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朗普

唐納·約翰·川普(英語:Donald John Trump;1946年6月14日—),美國政治人物,第45任美國總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5 | 精選轉載

共和黨初選辯論與「後特朗普時代」出現的可能

回說2020年特朗普連任失敗後,很多人都期待「後特朗普時代」的來臨。按那時候的猜想,有三種可能性:一、比特朗普更痴線;二、走特朗普路線,但同時強調執行能力;三、否定特朗普路線。在共和黨的首場初選辯論當中,我們也看到這三條路線的體現。

2023/06/16 | 精選轉載

必定入罪?還可以選總統?特朗普「文件門」5條Q&A

有兩件事情某程度上增加了起訴的困難。其一是起訴是在佛羅里達州而不是首都華盛頓提出,在佛羅里達州遇上親特朗普的陪審團,比在首都華盛頓要高很多。其二是暫時獲派主理這場審訊的法官Aileen M. Cannon本身就是由特朗普提名上任,過去也有過分傾向特朗普的裁決被上級法庭推翻的紀錄。如果「特朗普」主場都輸,就沒得埋怨了。

2023/01/02 | 精選轉載

美國政客為何把移民掉在副總統官邸門外

德州政府早前把數車的移民掉在首都華盛頓市的副總統官邸外,一些右翼輿論聲稱,是要讓支持外來移民者自己面對移民問題。美國這一波的移民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自尋求庇護者的處理。今天很多香港人自己也跑到世界各地當難民了,是時候對難民制度多一點的理解。

2022/12/15 | 精選轉載

2024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初選,特朗普可能又「執死雞」取勝?

美國兩黨的初選模式嚴格來說不是選人,而是選代表,然後那些代表再在黨代表大會中投你支持的參選者一票。現實上通常去到黨大會的時候,領先的參選者已獲得過半數黨代表的支持,所以提名大會也就變成加冕典禮。不過黨代表的分配不一定完全是按該州各人得票比例所分配,而這就是共和黨初選可供爭吵之處。

TNL+ 2022/12/08 | TNL國際編譯

川普旗下公司涉「稅務詐欺」遭刑事定罪,檢察官發現關鍵文件有川普本人簽名

雖然唐納・川普的名字,在這一案件中不斷被提起,但他並非是本案的被告,因此不會受到任何法律制裁。然而,距離川普宣布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還不到一個月,川普的公司就遭遇司法定罪,即曾經擔任總統的人,他旗下的公司卻須負刑事責任,這樣的局面恐衝擊川普的選情。

2022/11/04 | 精選轉載

美國中期選舉預測(下):特朗普或搶先宣布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

提到特朗普,中期選舉有兩件事和他相關。第一是他會趁中期選舉騙到多少錢。早前特朗普和阿里桑那州的參議院候選人Blake Masters聯合籌款,不過傳媒翻看籌款細則,原來所得99%會撥給特朗普,只有1%會撥給Masters。

2022/11/04 | 精選轉載

美國中期選舉預測(中):特朗普所支持的「問題候選人」

特朗普一直都是看重個人得失多於整體政治形勢,這點在這次中期選舉表露無遺。特朗普在初選時支持了一批對他無限忠誠,卻分明條件很差,在大選中會吃虧的候選人,使得共和黨在參議院不必要地被迫打逆境波。

2021/11/17 | TNL國際編譯

川普「通俄門」翻案!《華盛頓郵報》公開道歉引用錯誤資訊,並更正大部分報導

根據丹欽科的起訴書,他曾多次對某些訊息的來源向FBI撒謊,其中提供的虛假訊息之一,便是他曾在2016年7月接到了一通應該是俄羅斯美國商會會長米利安的匿名電話,電話中的人告訴他川普的競選團隊和莫斯科官員間是「共謀」。

2021/09/11 | TNL 編輯

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完工,美國警告俄羅斯將藉此把手伸進歐洲

對於德國與俄羅斯完工的北溪2號管線,烏克蘭總統發言人尼基佛洛夫表示:「不論在這條管線完成前後,甚至到天然氣開始輸送時,烏克蘭都會反對這個政治性的計畫。」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波特則說,美國會「持續反對北溪2號,因為那是俄羅斯對歐洲不利的地緣政治計畫。」

2021/08/27 | TNL 編輯

密西根州9名挺川普律師挑戰選舉結果:遭裁定濫用司法系統,律師資格可能被取消

在密州的這項判決發布之際,美國國內各地的法官也一直在權衡,如何追究這些刻意利用訴訟來影響選舉結果和輿論的律師。川普的前私人律師、曾任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也因涉嫌散佈關於總統大選的不實言論,在今年6月被暫停於紐約執業。

2021/06/22 | TNL 編輯

「伊朗核協議」川規拜不隨,現在是各國有史以來「最接近取得共識」的時候?

部分觀察家指出,伊朗或許會希望在新總統上任之前完成核協議商議。如此一來,就算計畫生變或不如預期,萊希政府也能卸責於前朝,避免遭受波及。

2021/06/14 | TNL 編輯

以色列長達12年的「納坦雅胡時代」劃下句點,班奈特、拉皮德共組最「多元化」新聯合政府

以色列國會13日通過,由反對黨聯手共組新政府,終結長命總理納坦雅胡(港譯「內塔尼亞胡」)創紀錄的12年任期,由49歲新總理班奈特率領以色列歷來最「多元化」政府,包括首次入閣的伊斯蘭政黨。

2021/06/04 | TNL 編輯

川普卸任前批准阿拉斯加石油開採計畫,拜登政府宣布暫緩並稱「確實有瑕疵」

美國內政部6月1日發布聲明表示,前朝對北極石油開發的決策「確實有瑕疵」。內政部官員進一步說明,租賃法案通過時,並未針對合理開發範圍進行分析,也沒有規劃對生態衝擊較小的替代方案,因此違反相關環境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