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照顧者

照顧者、照護者、看護者、介護者或關護者(英語:caregiver, carer),是在某個需要照顧者的社會網絡中,幫助他們維持日常生活的接觸者,一般是指協助老年、身心障礙、疾病或精神疾患的照顧人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0 | BBC News 中文

台灣「年輕照顧者」困境:仍在求學階段的他們,人生卻被迫按下暫停鍵

伯拉罕中心執行長林依瑩告訴《BBC》,現在台灣人晚婚或較晚生小孩,年輕照顧者的人數可能會攀升。她在社福現場看到,也有父母年紀不大就倒下來的,譬如癌症或意外,家中的小孩都還很年輕。年輕照顧者的比例可能在台灣會越來越多。林依瑩說,台灣一般民眾仍認為,照顧仍然是孝道或家庭責任,比較不願意向外求助。

2023/08/28 | 讀者投書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看似美好,卻成為「高功能憂鬱者」無法停步的枷鎖

「你倒下了那其他人怎麼辦,我才覺得我很受不了」、「看開一點,不要像我一樣,你很不一樣」......這類的人有意無意地會承擔一切。因為他是在他生活周遭最有能力的人了,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看似很美好,卻成了他無法停步的無情枷鎖。

2023/08/28 | 廣編企劃

提升照顧意識感:伊甸基金會「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成為照顧者的支持力量

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台灣約有48萬戶身障家庭正面臨「老老相依」的脆弱處境,其中更有不少照顧者正獨自承受著照顧、經濟、未來規劃等龐大壓力。事實上,照顧者必須培養「照顧意識感」、主動向外尋求支援,才能解決自己與身障家人所面臨的困境。

2023/08/21 | 廣編企劃

讓光照亮一個家:伊甸基金會「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看見雙老困境,讓悲劇不再發生

本文透過調查數據與實際案例,帶你看見雙老家庭中,那些局外人看不見、當事人說不出的艱難處境,並呼籲社會大眾和伊甸基金會一起「相挺無礙,陪你到老」,加入支持身障老後的行列。

2023/08/11 | 精選書摘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陪伴先生就醫這一路以來,太太累積了好多對醫療的怨言與不信任

雖然不確定太太還會說出多少對醫療、對團隊的不滿,但我在心中打定主意不追問她事件的細節,而是著重在詢問她的感受和想法,好讓那背後很深、很深的情感,能稍微浮現出來被她自己看見。

2023/07/16 | 精選書摘

《失智照護》:對待失智者,照顧者要放下「講道理」的執念

如果我們能把感情的重要性放在更前面一點,每次快生氣的時候,先冷靜想想,如何在愛、憤怒、衝突與原則之間拿捏得宜,也許我們跟長輩還有孩子之間,相愛的記憶會更多,擁抱會更多,愛的語言會更多;因為講道理而造成的無心傷害會更少。

2023/06/28 | 大銀

如何安慰喪親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也鼓勵他分享

分享自己的感受首先必然能夠去除客套的感覺,並且讓喪親家屬感到你的真摯,因為那些感覺是真實地屬於你自己的。除此之外,當對方知道你與他一樣為死者的逝世難過時,通常都可以讓對方感到安慰和支持,因為透過你的分享,他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哀傷的人,他原來並不孤單。

2023/06/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最美的再見2:病榻旁為病患實現團圓夢,安寧照護也接住家屬需求

在生命最後階段,家庭議題更顯重要;除了確保病患獲得所需照顧,安寧團隊的另一個工作重點,是照顧、接住家屬的需求,因此團隊中除醫師、護理師外,還有社工、心理師,甚至有些團隊還有音樂治療師、靈性關懷師和志工等。

2023/03/06 | 精選書摘

《無人知曉的房間》:親眼看著個案陷入絕境,照護援助專員卻無法預防悲劇的發生

2007到2014年間,日本每八天就有一起照顧殺人案件;根據本書採訪小組調查,兩成照顧者「曾有過殺害家人、共同自殺的想法」,七成照顧者「因長期照護而身心俱疲」。在台灣,則是十年間發生了近百件的照顧殺人慘案,其中許多加害者選擇在殺人後自殺。

2022/11/21 | 大銀

《餘命10年》:照顧與被照顧的倒數

《餘命10年》女主角因為患上了「肺動脈高壓症」,終日活在「死亡恐懼」,不敢對將來(事業及愛情)有任何期盼。而家人一直為她的病情擔心難過,日常照顧時想小心翼翼,不想碰到她的「地雷」。時間一長,積聚的矛盾就成為另一個「計時炸彈」⋯⋯

2022/09/07 | 巷仔口社會學

台灣公職男女的調動與升遷現象:看似性別平等,但實際情況沒有想像中的樂觀

台灣的公職體系已推動許多性別友善政策,也致力於讓有能力的女性有公平升遷的管道。但在制定與實行這些政策時,若未考慮如何讓兩性遷調的管道同樣暢通,使有能力的人——不管他們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能有適當的公職歷練與平等的職務選項,那政策成效將因此打折。

2022/08/07 | 方格子vocus

諮商對精神疾病當事人或照顧者,有什麼幫助?

諮商能成為當事人在人際互動的衝突或挫折中,所能擁有的空間(或關係)去談論這些挫折經驗,諮商關係的特殊性與穩定性,可以協助當事人將危機化為人生的學習素材,增進壓力因應能力。而對照顧者來說,諮商能不帶批判的涵容因照顧所產生的情緒,提供支持,讓家屬在談話中不只是宣洩,也是看見、整理自己

2022/08/06 | 精選書摘

【漫畫】《我是照顧者》:吸管就這樣越剪越短,越剪越短,就像爸爸的生命

我的爸爸...是我的超級英雄,但現在我的超級英雄,連吞固體食物也辦不到了,只能用吸管吸營養品,因肺功能減弱必須將吸管剪短才能吸到食物,吸管,就這樣越減越短,就像爸爸的生命。

2022/07/17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當我擁有一個聽損罕病的弟弟時,我知道,我註定不能當一個平凡的姊姊

作為罕病弟弟的手足,作者自小便習慣於弟弟所帶來的生活不便,但也從弟弟與疾病奮鬥的過程中,看到小小身軀所乘載的勇氣,因此她決定接納弟弟的一切,就像弟弟接納先天罕病所帶來的痛楚一般。

2022/03/13 | 好眠師姜珮

多人照顧導致寶寶教養不一致,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作息的共同步調」

有人輪替換手是多人照顧的優點,但照顧者多就會延伸另個問題「教養不一致」。可以想像,人多嘴雜更容易意見不合,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還是大家的孩子,一些小事就有雪片般的意見飛過來。

2021/11/02 | 優照護

「為何吃藥都沒有好轉?」照顧失智家人常犯的五大錯誤

失智整患者可能會看到一些像是已故親友,或是一些不存在的人事物的情況,這時家人可能以為他是在說謊,但是那些影像的確是存在他的腦海中,我們只要做好傾聽的角色,不用擔心發生什麼靈異現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