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物資

資源是指任何一種有形或者無形、可利用性有限的物體,或者是任何有助於維持生計的事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4 | 美國之音

菲律賓部隊向南海爭議島礁運送物資,被中國海警船包圍了近5小時

《美聯社》週三報導說,在美國海軍一艘軍機在天上盤旋監控下,兩艘菲律賓供應船在一次危險的對峙中,突破了中國海警船在托馬斯第二淺灘附近的封鎖。不過,陪伴這兩艘供應船的兩艘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被至少四艘中國海警船阻攔包圍了將近5個小時。

2023/02/18 | Abby Huang

土耳其大地震善款破9億、捐400噸物資,外交部公布第一波6億善款去向

土耳其YouTuber圖佳表示,24年前台灣發生921地震,土耳其救援隊來台灣幫忙;24年後台灣人一點也沒忘記這份恩情,他為此非常感謝,並說「我們現在知道,8000公里有一個兄弟國家,就是台灣。」圖佳也代表土耳其在台僑民,交給吳釗燮感謝卡,並與吳釗燮擁抱致意。

2023/02/08 | Abby Huang

土耳其大地震死亡人數逾1.1萬人,當地需要什麼?駐台辦事處公布物資清單及捐贈地點

土耳其發生地震後,台灣陸續派出兩梯隊搜救人員前往土耳其,目前已派130位搜救及醫護人員、5隻搜救犬到當地災區。駐台北土耳其貿易辦事處代表貝定可8日表示,昨天公布了土耳其的物資需求後,到今天午餐時間,已收到2800多封郵件和詢電話。他覺得不可思議,也非常感激台灣人的愛心和善良。

2022/06/12 | Louis Lo

【圖輯】斯里蘭卡三輪車女司機花「兩天半」排隊等加油,價格是八個月前的兩倍半

在斯里蘭卡遭遇自1948年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數百萬人正在與惡性通膨、收入下降以及從燃料到醫藥等各種物資的短缺抗爭,迪普蒂就是其中之一。

2021/08/25 | TNL國際編譯

塔利班扣押國際救援物資,1400萬阿富汗難民鬧飢荒、五歲以下兒童一半營養不良

讓阿富汗情況雪上加霜的是,近日大動作呼籲各國放心、會妥善治理並照顧阿富汗人民的塔利班政權,也遭爆料侵占數百噸聯合國提供的人道救援物資,使其無法順利送達。

2020/07/04 | 中華民國地理學會會刊

是被害妄想還是孤獨先知?談囤貨防災的英國「prepper」次文化

在英國,有一群未雨綢繆的人們形成一種prepper次文化。這些人預防各種可能的危機,儲備各樣物資、又準備了緊急時帶得走的急難包,還學習一些野外求生技能。而這些人老是被描繪成「帶著錫箔紙帽的肖仔」......

2020/04/22 | TNL 編輯

伊瑪目將清真寺變成「慈善超市」,更思考怎麼讓窮人「有尊嚴」的接受幫助

將清真寺改造成慈善超市的伊瑪目卡基爾表示:「疫情爆發之後,我們尋思怎麼做可以幫助弟兄。」「盡可能用最好的方式,不讓他們覺得被冒犯。」

2020/03/28 | 方格子vocus

封城下的北加州日常:商場架上空空如也,連州長也不敢說槍不是民生必需品

衛生當局剛指加州疫情比預期中擴散快很多,目前平均三、四天便翻一倍,最壞情況恐怕比目前紐約更嚴重。川普說希望復活節後美國經濟能一併復活,是否有望呢?恐怕得問抹大拉的馬利亞。

2019/11/20 | 羊正鈺

【總整理】台灣人如何「撐香港」:該信任哪些媒體?需要哪些物資?

隨著反送中運動中警察與抗議者間的衝突規模逐漸擴大,看著網路上一波波震撼的訊息、照片與影片傳出,到底該怎麼判斷其正確性?被上萬顆催淚彈「洗禮」的香港人們,身體健康也籠罩上多氯聯苯中毒的陰影。身在600多公里以外的台灣人,除了焦慮以外,還可以怎麼做?

2019/08/17 | Minnie Li 黎明

暴徒們太猖獗,把頭盔和火車票都搶光了

本來只是想看看海關對頭盔顏色的敏感度,結果卻誤打誤撞發現自己有可能成了「失信人員」。

2019/02/23 | 李修慧

2位委內瑞拉總統的「物資攻防戰」:封鎖邊境,只為了擋下國際援助

由於委內瑞拉從2014年以來經濟嚴重衰退,國內糧食、醫療資源都非常缺乏。反對派領袖瓜伊多協調美國在內的各國提供200噸的食物和醫療物資。但委內瑞拉民選總統馬杜洛下令封鎖邊境,不准物資進入。

2018/02/11 | Abby Huang

【花蓮震後】傅崐萁說還缺錢,但花蓮最需要的是「愛心房東」和「別放棄這裡」

春節將至,為讓地震受災戶能有一個安身之所,內政部正緊急召募花蓮「愛心房東」,希望有閒置住屋的屋主能發揮愛心,提供住宅供安置災民。

2018/02/07 | 李修慧

【花蓮強震】血液、物資都充足,關心災情的你能做些什麼?

台北捐血中心表示,花蓮當地的捐血量是足夠的,若有不足,台北捐血中心也會以空運的方式,調配血液,民眾暫時不必為了地震大量捐血。

2016/07/19 | TNL特稿

當偏鄉成為「愛心捐贈」的目標,孩子們也只能繼續「扮演」弱勢的角色

「說真的,打從出生就一直有人說你可憐,誰會有夢想又有自信完成呢?其實幫助他們的方法很多,但砸錢,永遠是最沒幫助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