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物價

物價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情況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阿根廷通膨雙面刃:匯差掀「跨國購物旅遊」潮,卻釀鄰國烏拉圭和智利經濟危機

任職烏拉圭電力公司的倫索(Renzo)說,一個月內會與太太開車到阿根廷補貨採買,受限每個人可帶回烏拉圭的購物金額,他們通常會購買生活乾糧和平價服飾,包括食用油、咖啡膠囊、麵包和餅乾,他說以同樣美金消費,在阿根廷可以買到在烏拉圭3倍的生活用品量,「只有在阿根廷,烏拉圭披索才有價值」。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9城全面取消住宅限購、近30城鬆綁,分析:中國經濟未見底,部分指標仍處低檔

在中國經濟衰退及房產業者紛面臨財務危機下,中國房市呈現成交量價齊跌的低迷狀態。為此,中國官方自8月起接連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推動各地落實「認房不認貸」、降低首購利率等,同時也幾乎不再強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先前定下的「房住不炒」基調。

2023/08/10 | 商益

美國10日公布7月CPI指數:預測微幅上升,聯準會或將終結升息循環

美國將於當地時間8月10日公布7月份的CPI指數,雖然外界已預期不論月增率或是年增率都會微幅上升,核心CPI指數也同步溫和上揚,但不同於以往的風聲鶴唳,市場對於此次CPI的公布顯得平靜以對。

2023/08/09 | 李秉芳

犯罪被害人保護新制上路,性侵害補償金10到40萬,將隨物價滾動式調整

從2016到2021年間,犯罪被害補嘗金的過去平均決定金額,造成死亡的案件,遺屬能拿到的賠償金通常是介於40萬到56萬之間,而重傷則介於70萬到125萬之間,性侵案則是20萬到24萬之間。

TNL+ 2023/07/02 | 陳慶德

首爾實地訪查:韓國疫後重新迎接國外遊客,但物價飆漲已一去不復返

重回不少國外觀光客會去逛的知名景點東大門、明洞等地,這些旅遊聖地日漸重拾大量遊客外,但我閒逛於街道上,體感是路邊小吃價格,飆漲地令人有感。在我回國沒幾天,也看到韓國當地媒體,以「(觀光客)只是買個路邊小吃,竟花了10萬韓元」為題,外國旅客也大喊吃不消的小吃價格,進而登上平台報導。

2023/06/21 | 精選書摘

《獲利冠軍的價值股交易法則》:當政府出手挽救景氣,就是富人累積財富的時候

超過20年基金經理人經驗的價值型機構投資人金兌洪,認為投資股票獲利並不難,他也不認為只有大型投資機構才有辦法跑在股價風向之前;只要抓住產業的週期和景氣(趨勢)的循環變化,散戶也能安心投資、穩定獲利。

TNL+ 2023/06/20 | TNL國際編譯

瑞典5月通膨率高於預期,丹麥經濟學家:美國流行天后碧昂絲須負部分責任

丹麥最大銀行「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首席經濟學家葛蘭(Michael Grahn)近日聲稱,由於美國流行音樂天后碧昂絲(Beyoncé)於2023年5月10日至1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巡迴演唱會,導致當地飯店、餐廳價格飆漲,因此碧昂絲須對瑞典5月份的高通膨率負起部分責任。

TNL+ 2023/06/17 | 陳冠州

聯準會停止升息令人擔憂:通膨若死灰復燃,下半年可不是再升1、2次能解決的事

如同市場預期,FOMC在6月決定暫停升息,同時提高聯邦資金利率的預測值。這意味著通膨仍控制有限。如果7月繼續升息,表示7月公佈的通膨仍然不佳,現在更沒有暫停升息的理由。暫停升息,通膨容易死灰復燃,星火一旦燎原,下半年可不是一、兩次升息就能解決的事情。

2023/06/15 | 張博丞

埃及通膨貨幣貶值嚴重,《BBC》開羅分部「靜坐罷工」要求以美元發放工資

在最近一次的談判中,管理層答應總共為員工加薪27%,不過仍受到員工駁回。《BBC》一名員工表示,管理層提出的加薪並不會「彌補我們的損失」,並補充:「埃及預計在8月底會再一次迎來貨幣貶值,許多人預測埃及鎊將再貶值三分之一。」該名員工指出:「我們去年的月薪為1200美元,現在的薪水相當於僅剩500美元。」

