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無黨籍

無黨籍,又稱無黨派、無黨派人士、無所屬、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不使用其黨籍參與政治事務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認為民調起起伏伏,郭台銘稱要找回「隱性選民」當面溝通

高雄市區24日出現1面郭台銘與國民黨提名的5名高市立委參選人同框看板,引發議論。郭台銘受訪表示,主流民意希望國民黨立委能贏,若看板掛在一起,能夠當選有何不好?

2023/08/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前苗栗縣長徐耀昌宣布退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苗栗縣2席立委選情穩

前苗栗縣長徐耀昌,因在郭台銘造勢場合上大喊「下架國民黨」,今(22)日自行並宣布退黨。現任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不捨但支持:「有時候政治還是要有是非,不能太和稀泥,所以我支持徐縣長的決定。」

2023/08/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彰化北斗鎮長補選:顏宏霖獲「藍白郭」相挺勝出,被問及總統大選低調回「台灣不該分你我」

彰化北斗鎮長補選被外界視為明年總統、立委選舉前哨戰,郭台銘、柯文哲曾陸續參拜北斗奠安宮,謝典林和顏宏霖都接待相陪,地方也因此傳出「謝家」支持顏宏霖。對此,顏宏霖則回應他不依靠黨派、不組織派系對抗。

2023/03/20 | 《思想坦克》

雲林,派系說了算:議會簽到燈永遠在報修中,只為了方便議員跑攤

雲林縣議會的簽到燈永遠在報修中,只為了方便議員跑攤,後來從報修直接換成簡單的白底告示牌,避免選民對議員誤解;另外黨團除了民進黨團與國民黨團外,還有誠信聯盟與民意聯盟,而結盟的政黨立場與核心理念就算完全不同,也能合作無間......

2023/02/10 | 讀者投書

「線民事件」宣布不再連任立委的黃國書,當心成為2024大選的藍營突破口

近日,民進黨台中市黨部主委李天生當面向主席賴清德詢問黃國書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只要求先對該選區進行調查及了解,再做進一步評估。賴清德的不表態,某種意義上也證實了黃國書這件事情並不好處理,甚至對於現階段民進黨來說,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

2022/11/26 | TNL 編輯

【2022九合一選舉】蔣萬安成歷年最年輕台北市長:善良戰勝側翼,要讓台北躍入世界的行事曆

蔣萬安勝選,成為台北市歷年來最年輕的市長。他今(26)日晚間發表勝選感言,強調不只是自己的勝利,也是每一位台北市民的勝利,感謝選民用手中的選票,「讓善良戰勝側翼,讓正直戰勝謊言,讓民主戰勝黑箱,讓光明戰勝黑暗」。

2022/11/21 | 李秉芳

出席造勢力挺黃珊珊,黃國昌:抗中保台早就是台灣人DNA而非權貴牟利遮羞布

其實黃珊珊上月1日就幫時代力量港湖區議員參選人陳志明站台;當天黃國昌也出席,和黃珊珊首次公開「同框」,而居中牽線的,據聞是曾加入時代力量的黃珊珊競總策略長翟本喬。

2022/11/05 | 李秉芳

【台北市長選舉辯論會】黃珊珊強調24年市政經驗:「偉大的市民,你們不是藍的,也不是綠的,你們是自由的」

黃珊珊表示,若是自己當選,隔天就可以無縫接軌上工,更會是首都第一位女市長,8年前大家努力共同推倒藍綠高牆實現的開放政府、公開透明、全民參與將繼續存在,她會努力打造廉能勤政的全民政府,用人唯才、廣納百川,以市民利益為本。

2022/11/02 | 圖發事件

每日圖說選舉|村里長等基層選舉,參選政黨最多27個,最少只有5個

村里長、鄉鎮市長、市民代表是九合一選舉比較不受矚目的公職,但卻是最接近基層的位置。到底各政黨在三個職位推出多少人參選呢?讓我們從三張圖來瞭解。

2022/10/30 | 圖發事件

每日圖說選舉|過去20年,僅9位縣市長當選時不屬國民兩黨

直轄市與縣市長選舉向來是九合一選舉的重頭戲,更是各縣市執政黨4年執政成績的總體檢。不過你知道嗎?並非所有縣市長都是國民兩黨,2000年以後總共選出9位非藍綠黨籍縣市長,究竟是哪9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2/10/30 | 圖發事件

每日圖說選舉|過去20年,僅9位縣市長當選時不屬國民兩黨

直轄市與縣市長選舉向來是九合一選舉的重頭戲,更是各縣市執政黨4年執政成績的總體檢。不過你知道嗎?並非所有縣市長都是國民兩黨,2000年以後總共選出9位非藍綠黨籍縣市長,究竟是哪9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2/10/29 | 圖發事件

每日圖說選舉|各縣市議會最大黨變化,民進黨僅在3個縣市常成為最大黨

台灣縣市長的政黨版圖,在過去已有多次變化。但,議會最大黨的政黨版圖,則是變化不大。讓我們從地圖來回顧,過去五屆各縣市議會最大黨的變化。

2022/10/21 | 黃皓筠

專訪黃珊珊:老天丟了這個位置給你,你要坐得穩,接不起來也別想走下一步

以前還是律師與市議員時,黃珊珊常覺得面對很多事都只能說,成為副市長後她發現自己可以去聽、去說、去做,每天都因此改變了台北一點點,而台北這座城市也隨之改變很多。

2021/08/03 | 精選書摘

小笠原欣幸《臺灣總統選舉》:七次選舉的「台灣認同」意識形態,與各陣營支持結構變化

本書原文2019年於日本出版,旋即獲得 2020年每日新聞第32回「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賞以及第15回「樫山純三賞」學術書賞的肯定。此次中譯本作者新增2020選舉的章節,是當前唯一完整討論台灣歷屆總統選舉的專書,為關心台灣民主之人所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