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2/10/10 | TNL特稿

【2022高雄電影節】瑪麗娜・艾爾・戈巴赫的烏克蘭故事,隨著戰火蔓延炙灼世人的記憶

近年出現不少烏克蘭佳片,戈巴赫認為這與解體後的新生代逐漸進入烏克蘭影壇有關。於她而言,她仍然記得幼時生活在蘇聯治下的回憶,但年輕的導演在自由的國度成長,其意識在烏克蘭文化、歐美價值觀之中養成,並參與了大量合拍片,每一步都將使得烏克蘭電影與其社會更加強韌。

2022/10/09 | TNL特稿

【2022高雄電影節】法斯賓達的多重宇宙:他的人生等同他的創作,用虛構故事反映圓滿苦痛的現實

有「德國之心」之稱的導演萊納韋納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逝世迄今已40週年,他的作品卻依然能在每次觀看得到新的體悟。2022高雄電影節帶領影迷沿影展主題「惡宇宙」,以人性中「純真VS邪惡」互生的全新視角,回顧法斯賓達經典佳作。

2022/10/08 | TNL特稿

【2022高雄電影節】「對我來說,1967年時電影已死」,全才影人菲利浦巴克如何享譽國際影壇?

菲利浦・巴克以電影和劇場美術設計領域的成就,享譽國際影壇,尤其和導演艾騰伊格言的長年合作,包括《意外的春天》、《赤裸真相》和《A級控訴》等片,共同打造出獨特的電影氣味。今年的高雄電影節,策劃「菲利浦巴克的物幻流影」觀摩單元,選映他於1984年到2010年代的9部短片作品。

2021/12/11 | 方格子vocus

【影評】凝視哈都裘德的兩部一鏡到底短片,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是無力的

哈都在關於死亡的影像敘述裡,不斷地操弄著觀者面對「死」的感知,像是在《晚安,噓!》裡故布的懸疑,在感官上更能是同理女孩之於恐懼的包覆;在男子錄像裡,則又是更大幅的調動觀者的位置,從承受轉為旁觀,在無力之後牽引出更茫然的失落。

2021/10/17 | 方格子vocus

【影評】《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叛逆跳躍的劇情埋藏了深邃的社會凝視,即使難上手卻值得我們入口

有些電影,需要時間的沈澱,才有辦法看見另一面的輪廓,好捕捉影像之中,魅影一般的憂愁,《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無疑就是這樣的作品,妙語連珠般的劇情推展,看似誇大其詞,實則埋藏了深邃的社會凝視

2021/10/12 | 李佳軒(Sean)

【影評】《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女教師性愛影片掀起軒然大波,符合當下疫情世界的諷刺趣味

榮獲柏林最高榮譽金熊獎的羅馬尼亞電影《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由哈都.裘德(Radu Jude執導),此片應該是近期觀影過最符合當下疫情世界的諷刺趣味,又讓人不得不省思「電影」作為了一種後影像藝術中資深前輩的地位,未來該怎麼持續傳達出它的重要與批判性呢。


2021/10/07 | 放映週報

樂得嘴巴咧開開: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的《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

看《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絕對不能遲到進場。否則你摸索著找到座位前,恐怕會被別人用雨傘「頂」好幾下。電影一開場,就是毫無恥度的業餘A片。結果A片的女主角,艾咪,竟是一個歷史老師。故事很簡單,就是這個A片不知怎麼流傳到網路上,艾咪面對憤怒的家長們,努力挽救即將被開除的命運。

2018/06/21 |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筆記(五)

今年焦點影人F. J. 歐桑的影片常在角色及事件間迅速且去脈絡的跳躍,《九指魔爪》裡的歌德眼妝少女問男主角Paul Hamy:「你想上我嗎」「再好不過了」,下個畫面連事後菸都抽完⋯極為劇場性的誇張演出。

2016/07/01 | 台北電影節

2016 台北電影節:18歲的新改變

今年的策展方向從概念出發,嘗試用與城市生活比較貼近的方式,我們在十八歲、十八年的時候,提出一個不同的變化,希望在這個屬於城市、屬於台北的影展裡面,在今年夏天,不管是放映獨立性的、豐富的、故事性的、藝術性的電影,都能讓大家感覺很貼近的一個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