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獨裁者

獨裁者(英語:Dictator)指在獨裁或專制的政權下,擁有國家最高絕對權力的最高領導人,也有部分人士是透過民主制度成為領導人或由國家元首任命執政後才實行獨裁統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0 | 方格子vocus

翻譯蒟蒻:從拜習會後的美中官方聲明,讀懂雙方的弦外之音

以習近平好面子的程度,這種需要求別人給自己什麼,而且別人對自己沒有讓步意願,只有自己讓步的處境,他通常不親自出面。之所以在此定調習近平是急於求和,而非出門賞花,除了拜登當天毫不客氣的獨裁者回應,中共本身行為比官方聲明更清晰。

TNL+ 2023/11/16 | 余杰

屠夫阿薩德成為座上賓,習近平要用這條「惡犬」來威脅西方

窮途末路的阿薩德似乎比躊躇滿志的金正恩更聽話。 金正恩在關鍵時刻拋開中國,直接與美國展開雙邊會談;而阿薩德在失去俄國這一大靠山之後,樂於讓中國來充當其更大的靠山。

2023/10/26 | 精選書摘

《蒙格之道》:那些濫發貨幣的拉美國家下場如何?它們迎來了獨裁者

影響股神至深巴菲特的蒙格,每年只在自己擔任董事長的每日期刊股東會上暢所欲言,從當今經濟趨勢,到投資、閱讀、工作、人生、哲學無所不談,在與股東的對話中,每每展現出縱橫市場半世紀以來的無窮智慧。本書收錄2014至2022年蒙格在每日期刊股東會上與股東的雋永問答,近距離窺看這位當代最優秀投資人的思維模式,了解蒙格的獨到見解如何成就不敗的投資紀錄。

2023/10/25 | 精選書摘

《戰爭為何發生》:在這場盛大的撲克賽局中,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就是獨裁者海珊的隱藏王牌

海珊最初著手獲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一個主要理由,那將有助於他在一個世代內,帶來中東最大的地緣戰略變遷。籃子裡的每個議題都將朝著他所偏好的方向前進,尤其是一旦有了核武。只要有了一枚核彈,伊拉克就將成為第一個阿拉伯超級強權。單是核武計畫的威脅性,就是一項寶貴的對美議價籌碼。

TNL+ 2023/10/09 | 余杰

蘇聯解體後,為何俄羅斯民主轉型失敗,東歐卻如此成功?

身上充滿殺伐之氣的普亭能獲得較高的民意支持,說明俄國民眾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彼得大帝、史達林以及類似強勢人物腳下。即便沒有沙皇,也要炮製一個出來。俄國依然是「臣民社會」而非「公民社會」,普亭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普亭是「臣民社會」的產物。

TNL+ 2023/10/02 | 謝宇棻

厄利垂亞難民把家鄉的仇恨「進口」到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裡外不是人

當難民登上以色列新聞時,往往不是什麼好事。歷年來,以色列的厄利垂亞人,曾因圍毆事件、強暴、謀殺等佔據以色列媒體版面;此外,支持與反對厄利垂亞政府的兩派人馬,也數度爆發衝突,兩邊互相叫囂、甚至上演全武行。本來就對難民沒好感的居民,現在看到厄利垂亞人,索性把家鄉的仇恨「進口」到以色列,在這裡幹起架,還得出動以色列警察,自然更覺得不滿。

2023/09/24 | 德國之聲

阿薩德時隔19年再次訪問中國,習近平為何現在拉攏敘利亞?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9月21日抵達杭州。他將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並於2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是他自2004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被認為是其政權殘酷鎮壓反對派十多年後重返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外長稱習近平「獨裁者」,北京召見德駐中大使;美駐日大使點名攻擊習近平,美媒:不尋常

德國政府昨日證實,外交部長貝爾伯克日前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獨裁者」後,北京當局召見了德國駐中國大使傅融(Patricia Flor)。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於例行記者會表示:「德方言論極其荒謬,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德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3/09/18 | 方格子vocus

