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市(維吾爾語:ئۈرۈمچى شەھىرى‎,拉丁維文:Ürümchi shehiri),簡稱烏市,舊稱迪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絲綢之路經濟帶、新亞歐大陸橋及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北地區第二大城市,亦是新疆及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醫療、教育中心,以及面向中亞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新疆天山一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3 | BBC News 中文

中國「白紙運動」抗議者遭秋後算帳失蹤被捕,觀察人士稱北京當局「殺雞儆猴」

觀察人士認為,北京希望通過抓捕行動釋放一個信號。人權活動人士滕彪將其稱之為「殺雞儆猴」。「他們希望抓到他們認為是領導者和組織者的人,那些起領導作用的人將受到嚴厲懲罰。」他說道,並補充稱中國當局的本能是查明在抗議活動背後是否有「西方敵對勢力」。

2022/12/25 | 德國之聲

海外華人自述:我如何與親朋好友談論中國政治?

在中國國內的網路絡上,網友就是否應該放開防疫措施爭論不休。反對嚴格清零政策的人覺得中國浪費了三年的時間,有人則覺得祖國保護了我們三年。而對於許多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如何與身邊的親朋好友討論防疫、新冠或者人權、女權,就更加是令人頭痛的難題了。

2022/12/18 | 歪脑|WHYNOT

白紙運動現場(下):訴求混亂,大多數人只是表達悲憤,但有一刻「站在一起」,也是件好事

雖然同樣是參與白紙運動,表達對現況不滿的情緒與訴求,但參與者的多樣化,抗爭的不熟練與混亂,是參與者第一時間感受到的。而這樣的氛圍也導致現場該喊什麼口號,該走激進還是平和路縣,沒有人拿得定主意。

2022/12/17 | 歪脑|WHYNOT

白紙運動現場(上):這件事只在狹小的精英圈傳播,想想2019年,香港人不挺是情有可原

中國白紙運動集結了對中國現況不滿的人,不論是防疫政策、言論自由、政府體制,每個人帶著不同的訴求來到抗議現場,一名旅居香港的中國內地人這樣說:「我當然知道香港人有不同的解讀和反應,但情有可原吧,畢竟2019年內地網民真的説了很多難聽的話。」

TNL+ 2022/12/02 | 長河

烏魯木齊大火延燒出「白紙運動」,「相信國家」的五毛們還要被騙幾次才會醒?

很欣慰,在清零政策持續三年後,在一次比一次嚴重的次生災害發生以後,終於有中國人站出來,開始質疑政府、要求自由。自由應該是天賦人權,一個人如果不能大聲說出自己的渴望、正當行駛自己的權力,任由政府說了算,就等於把自己的生命交到政府手裡,任人宰割。

2022/11/30 | 李芯

曾因反送中遭嘲弄,香港、台灣、新疆民運人士仍站出來挺中國「白紙運動」

在中國民眾抗爭的同時,在社群媒體上也有部分台灣人、香港人對行動表示不以為然。自由圖博學聯常務理事李芃萱表示,許多台灣朋友困惑,「難道我們要聲援他們自由民主,他們民主化之後相信中國民族偉大復興,再跟我們統一嗎?」

TNL+ 2022/11/30 | 吳瑟致

「白紙運動」讓中共高層難以應對:要全國禁用白紙?還是要擴大打壓公民社會?

這波「白紙運動」會延續多久?能否形成大規模的學潮?猶如1976年的「四五運動」或1989年的「六四學運」?恐怕還有待觀察。畢竟中共利用數位科技控制的手法已經相當成熟,各地「反對力量」要對接相連有相當之困難。

2022/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各地警力封鎖「白紙運動」:大學提前放寒假送學生回老家,示威者使用交友軟體聯繫避開審查

中國多地掀起「白紙運動」後,市區地鐵站出口、街道明顯可見警察人力配置力度大幅提升,見警率激增。不滿北京當局防疫封控政策的中國民眾,正在利用交友軟體及在境內遭到封鎖的社群媒體平台來傳遞抗議言論和策略,藉此避開審查,儼然與警方玩一場高科技版貓捉老鼠遊戲。

2022/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白紙運動」國際反應:克魯曼稱中國輸掉抗疫之戰,王丹等民運人士呼籲別讓六四屠城重演

