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地厚天高》導演(下):不是拍港獨或政治,而是人性
《地厚天高》的主題,你不需要認同梁天琦的政治理念也能感受到。有些觀眾看我的電影前,可能覺得自己跟梁天琦沒有關係,甚至很討厭他。看完電影後,或許會覺得梁天琦跟自己很相似。大家也是同樣的人,大家也是曾經有過理想。我的電影建立了這份連結。
專訪《地厚天高》導演:不再一定要贏,梁天琦的善良和脆弱
導演Nora拍下梁天琦的黑暗和脆弱,是他的秘密,亦是年輕政治犯湧現的時代真相。當梁選擇了做一個真誠老實的人,他無可避免成了被人民唾棄的失敗政客。
免跑銀行也能換到傳說中的低點?兌換外幣的划算小撇步
不分四季、想玩就出去玩,現在對國人來說全年都是旅遊旺季,而對於旅遊的規劃,不再只有上旅遊網站比較機票飯店價格、請年假、打包行李而已,如何提早在理想低點換匯,更成為聰明旅行者的必備功課之一。
提供選擇,看見自由:專訪香港「社區院線」創辦人張景暉
「社區院線」開辦不到一年,獲得廣泛創作者、觀眾等支持,規模漸漸形成已,也培養了一些不同於院線和影展的觀眾群,究竟他們是怎麼在有限的人力、時間與資金之下辦到的呢?
在釜山邂逅韓國獨立電影
釜山影展一年總共選映約300部影片,下分12個單元,其中包含了三個單元專門推介韓國電影。其中,小成本的韓國獨立電影尤其值得關注。當華語圈的許多創作者還在煩惱於資金不足、籌資無路,這些韓國創作者卻已經在小成本的創作規模中實踐出不一樣的敘事軌跡,開拓出另一條路徑。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在河之內、在河之外:越南河內的另類影像與紀錄片機構Doclab
Doclab的存在,可以說是阮純詩以一個擁有大想法的小機構作為一種抵抗的方法,來抵抗越南主流紀錄片和主流影像生產的大體制。
奧斯卡大點名:好萊塢電影的結構傾頹與被Netflix改變的未來
每年的奧斯卡獎提名名單出來,總是會掀起些話題撇去種族爭議不談,入圍名單仍會透露出一些訊息,雖說電影是藝術也是商品,特別是美國電影,總脫不出市場這隻手,而這每年的「大拜拜」還是多少看得出市場走向。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真正厲害的「小小兵」在這裡—談《蟻人》與漫威系列的巨星配角們
於是看完我更忍不住回想:漫威系列直到現在,已經請出多少演技派大將,或甚至戲精級的明星配角,但其中真正「值得」的又有幾人?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溫柔與暴烈之間──緬甸台籍導演趙德胤
趙德胤對社會的關懷是無庸置疑的,從他的第一部短片到後來的三部長片,無不指涉社會各樣的問題,活生生的把家鄉的所有問題赤裸裸地呈現於鏡頭前。這個「赤裸裸」所指的不單止是導演處理緬甸社會問題的方式,更是他所用的鏡頭、演員。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香港電影學校畢業生自辦首屆「平地電影節」,助新人延續創作熱情
近日「平地映社」成立,骨幹成員都是這幾年冒起的獨立電影製作者和藝術行政人員,而他們第一炮的活動,就是明年(2015年)辦的──「第一屆平地學生電影節」,想提供平台,讓熱衷創作的新人可以以純淨的心繼續創作下去,也讓作品有展出和面對觀眾的機會。
電影節也要有性格,2015香港獨立電影節的性格是「延續抗爭」
香港獨立電影節,不但是關於獨立電影,更是關於「香港」。我城的雨傘仍需要堅持,怎樣以電影呼應這場運動於是成為本屆影展的一個重要思考。對我來說,本屆放映的影片其實在探討一個潛在的主題——抗爭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