或對一種文明進行分析,就會發現那些支撐著整體的並不是那些平凡無奇的內容,反倒是那些浮誇又神話般故事串起了整部歷史。而在歷史當中,這些被想像力所編織出來的幻覺,反而取代真實發生的事物,不現實的因素總是比那些真實來的更吸引人。
2017/10/23 |
狂熱而無知的烏合之眾們(十六):如何分辨烏合之眾?
分辨生活周遭的烏合之眾也是十分有用的。我們人生總是會面對許多困難和問題,而我們自然會需要許多擁有理性分析能力的人與自己進行利弊討論。我們要尋找擁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當作共同策畫者,而找尋烏合之眾當作計畫的徹底執行者。
2017/10/16 |
狂熱而無知的烏合之眾們(十五):創造烏合之眾聖戰士的必要性
但我們又有誰沒有品牌迷思、政黨認同或是喜歡的藝術家呢? 在這層面上我們都屬於一部份烏合之眾,甚至當我們所認同的人事物被他人所質疑的時候,一股直接的反感由內心湧上,不明究理的反對了該項質疑,甚至連些微思考都沒有就直接開了口、發了聲。
2017/10/09 |
狂熱而無知的烏合之眾們(十四):烏合之眾既自卑但又自大
某一天開始,自卑者終究認知到世界並不是為了自己個人而存在。如果世界是個大舞台,自己已經失去當上主角的可能性,或許連當個配角都還是個七線到八線的角色。了解世界並不繞著自己轉只是認清現實的第一步,多數烏合之眾對於世界的理解也僅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