2023/06/01 | 李芯

行政院公布明年軍公教調薪4%,公立大專學術加給調升15%,全教總:調薪應法制化、反映物價水準

除了軍公教調薪4%以外,陳建仁表示,為了強化延攬、留任教研人員的誘因,並提升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公立大專院校助理教授以上的教師學術研究加給,及中央研究院相當等級人員的專業加給,都調整15%。

2023/05/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相較CPI三大數據更能反映「體感通膨」,300調查員扮物價柯南,滷蛋衛生紙都是訪查對象

以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4月通膨數據來看,CPI年增2.35%,與3月持平,乍看之下,會認為國內物價情勢趨於穩定,但民眾買的便當、雞蛋、肉等等,樣樣都漲,使得每每數據一公布,就遭到民眾批評政府與現實脫節。其實相較於整體CPI漲幅,有3項數據更能反映「體感通膨」。

2023/05/03 | BBC News 中文

路過雞肉店,只是為了聞一下雞肉的味道——那些全球通膨危機下的極端脆弱人群

BBC採訪了全球各地、在全球通貨膨脹危機中首當其衝的老年人,他們的故事揭示了極端脆弱人群在今日的經濟環境,是如何被迫依賴慈善機構的幫助,而這又如何影響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2023/04/12 | 德國之聲

通膨嚴重的原因很多,趁火打劫賺得盆滿缽滿的企業也是其中之一

疫情下供應鏈受阻以及俄烏戰爭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不過,政界人士認為,企業趁火打劫提升利潤,也是造成物價飆升的原因之一。各國政府會採取干預措施嗎?

2023/03/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埃及3月通膨率飆破30%,政府建議「吃雞爪補充蛋白質」掀怒火

埃及過去就曾因經濟陷困引發暴動,導致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和穆希(Mohamed Morsi)垮台;如今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大眾不滿情緒持續高漲,可能再次釀成動盪。一名埃及家庭主婦控訴總統塞西的影片在社群媒體瘋傳,她說,「我們婦女在黑暗的那一天把票投給了你,我說不出現在究竟有多麼後悔。你讓我們有如活在地獄」。

2023/03/16 | 商社男

漲價浪潮下的日本,產品特性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在種種成本因素環繞下,漲價話題在2023年的日本還會持續發酵。然而在其中,有些商品因為調價而減少購買量的,但也有些商品雖然漲價,但購買量仍持續增加的產品,從這些特性,可以找到影響銷售量增減的頭緒。

2023/03/12 | 讀者投書

【圖表分析】國人持續討論房價、物價,藍綠選民社群誰扮演關鍵角色?

公共政策、法案修法,多仰賴政府提出多元的說帖,但民生與經濟議題則不同,例如討論蛋價時,臉書上各方的發文量遠超過選舉事件支持者互相動員產生的發文量。當更多人普遍有能力對事件與議題發起討論,也會降低政治工作者對議題的掌握度。

TNL+ 2023/01/23 | 陳慶德

升息是否真能控制物價?還是釀成另一波物價上漲?遠比台灣升息多次的韓國,似乎先給了我們答案

隨著大家進入後疫情時代,國境開放之際,想必不少人也將前往國外旅遊,好透透這兩三年,因疫情關係,寸步難行的悶氣。但許多朋友若要前往韓國,恐怕得多帶些錢,因為扣除掉美妝、衣物購買等額外非基本開銷外,許多朋友到當地必定會品嚐美食,其外食價格漲幅驚人。

2023/01/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菲律賓「洋蔥比肉貴」帶來諸多怪現象:機組員夾帶入境遭查辦,農民因收購價不足而輕生

洋蔥市價飆漲下,馬尼拉時報(Manila Times)專欄作家卡布岡(Marit Stinus-Cabugon)撰文表示,在菲律賓「營養的紅洋蔥僅供富人獨享」。她住在菲律賓中部宿霧市(Cebu),當地最大的公共市場近幾週紅洋蔥每公斤售價750到800披索(約新台幣414元至441元),去年12月中旬,售價僅每公斤380披索(約新台幣2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