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 留德趣談 移德港人,都應看幾部關於東德的電影 香港人要認識西德,更應了解東德,才學會居安思危。 hkop 德國 More... 東德 Werk ohne Autor 無主之作 竊聽者 Das Leben der Anderen 電影 2020/04/06 | 讀者投書 從拉岡看《無主之作》與《不愛鋼琴師》:透過他者、愛或電影,來完成自我的辯證 德國名導演楊歐雷傑斯特的新作《不愛鋼琴師》 ,某種程度上能與同樣為德國導演的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無主之作》 進行對照。一部電影是從音樂切入,另一部電影則是從繪畫切入,兩者都闡述了藝術的相容性,更可以用法國精神分析師拉岡的理論來檢視。 不愛鋼琴師 無主之作 More... 拉岡 自我 女性 電影 影評 鋼琴 繪畫 2019/02/24 | TNL特稿 【奧斯卡精選】最佳外語片:「家」與國族的多重辯證,非齊頭式平等的對決 入圍2019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我想有個家》是典型的兒童電影,以戲裡戲外同名的12歲男孩贊恩作為主角,追蹤其在法庭上宣言式道出:「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奧斯卡 斯卡外語片入圍 More... 我想有個家 沒有煙硝的愛情 無主之作 小偷家族 羅馬 黎巴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