諾貝爾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寫道:「這一切都讓習近平政權陷入自己製造的困局。清零政策顯然無以為繼,但結束它又將意味默認犯錯。獨裁者絕不會輕易這麼做。」並形容,這是一場「沒有人知道會怎麼結束的惡夢」。

2022/11/29 | BBC News 中文

中國「白紙運動」清零抗議三要點分析:特別之處、直接後果和政治影響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提到清華大學發生的抗議活動。他認為,清華的學生不僅在抗議疫情封鎖,還有更廣泛的問題,比如青年中的高失業率,比如他們感到未來無望,美好生活已經逝去,從長遠來看,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更值得憂心。相比於如何走出疫情這樣的短期問題,年輕人的抗議為中共敲響警鐘。

2022/11/29 | 精選轉載

中國「白紙運動」:北京清華大學學生紙上的奇怪方程式是什麼意思?

11月26日,上海市民上街頭悼念烏魯木齊火災罹難者。抗議民眾舉起白紙,控訴中國長期以來的清零政策,剝奪人民自由。但有人發現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們不單單舉了一張A4紙,上頭還列著一道知名的弗里德曼方程式(Friedmann Equations)。為什麼要舉數學方程式呢?

2022/11/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全球多個城市聲援「白紙運動」,中國加強警力部署,學者:訴求比六四更具體,參與者多元

分析家指出,中國過去30年從未見過這種情況。前中國清華大學講師、現駐北京學者吳強表示:「這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示威以來,中國出現的最大規模反抗行動。」僅願透露姓氏的北京律師宋小姐在社群媒體見到朋友的貼文後,也在27日晚間加入示威行列。她表示自己之所以站出來,是因為「深愛這個國家」。

2022/11/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白紙運動」遍地開花:白宮、聯合國呼籲尊重和平抗議權利,陸委會:中共應儘速回應人民要求

中國民間反封控抗爭演成「白紙運動」,在北京當局試圖遏止全國各地連串示威之際,聯合國人權辦公室發言人勞倫斯(Jeremy Laurence)告訴記者:「我們呼籲(中國)當局依照國際人權法律及標準對抗議活動作出回應。任何人都不應因為和平表達意見而被任意拘留。」

2022/11/28 | 詹湘淇

【圖表】烏魯木齊大火激起中國各地反封控浪潮,世界哪些城市串連「白紙革命」聲援活動?

新疆烏魯木齊市的大火已在中國多座城市引發大規模反封控示威浪潮,世界各地包含台灣、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等國都有民眾發起聲援活動,舉起白紙支持中國抗爭者。

2022/11/28 | Abby Huang

【2022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將如何影響兩岸關係?學者:中國對蔣萬安和柯文哲會有期待

中國怎麼看待台灣的選舉結果?學者認為,北京不見得太在乎台灣是誰在執政,統一的進程仍是按照他們的腳步走,不過這次選舉結果包括首都台北市在內,6都國民黨拿下4席,中國對蔣萬安會有期待,也對民眾黨的主席柯文哲有期待,不只台北市,甚至是藍營執政的幾個城市,應該都會恢復兩岸交流。

2022/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魯木齊警方開始抓捕反封控抗議者,BBC駐上海記者遭警毆打拘押數小時後獲釋

新疆烏魯木齊一場惡火奪走10條性命,引爆自當地蔓延至多地的反封控聲援活動,烏魯木齊警方已開始秋後算帳,除抓捕抗議者、連轉傳火災影片者都不放過。中國警方襲擊並逮捕一名BBC記者勞倫斯,而且數小時後才放人。影片顯示,勞倫斯被中國警方強制帶走時,拚命向友人喊「現在快打電話給領事館」。

2022/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魯木齊大火燒出民怨,中國反封控抗議潮湧現街頭和校園,「白紙行動」成示威象徵

白紙在27日開始的這一波抗議潮中,代表了無法自由表達言論的憤怒。2020年香港抗議活動高峰期間,當地活動人士也舉起白紙抗議,以避免出現國安法禁止的標語。莫斯科的示威者今年也用白紙來抗議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

2022/11/27 | TNL 編輯

中國各地聲援新疆反封控,抗爭起源烏魯木齊宣布「分3階段」恢復生活秩序

在事件爆發起源的烏魯木齊,在長期封控3個多月後,烏魯木齊市常委、宣傳部長隋榮11月26日宣布,烏魯木齊全市「已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目標」,將分3階段有序恢復低風險區居民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