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

自動駕駛汽車,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車、無人車、機器人車或自駕車,為一種需要駕駛員輔助或者完全不需操控的車輛。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30 | BBC News 中文

英國將允許「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專家憂:安全性問題不能單靠科學回答

數據倫理與創新中心是個由專家組成的政府機構,他們負責使用數據和人工智慧進行可信賴的創新。該機構說,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應該不是一個僅靠科學就能回答的問題。

2021/08/26 |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智慧校園、高畫質串流影音無所不在!

2020 東京奧運開幕式上,逾 1 千 8 百架無人機的升空,組成「地球」模樣照亮黑夜;一台台無人車駛進選手村,負責人員載送;再到台灣家戶中,使用 8K 畫質零時差地收看賽事⋯⋯這些創新科技的體驗深入生活,皆是 5G 應用的魔力!

2020/03/11 | 精選書摘

《勇闖天涯翻轉人生》:大學重考三次的他,成為MIT無人車計畫主持人

MIT媒體實驗室給予林家樑的另一個重要啟發,是不要怕犯錯。「MIT Media Lab對失敗的容忍度非常高,」林家樑表示,二○一六年,自動駕駛三輪車PEV第一次在台灣發表時的意外,讓他印象特別深刻。

2019/10/11 | 圖文不符

【圖輯】結合AI、5G的自駕車,30年前的幻想即將成真?

台灣第一台自駕巴士,最快將於2020年正式上路。透過AI、5G等最新技術,童年動畫中的科幻場景,很快就不再只是幻想。

2019/06/24 | 雜談通信

無印良品發表「無人Uber巴士」,能解決偏鄉雪國交通難題嗎?

由於GACHA是自動駕駛,最初會在一般設定的路線運行,當有需要的人不在原始路線,GACHA會選擇能夠抵達該要求的新路線運行,有點像是自動駕駛公車的Uber版。

2018/06/20 | 精選書摘

從「矛盾真相」看無人駕駛車是否該上路?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為這個問題舉行公投,就算政治人物都努力了解關於議題的每個面向了,大多數公民撥空好好研究各種觀點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2018/03/23 | 沈建一

面對「電車難題」,自駕車會怎麼想?

Facebook和Uber相繼發生爭議事件,其中Facebook被盜個資僅以行政裁罰,Uber的電動車撞死人事件更可能不被判罰,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法律卻還在苦苦追趕。

2017/11/17 | 精選轉載

民主與聯邦,令亞利桑那州成全球最先進無人車實驗場

亞利桑那州能變成無人車的實驗場,處於人類科技的最前沿,靠的正是主政者的態度。而美國的民主,搭配獨特的聯邦主義,不但不會阻滯科技發展,反而繼續帶領人類前進。

2017/11/17 | 精選轉載

美國的民主與聯邦主義,造就亞歷桑那州成為全世界最先進的無人車實驗場

亞歷桑那州能變成無人車的實驗場,處於人類科技的最前沿,靠的正是主政者的態度。而美國的民主,搭配獨特的聯邦主義,不但不會阻滯科技發展,反而繼續帶領人類前進。

2017/10/26 | 智由博集

人工智慧工作坊:Hey Siri,AI跟法律是怎麼搭上線的?

AI到底帶來了什麼,是各種產業的文藝復興,是專業領域的典範轉移,是一種轉化還是取代?而AI的運作事實上極不透明,這樣反民主的機制會不會帶來新弱勢的誕生?AI的運作邏輯很大程度是無可察覺或知悉的,這樣的決策正與民主相違背,如果人類越來越仰賴AI那對於某些人類認為錯誤或不當的決策是否有退出機制?

2017/10/25 | 新公民議會

人工智能可取代人類社會嗎?

人工智慧的發展儘管尚無威脅,但他已經逐漸的在了解我們每一個人,並且有許多科學家正在嘗試如何擴大人工智慧對人類的貢獻,這些嘗試是偉大的,但也是危險的。

2017/10/25 | 新公民議會

人工智慧將可能取代人類社會嗎?

人工智慧的發展儘管尚無威脅,但他已經逐漸的在了解我們每一個人,並且有許多科學家正在嘗試如何擴大人工智慧對人類的貢獻,這些嘗試是偉大的,但也是危險的。

2017/09/12 | 精選轉載

【圖輯】身為高雄人,為什麼我們搭不到捷運?

常常有名嘴質疑,「高雄人怎麼可以蓋黃線捷運嗎?怎麼可以有輕軌?」、「高雄人又不搭捷運!蓋了也浪費⋯⋯」、「南部人不是最喜歡騎機車嗎?」為什麼我們高雄人,常常覺得搭不到捷運勒?

2017/08/23 | 創新法規沙盒

跟上創新思維的腳步:創新法規沙盒如何讓IDEA實現!

企業因應數位化轉型的時代,各行各業創新模式百花齊放,但數位科技遇到法規時該如何因應?經濟部推動「創新法規沙盒」,提供創新者釐清其創新產品或服務模式是否有法規適用疑慮的申請諮詢服務,並代為向法規主管機關進行諮詢後將結果轉知申請者,降低業者在未來實現創新活動時的法規風險,協助中小企業順利轉型升級,讓無止盡的創造力轉化為國家競爭力。

2017/06/28 | 財訊

無人自駕車的盲目淘金潮:新創公司野心勃勃,國際大車廠皮皮剉

資金不斷湧入矽谷的無人駕駛車新創公司,連同資金滾滾而來的是渲染炒作。 對這個產業的忠貞信徒而言,任何質疑自駕車的商業模型,都在模糊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