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學金

獎學金,是提供給特定學生的金錢獎勵,頒發對象包括學業成績優異、操行良好或體育、藝術等方面表現傑出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6 | Abby Huang

宏都拉斯喊斷交因台灣拒絕增加金援,外交部:能力範圍內協助,不與中國金錢競逐

根據外媒分析,中國在宏都拉斯花費的金額不一定是台灣無法企及,美國智庫學者指出,中國資助的專案與台灣提供的有所不同,台灣的外國發展資金往往用於技術和教育等領域,而中國更願意支援基礎設施專案,她指出,「如果你想要一個寫有你名字的專案,就去中國。」

2023/03/16 | 關鍵特務

臺灣年輕科學家的幕後推手,李長榮教育基金會為優秀青年人才打造走向國際的舞台

臺灣的年輕人才值得更多機會與資源,李長榮教育基金會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角色,除了舉辦李謀偉科學論壇,讓年輕科學家能和國際頂尖大師進行交流,更辦理多項獎助學金計畫,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人才教育的重視,並共同參與其中。

2023/03/10 | 德國之聲

中國菁英就算在德留學,依舊逃不過「控制慾」旺盛的黨國威脅

對於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前來德國留學的學生而言,忠於政府是頭等大事。一份形同「緊箍咒」的限制性協議讓他們俯首聽命,而這種協議違反了德國通過基本法確保的學術自由原則。《德國之聲》與CORRECTIV的聯合調查研究揭示這一現象。

2023/03/03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

面對疫情挑戰,台灣如何落實SDGs,強化對開發中國家的青年協助?

協助開發中國家青年深化自我能力、強化職業教育,不僅可讓青年朋友順利脫貧,也能提升友邦的國內勞動參與,擴大產業發展經濟利益,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此,本文規劃從目前開發中國家青年面臨的潛在問題困境進行分析,以及我國現行對外援助亮點計畫成果做效益說明,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相關單位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

2022/08/31 | 市場快訊

堅持培育人才的理念,2022年度台灣Panasonic獎學金舉行頒獎典禮

2022年度台灣Panasonic獎學金頒獎典禮暨畢業生懇談會,歷屆受獎者齊聚經驗交流。

2021/09/25 | NEX 媒體實驗室

留美碩士經驗分享:到美國讀研究所總共要花多少錢?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如何在出發前估算總支出呢?作者曾在賓州匹茲堡念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省錢方法。

2021/08/07 | 方格子vocus

「上流權貴的人生都封頂了,應該沒什麼好追求的吧?」只有中產階級才會這樣想

台灣不像君主立憲國家有皇室、貴族封邑制度,讓人可以從爵位稱號一眼分辨,但這不代表台灣沒有類似的結構,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權貴的存在?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快速讓人建立「到底誰是誰?誰又是誰的誰?」的輪廓?

2021/06/10 | 關鍵特務

這是一場超越自己的無限賽局,李長榮教育基金會廣邀未來人才發揮無限思維

李長榮教育基金會一直以來透過豐富多樣化的主題,精心設計營隊活動,為各屆獲選學員提供創新與突破的實踐場域。第十屆獎學金活動以「無限賽局」為旨,將透過體驗式學習,讓同學了解新時代人才必須學會的新式思考——「無限思維」。

2021/05/31 | 方格子vocus

天篷貴婦們的義工行動:「媽咪經濟」與家長間的較勁,對學校的奉獻難以估量

這些媽媽把自己在大學、研究所、高階專業工作辛苦學來的技能,以免費的方式贈送給孩子的學校,要是沒有這些擔任義工的貴婦媽咪,要是沒有她們每年免費做,若是支付薪水,得要數十萬美元的工作,學校會破產。

2021/05/13 | 關鍵特務

李長榮教育基金會的一封英雄帖:加入這場無限賽局,獲得最高六萬元的獎學金

李長榮集團舉辦第十屆獎學金活動,將前瞻性的「無限思維」精神融入兩天一夜的營隊中,6/30前免費報名參加即有機會獲得最高新台幣六萬元獎學金。

2021/05/10 | RocketAdmit火箭教育

國際學生申請美國大學獎學金,最重要的是什麼?

申請獎學金競爭激烈,截止日期也依各校規定不同,但根據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國際學生申請獎助學金不如想像中困難,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學生都希望申請獎學金,近年來也出現不少獎學金詐騙的新聞。

2021/05/06 | 方格子vocus

天篷貴婦一開口就盤查:「聽說你先生讀常春藤博士班,一年要付多少錢?」

親職教育話題是開啟家長話匣子的金鑰匙,尤其在把養兒育女視為「妻子/媳婦不可迴避的職責」的天篷社會,為了避免變成話題黑洞,我做了不少功課充實自己的天篷人語翻譯機,想理解拷問官夫人的話中話,必須先從常春藤(Ivy League)開始解說。

2020/11/05 | 水鹿遇到馴鹿

芬蘭留學特輯(四):最大的挑戰是無止盡的經費申請,與缺乏社交的人際疏離

因為缺乏與人群接觸互動,容易鑽牛角尖,沒多久就陷入了低潮,總覺得自己做的研究毫無絲毫意義、沒人在乎、只是虛擲我寶貴人生,差點就放棄了。所以我認為穩定的經費來源一有,其實很多挑戰都可以克服。

2020/11/03 | 水鹿遇到馴鹿

芬蘭留學特輯(二):遇上放牧程度不同的指導教授,可能如魚得水也可能活在地獄

芬蘭適不適合念博士班?這要看你唸博士班的初衷。如果這個問題是「芬蘭是不是能讓我在短時間內蛻變成在我領域內國際知名的學者?」那答案絕對是「不適合」。

2020/11/02 | 水鹿遇到馴鹿

芬蘭留學特輯(一):跟銀行借錢唸博士班?施主,母湯啊!

如果你很確定願意花上幾年的時間來探索你想要研究的主題,那麼,趕緊寫份說服力夠的研究計畫,並趕緊調查可以申請的研究補助。如果你既沒有找到錢的來源,想要到銀行借錢唸上去,施主,母湯啊!

2020/08/13 | 羊正鈺(小羊)

當學生為了360萬放棄台大,已經宣告了「大學之死」

前身為台中健康管理學院的亞洲大學,喊出「入學獎學金」最高360萬的紅利招攬學生,結果今年搶到兩名「放棄台大」的學生,在這樣的態度轉變下,過往明星大學所賣「來念就可以翻身的夢」,好像也逐漸褪色了。

2020/07/23 | TNL 編輯

為「向中國表達不滿」,德國將暫停與香港引渡協議、加碼提供港人獎學金

德國成為繼加拿大、澳洲、英國之後,第4個明言表態將暫停與中國或香港引渡協議的國家。德國對於中國打壓民主自由一直保持觀望、不予置評的保守態度,這次為了表達不滿,也提出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