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父權社會

父權制是一種社會制度,在這種制度中,支配地位和特權主要由男子佔據。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人類社會過去很糟,但現在已經沒問題了,對吧?

人類的認知能力還在進展中,這意味著社會上現存的錯誤我們雖然察覺得越來越多,但尚未窮盡。有些錯誤的察覺需要我們有足夠完整的概念,「性騷擾」、「霸凌」、「情緒勒索」這些詞彙應該都是近一百年才發展出來的,你可以想像看看,若手上沒有這些詞彙以及相應的概念,你是否能憑自己的本事獨力看出這些事情有問題之處。

2023/05/10 | 張博丞

印度僅10%女性符合就業條件,父權社會成兌現人口紅利一大阻礙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發現2022年,在達到工作年齡的印度女性中,只有10%的女性符合就業或正在求職的條件。印度根深蒂固的傳統社會風氣,是女性勞參率低落與求職困難的主因。印度仍然是一個父權社會,認為女性應該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對職業婦女多持負面印象,印度社工喬漢就直言:「當我開始工作並離開家時,我的家人常說我一定是在當妓女。」

2023/01/2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明明懷孕生產的風險更大,為什麼這麼多人相信「墮胎傷身體」?

預設管控國高中生的社會,會傾向於相信若解除髮禁學生的課業會爆炸;預設異性戀霸權的社會,會傾向於相信同性婚姻會導致人類滅亡;預設女性有生育義務的社會,會傾向於誇大人工流產的傷害、無視懷孕和生育的傷害。這是為什麼價值討論相當困難,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厭女的資格》這種揭露社會預設的書。

2022/09/05 | BBC News 中文

為什麼日本女性需要伴侶同意,才能獲得口服墮胎藥?

跟美國不同,日本對墮胎的看法並非受宗教信仰所驅使。相反,他們源於該國父權制長期的歷史以及女性和母親角色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TNL+ 2022/08/23 | TNL國際編譯

開羅地鐵首位女性駕駛上路:有乘客臉上寫著「女人駕駛列車並不安全」

就算埃及女性獲得正式工作,其平均時薪卻低於同職務的男性34%,且在父權社會結構下,諸多女性應徵者在求職前,就已認定自己不太可能享有合適的工作條件,甚至因擔心競爭力不如男性,而不願申請原本欲嘗試的職位。

TNL+ 2022/08/13 | 貓心(龔佑霖)

「直男行為研究社」:與其嘲笑,不如給「直男」多一些變成「質男」的管道

「直男行為研究社」是近期竄紅的臉書社團,動物收容所的標籤、各種荒謬聊天內容的刊登,都被視為對異男、直男,甚或是整個父權社會的反擊。許多人認同社團貼文的刊登,認為這種作法是最直接的教訓,讓這些直男能從中學習如何與女性相處。但這樣的攻擊會形成什麼效應?這些「異男、直男」會因為被攻擊而退縮、反思嗎?

2022/03/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女性選民的心聲:看到尹錫悅當選,接下來五年好像都會活在憂慮與絕望中

在這次大選中,20、30多歲的年輕選票被視為致勝關鍵,為吸引高度反女性主義的20多歲男性選票,尹錫悅陣營在選戰初期就提出廢除推動保障兩性平權的女性家庭部,被其他對手批評煽動性別對立。

2022/03/08 | Claudia

為何印尼女性不參與男人的men's talk?峇里島朋友說「羞恥文化」難以改變

儘管印尼曾出現女性總統,但不對等的性別文化脈絡早已根植到每一個家庭的文化裡,女性沒有感到不自在或束縛感,也不願為現狀做出改變。

2022/02/17 | 黎蝸藤

徐州八孩母親身份撲朔迷離,反而讓中國社會的表裡不一越來越清晰

在那個具體的村落村民和基層統治機器,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但依舊熟視無睹。而且經歷24年,官員幹部都恐怕換了好幾輪,卻依然如故。這顯然不是個別人的原因。這種公共輿論和基層實踐中的巨大差異,令人深思。

2021/05/09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為何女性常是代罪羔羊?東方女巫傳說 ,羌族「毒藥貓」與它的產地

傳說中國西南的藏羌族地區,每一村寨都住著「毒藥貓」,這些身懷謎樣魔力的女人能變身、飛行、下毒,如同西方中世紀女巫。「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王明珂院士,他走訪中國少數民族30年,從毒藥貓故事中,提煉出人類社會共同的恐懼、猜疑與暴力根源,更直言「台灣就是毒藥貓」。

2021/02/27 | 方格子vocus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流行哏背後真正的性別霸權

當女性拋下自尊與身體,甘於被男性所豢養時,一點也不能被社會大眾輕輕放過,反之,富婆養小狼,令人稱羨的卻是小狼有本事,被訕笑的對象,則是那群年紀到了卻找不到真愛的大媽。

2019/12/07 | 公務門小三

指控「台女不意外」輕鬆寫意,但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男性

在各種「台女不意外」的觀點下,我看到的是「受害者」敘事的台灣男性:一面控訴女一面控訴女性在父權框架下的既得利益,一方面又怨恨自己無法「被利用」。

2019/07/27 | Louis Lo

【圖輯】格魯吉亞山谷中的父權村莊,有群努力活出自己的母親

位在高加索山區的格魯吉亞,該地長期以來的政治環境與族群矛盾,以及深受俄羅斯威脅的外交壓力,都讓這個國度的生存顯得格外辛苦,包括這裡的女性,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9/07/27 | Louis Lo

【圖輯】喬治亞山谷中的父權村莊,有一群努力活出自己的母親

位在高加索山區的喬治亞共和國,該地長期以來的政治環境與族群矛盾,以及深受俄羅斯威脅的外交壓力,都讓這個國度的生存顯得格外辛苦,包括這裡的女性,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9/06/05 | 讀者投書

《82年生的金智英》書評:韓國女性習以為常的性別歧視日常

《82年生的金智英》的發行剛好搭上前幾年的#METOO運動,那我們要如何正視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呢?我認為,除了外在制度或規矩的改變,女性對自我也要有新的認知,並重視自己的尊嚴。

2019/02/26 | 讀者投書

貼標籤、網路取材與仇女言論:停止對女性指點式報導,從改善這三點做起

簡言之就是,別人家女生跟誰在一起、找誰當男友、考上台大是否是因有著「學霸男友」、有沒有真的背叛前任、有沒有真的有新男友了、考上什麼大學、念什麼高中......等,都屬於「關你屁事」那一區:不用給記者管,給任何人管,更不用給坐在螢幕後面的我們管。

2019/02/26 | Milo Hsieh

貼標籤、網路取材與仇女言論:停止對女性指點式報導,從改善這三點做起

簡言之就是,別人家女生跟誰在一起、找誰當男友、考上台大是否是因有著「學霸男友」、有沒有真的背叛前任、有沒有真的有新男友了、考上什麼大學、念什麼高中......等,都屬於「關你屁事」那一區:不用給記者管,給任何人管,更不用給坐在螢幕後面的我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