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4 | TNL特稿

巴氏量表的應用在台灣經歷了哪些調整?與其維持雙軌分立,外籍看護工應被納入長照政策下整體考量

相較於僅是開放民眾聘僱外籍看護工,政府更應該藉此機會,理解中高齡民眾,包括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對各項長照服務使用的掙扎與矛盾情緒,特別是站在雙軌分立的長照體系之前,家庭成員或主要照顧決策者往往面對照顧服務員國籍與品質的抉擇叉路。

TNL+ 2022/11/22 | 伊佳奇

盤點六都市長參選人長照政見:增設服務據點這種「走捷徑」的解決方案稱得上政見嗎?

是否六都市長候選人及民團不重視長照的重要性,長照對台灣的衝擊會自動降低?答案大家應是心知肚明,不重視,將會面對更大壓力與衝擊。政見是當選人將來履行承諾的契約,政見也應是選民所關切問題的解決方法,政見內容及可行性應當是選民、民團、媒體等共同關心的標的。

2022/11/18 | 家天使

長照人員繼續教育及登錄辦法新制:居服員兼職變得更困難,長照人員管理將會越來越嚴

根據新修正的第19條規定,必須載明支援的機構單位、兼職原因、兼職的申請日期區間與可服務時間,這個就代表只能做一段時間的兼職,申請時間到後,又需要重新行文,因此讓照服員兼職變得非常困難!

2022/06/28 | 芭樂人類學

跟著排灣族農事曆說族語、學農事、觀自然,讓我們一起掉入「陷阱」

每當文健站的長者坐在涼亭上,便積極地教導晚輩如何整地、疏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田園中的工作,並於休憩時刻暢談他們兒時陪伴長輩務農的記憶,甚至侃侃而談當年出外打拼、光榮返鄉建屋的過去。透過共耕,我們收穫的不僅是關於農業的知識,更感受到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正在發生。

2022/06/14 | 優照護

長照不過勞:隨著長輩病症變化,照顧三階段你需要不同的小幫手

在每一個照顧選擇中,都會遇到大小依不一的層層難題;累積久了,不僅是身體上的長期過勞,還有很重要卻看不見的「心裡的勞累」,因此無論照顧的哪一階段,你都需要不同的照顧幫手。

2022/03/06 | 優照護

如何善用「長照2.0」搭配「居家照護」,減輕照顧者肩上的重擔?

一樣是照顧生活,我們可以善用各種社會、民間資源,務求長輩要好,我們生活也要好。本文就來分享給大家,長照2.0與居家照護要如何搭配,才能事半功倍、減輕你的照顧負擔。

2021/12/11 | 優照護

「請放心出門工作!」優良照服員提供長輩居家照護,有效舒緩家人身心負擔

糖尿病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飲食以及血糖控管,萬一血糖控管不佳,昏厥倒下可能會有更多的風險。

2021/09/17 | 精選書摘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該做的都做了,為什麼失智長輩還是退化得非常快?

請想想,據點和日照只占用患者一天當中的某幾個小時。和漫長的人生相比起來,據點和日照更只能算得上是患者一生中短暫的片段,要期望單靠它們,就能立即起關鍵性的作用,那真是太難了。

2021/06/16 | 伊佳奇

高齡長者施打疫苗不是萬靈丹,如何落實長照機構「感染控制」才是關鍵

目前機構防疫解決方案是放在施打疫苗,政府也從善如流,從6月13日開始提供疫苗給照機構與高齡者,但打疫苗不等於杜絕感染,必須回歸基本面,落實感染管制才是最重要的。

2021/05/28 | 伊佳奇

全面禁止所有社福類移工入境,再次凸顯台灣長照人力政策本末倒置

事權不統一造成移工在長照體系中是化外之民,不僅移工欠缺專業培訓,工作條件與人權也被漠視,衛福部似乎沒有認真面對廿五萬照護人力,連帶影響聘用社福類移工的長照家庭權益。

2021/05/16 | 精選書摘

【小說】《星期天被遺忘的人》選摘:老人家聊起往事比電影還精彩,實在無人能比!

小說以雙敘事線進行,一今(曲絲汀的現實人生)一昔(海倫歷經戰爭的回憶)穿插交疊,同樣的勃艮地小鎮卻因不同時代的重量而讓讀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隨著一個一個謎底的揭曉,有時讓人莞爾一笑,有時則讓人不知所措。

2020/11/05 | 讀者投書

為何《原住民族健康法》草案難以解決原住民族人的「文化安全」問題?

對於立法建制消彌原住民族健康不均等的政策體系而言,確保尊重在地文化脈絡的行政態度,培養在地深根的集體議題,才是《原住民健康法》亟需重新審思的保障要點。

2020/05/23 | 精選書摘

《中年打工族》:都第二胎了,流產也沒關係吧?

懷孕第九週,某天晚班要結束時理惠覺得肚子很痛,這時她就有不好的預感。她眼看著子宮開始出血,寶寶跟著血塊一起流了出來,雖然她直覺這是流產,但無法相信是事實。

2020/02/25 | 英語島

瑞典「養兒防老」的觀念淡薄,長照重點在於「協助」生活自理

瑞典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老年人不願意搬離自己的居所,所以這種由政府機構派出專業照護人員,定時上門服務的業務,就成為了很多獨居老人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2020/02/24 | 讀者投書

「照服員不能照顧自己的家人」,這對2025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是助力還是阻力?

從其規範法則當中可以看出,若專業照服員同時要照顧自己親屬,有相當的限制和難度,除非不做全時全職的照服工作,應用時間才能照顧失能的家人,但其實身為專業照服員照顧自己家人跟照顧別人的家人,根本上並無二致,不需要如此分別。

2018/12/14 | 愛長照

「住院照顧共聘模式」四大優點:讓一人住院、全家跳腳窘境不再上演

與汪護理長的深度訪談後發現,如果與一對一的照服員,或是家屬自己上陣的照護模式相較,一對多的「住院照顧共聘模式」,至少有四大優點。

2018/09/26 | 伊佳奇

高齡危機:為何台灣、澳洲、日本無法解決虐老問題?

如果政府無法提供周全的支持或教育方案,家庭照護者和護老員都欠缺對照護技巧。他們仍將長者視為認知功能尚未缺損前一般來溝通與照護,勢必容易產生挫折、不滿及衝突。

2018/09/26 | 伊佳奇

高齡長照危機:為何台灣、澳洲、日本都無法有效因應「老人虐待」?

針對老人被虐待的事件,如果政府無法提供周全的支持,或說是教育方案,無論家庭照護者或是機構的照服員欠缺對照護技巧的認識,尤其是面對照護認知症的長者,絕大部分家庭照護者是欠缺對認知症的瞭解,仍將長者視為認知功能尚未缺損前一般來溝通與照護,勢必容易產生挫折、不滿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