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物理學家

物理學家是指受物理學訓練、並以探索物質世界的組成和運行規律(即物理學)為目的科學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0 | 何必問

《奧本海默》觀影前科普指南:奧本海默發明了原子彈,為什麼還會被美國政府打壓?

愛因斯坦是原子彈計劃的發起人,他寫信給羅斯福總統說原子彈很重要。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出來背書,要投入這麼多錢開發這種前所未聞的新武器是很困難的。奧本海默則是具有核子物理和各種相關背景,又相對比較閒的一位。

2023/06/15 | 物理雙月刊PSROC

被譽為「固態物理的教宗」,半世紀以來理論物理界最閃耀的名星菲利普.安德森

已故的諾貝爾獎得主Pierre-Gilles de Gennes非常欽佩安德森,曾經將他描述為「固態物理的教宗」。這個暱稱是貼切的,因為安德森試圖為他的研究主題建立「教條」,而忠實信徒密切地關注他每一句話,許多人特別努力來尋求他的看法與認可。

2023/01/27 | Castaly Fan

物理、科技與人類未來:時間旅行、蟲洞、多重宇宙等理論真的不切實際嗎?

有些人曾經問過我:「你認為物理學家研究這些瘋狂的理論有何用武之地?」我總是如此回答:「當然,這些知識在此時此刻看似並無用武之地,然而,它們對於我們後代子孫而言是無比重要的、尤其是遙遠未來的人類文明。」因此,物理其實是一門探究未來的學科。

2022/06/16 | 方格子vocus

鬼才多藝的費曼教授,徹底打破一般人對物理學者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

跟許多潛伏在地球的外星人(?)一樣,費曼教授,毫無疑問的鬼才多藝,自學打鼓與冷僻語言(Tuvan,圖瓦語,全球不及25萬人使用),熱衷破解象形文字和解鎖遊戲,進而到脫衣舞廳抒發研究壓力……。

2021/10/12 | 精選書摘

《反叛的科學家》:身為科學家、管理者及詩人的奧本海默

1964年諾貝爾物理獎提名、2012年龐佳萊獎得主、量子電動力學巨擘弗里曼.戴森,他是傑出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位多產的作家,他的這些文章提供了看待科學歷史的知性見解,以及對當前有關科學、道德與信仰爭議的全新觀點。

2021/04/18 | 精選書摘

《眺望時間的盡頭》:宗教素質能保障他的遺傳世系,從而得以自我永久存續

葛林以高度清晰的文字,溫柔熨貼地梳理古往今來哲人、詩人、科學家,針對每一個過程想要理解的嘗試,書中含括各種理論和視角,揉捏成宇宙科學大歷史的高明書寫。從粒子到行星,從意識到創造力,從物質到意義,葛林讓我們所有人都能掌握並品賞我們在宇宙中轉瞬即逝,卻也精緻之極的須臾時光。

2021/04/18 | 精選書摘

《眺望時間的盡頭》:我們的祖先為什麼耗費寶貴的時間、能量和注意力,投入在說故事上?

《眺望時間的盡頭》是布萊恩・葛林新推出的宇宙壯麗探索紀實,論述我們面對這片無垠浩瀚如何投身追尋意義。第三人稱的外部科學觀察,加上第一人稱的內在思索,將個人歷程、科學理念、概念與事實交織匯集。

2019/10/08 | 李秉芳

研究宇宙演化、發現太陽系外行星:3學者同獲2019諾貝爾物理獎

雖然這些系外行星並非生命居住的環境,但是卻開啟了人類的新視野, 這3位天文學家證實,像太陽系這樣恆星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已確認的系外行星超過1800個。

2018/07/25 | 余海峯 David

一位科學家的自我介紹難題

我漸漸發現,如果想把對話延長一點,就要自稱科學家;如果我自稱天體物理學家,絕對是話題終結之選。

2018/07/24 | 余海峯 David

一位科學家的自我介紹難題

我漸漸發現,如果想把對話延長一點,就要自稱科學家;如果我自稱天體物理學家,絕對是話題終結之選。

2018/03/14 | Alvin

霍金關於生命、科學、宗教的金句

霍金患有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一度被評估只餘下兩至三年的壽命。霍金除了學術成就受到關注外,其堅毅不屈的求生意志也令人動容。

2018/02/07 | 精選書摘

愛因斯坦是世界人、宇宙人,卻以猶太人科學家身分挺身而出

愛因斯坦從未參加政黨,本身完全沒有絲毫政治權力慾望。就算連他參加猶太民族主義運動的目的,都自己定位於教育—在耶路撒冷建立一所猶太希伯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