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音樂

獨立音樂(英語:Independent music),或稱硬地音樂(Indie music / Indie),是指有別於主流商業唱片廠牌所製作的音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6 | 台北畫刊

【專訪】海邊的卡夫卡主理人陳瑞凱、929主唱吳志寧:溫羅汀巷弄中的自發性需求,如何成為帶動新創意的引擎?

都更雖為近年影響環境氛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實這樣的變遷早已陸續發生。這些年小型音樂演出場所抑或因面臨租約到期、租金上漲,或是因街區對於生活環境的寧靜要求,過去的重要表演場所,如地下社會、ROXY VIBE以及和海邊的卡夫卡位於同一棟建築的「河岸留言」,都不得不面臨歇業或搬遷的命運。

2023/01/16 | 王祖鵬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24小時告別演唱會落幕,多組音樂人大感不捨並請各界持續支持台灣音樂

公館獨立音樂溫床之一海邊的卡夫卡,因面臨都更計畫將在本月份熄燈,而重頭戲告別演唱會「24HR FAREWELL PARTY:今夜,我們住海邊」,則在上週六(14)晚間7點起跑,舉辦連續24小時告別演唱會,邀請到許多樂迷耳熟能詳的音樂人,包含大象體操開場,昆蟲白、康士坦的變化球、鄭宜農、HUSH、八十八顆芭樂籽、告五人、法蘭等人,並最後由樂團1976收尾。

2023/01/04 | 辣台妹聊性別

獨立音樂場景的騷擾文化,陽剛厭女無非是滋長性犯罪的溫床

「揪出色狼並狠狠教訓」是樂團圈內不容質疑的譴責教條,然而,長期以來的陽剛厭女文化,無非是滋長性犯罪的溫床之一,而剛性的以暴制暴手段雖能在當下產生嚇阻,卻無助於騷擾亂象的長遠防範。⁣⁣

2022/11/10 | TNL 編輯

公館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都更熄燈,「來Chill溫羅汀」六大系列活動回顧台灣獨立音樂

孕育出當代許多台灣獨立音樂的公館「海邊的卡夫卡」Live House,因面臨都更計畫,宣布即將於明年1月熄燈畫下句點,消息一出,許多音樂人、樂迷皆備感不捨。對此,即將問世的「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試圖在海邊的卡夫卡熄燈之前留下最後回憶,音樂人1976阿凱、Hush、昆蟲白也紛紛表示對此計劃的想法。

TNL+ 2022/09/19 | Ricardo

2022金音獎入圍分析:有種「金曲獎撿剩的」濃濃遺珠感,近年的金音獎其實有點失格

金音獎縱使試圖找出與金曲獎區分的定位及試圖轉型,然而挖掘出那些被遺忘的、可能未被聆聽到的作品及創作人,應當才是金音獎本於初衷的獨立精神及核心價值。

2022/09/15 | 王祖鵬

2022金音獎入圍名單:珂拉琪獲頒「評審團獎」,評審團主席許哲珮透露評選內幕

今年金音獎共計3725件作品參賽,創下歷年最高件數。而本屆經評審團評選後,共計有111件作品入圍,將角逐21個獎項。至於評審團主席許哲珮則表示:「很榮幸擔任今年金音獎主席,預先恭喜所有入圍者,感謝所有在疫情之下,還用心創作並和大家分享音樂的音樂人。」

2022/06/10 | 市場快訊

嘻哈新星談若隱若現的愛戀,桃子A1J新歌用自然聲響「Got Your Mind」

音樂實境行腳節目【WINDIE收OUT!】邀請到台越混血嘻哈新星桃子A1J和主持人孫女前往全台最美林道「內洞林道」收集森林裡的特色聲響。甫入圍第33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吳金黛,也以聲響採集達人身分參與本集節目。桃子A1J為此次體驗譜寫新曲〈Got You on My Mind〉,從鳥的視角出發,道盡暗戀者內心起伏不定的波動。

2022/04/21 | 關鍵特務

人如其名的「最後大浪」,奔騰澎湃但終將平靜無波

從作品到成團,從練團到演出,最後大浪的三個人都是以老莊思想的「無為」姿態。意即聲音原本就存在,音樂人只是將之凝聚然後具現化出來變成歌曲。最後大浪創作態度就像輕鬆玩遊戲,作品皆以船為名,找到三個人都「有感覺」的船種。

2022/04/21 | 關鍵特務

鄭宇辰的音樂副本,EmptyORio擴大編制繼續解鎖任務

EmptyORio兩張專輯的概念完整,編曲有很強的感染力,讓人很難相信這個團是鄭宇辰於滅火器行程告一段落後,覺得自己應該維持在一個馬不停蹄的工作節奏中所發展出來的音樂副本。

2022/04/20 | 關鍵特務

「武鬥派」創作歌手吳蓓雅,用音樂尋找屬於自己的成功

既衝動又務實,這樣的矛盾是吳蓓雅迷人的特質,她認為音樂路上每個決定都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更像是在累積之後,天時地利人和所激盪出的火花。

2022/04/18 | 關鍵特務

南臺灣的樂團孩子王,用音樂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平易近人的談笑風生,看似無欲無求的孩子王,不被看見的是他們作為樂團,對創作及舞台表演有著嚴謹的自我要求。

2022/04/15 | 關鍵特務

十年的鑽研與顯化,大象體操用「實驗」體現數字搖滾精神

數字搖滾是以奇數節拍為骨幹,樂團中各樂器各自造化,但變化多端的各個音軌卻必須精準對拍。來自高雄的「大象體操」卻能把「數字搖滾」這種音樂類型表達的淋漓盡致。

2021/12/22 | 方格子vocus

【音樂】「一起聽團吧!」 我看台灣的獨立音樂

台灣的獨立音樂圈或許起步較晚,但這也是它的迷人之處,這個小小的圈子所仰賴的是創作者間的互相扶持、樂迷間的彼此幫助,以及粉絲與樂團之間緊密的連結。

2021/12/05 | every little d

【專訪】露波合唱團:「關於未來的一切都令人頭痛」,他們做出了這樣的聲音

然而頭痛也通常分成兩種——一種是精神上、另一種是生理上的。如果說音樂是團圓們在精神上的解藥,若真的遇上了頭痛,自己又會有什麼樣的應對方式?

2021/09/10 | TNL特稿

【音樂】疫情下的實體音樂節該如何自救?「貴人商務艙」的跨國音樂圈線上交流

我們相信即使觸碰不到彼此,音樂是我們還能持續保持交流的方式,也是對抗疫情的一帖解藥。「知道熱愛分享和體驗的精神沒有消失,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Anika在他旅台的遊記結尾這麼寫道。

2021/04/30 | 辣台妹聊性別

女同志文化中的獨立音樂(上):女巫店的創立,具有性別包容性的展演空間

相對於風格較為陽剛硬蕊的地下社會,女巫店的長期以來不插電(unplugged)的音樂演出風格,加上對於女性與陰柔氣質友善包容的獨立音樂環境,恰到好處的象徵了當時社會運動、婦女運動與同志運動共生與協商的情境。

2021/04/06 | Masa Chang張君

五位越南獨立音樂人物:他們傳唱著生活中的大小事,有音樂人二代也有嘻哈歌手

說到甜樂團的重要作品,2016年這首〈什麼也不做(Không làm gì)〉是首發成名曲,歌詞不只生活化,也十足體現了越南慵懶的生活氛圍。初生之犢不畏虎,隔年,甜樂團找上了黑仔共同創作了〈一起遊蕩(Cho tôi lang thang)〉,作為越南獨立音樂的兩大棟樑共同合作,自然又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