兩岸關係學者「避談習近平」猶如佛地魔,無疑是對房間裡的大象視而不見

習近平近來的許多政策,影響兩岸關係極為深遠。兩岸關係學者們避談這些政策的優劣缺失,不願意去討論到習近平大權獨攬,可能終身執政的局面,無疑是故意對房間裡的大象視而不見。

TNL+ 2023/09/13 | 謝宇棻

用笑容粉飾阿薩德暴政,敘利亞第一夫人是「東方黛安娜」還是「地獄化妝師」?

在23年前成為敘利亞第一夫人的艾斯瑪,身材高挑纖細、會說4種語言、在社交場合長袖善舞,一度營造出「東方黛安娜」及「沙漠玫瑰」等正面人設;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卻成了西方媒體口中的「敘利亞的瑪麗・安東妮」、「地獄第一夫人」。儘管敘利亞各種官方社群帳號,仍持續展示艾斯瑪迷人的微笑及倩影,她與丈夫似乎成為西方世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2023/06/22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比川普還川普」的民粹領袖祖師爺:前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的四件事

義大利戰後任期最長的總理貝魯斯柯尼本週逝世,享壽86歲。總是爭議不斷的他,個人形象幾乎比政治遺產更搶眼,但過去30年來,他確實對義大利的文化和政治留下深遠影響。

TNL+ 2023/06/04 | 余杰

普亭與習近平重判異見人士,不再配合西方上演「人權秀」

近期,中國和俄羅斯不約而同地修改了法律,加大對叛國罪、間諜罪等罪行的懲罰,兩國政府經常用這些罪名懲罰反對派人士。普亭和習近平通過炮製多如牛毛的人權案件來維持其權力,但其權力如沙灘上修建的城堡已然搖搖欲墜。

2023/05/26 | 德國之聲

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迎來百歲生日,如何評價這位充滿爭議的外交奇才?

這位迄今仍樂於在國際議題上表達觀點的美國前國務卿同時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對他褒獎的人認為他是一個有談判天賦的精明的現實政治家。批評者則認為,他是以權力為中心的不擇手段的人,甚至是戰爭罪犯。

2023/05/24 | 《思想坦克》

歷經千年封建皇權調教,「儒家」已演化成最適應極權統治的理論

儒家能在封建歷史中存活茁壯,乃因經過千年磨合,已是最適應極權統治的最佳化(optimized)理論。希冀改革儒家思想以適應民主社會,與改良纏足以相容於女性主義同樣困難。陳獨秀以袁世凱和張勳復辟獨尊儒術,批判「孔教與帝制有不可離散之因緣」乃今世「文明進化之大阻力也」。

2023/02/09 | 精選書摘

《極權基因》:金氏政權幾十年來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永保處於美國緊迫威脅之下的「感覺」

本書作者凱蒂.史塔拉德(Katie Stallard)曾派駐俄羅斯和中國,也報導與北韓有關的衝突與政治議題。對於當前的「獨裁者」如何炮製歷史素材,他可說在第一線進行第一手觀察。而他在本書中提出的警訊,無疑也是對於民主國家的警示——這樣的警示並不限於來自獨裁國家的危害,也是民主國家應該警醒且自律的重點之一。

2022/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鐵腕統治43年再度贏得第6任期,赤道幾內亞總統恩格瑪打造出惡名昭彰的「非洲北韓」

在這只有一個合法反對黨的國家,恩格瑪大權在握。2016年,他以93.7%得票率連任,而在投票率98%的這次,官方結果稱他的得票率高達94.9%。一般認為,恩格瑪的兒子、副總統曼格將成為接班人。當被問到是否正在栽培曼格接班時,恩格瑪說:「赤道幾內亞不是君主制……但如果他有才能,我也沒辦法。」

TNL+ 2022/10/23 | TNL特稿

獨裁者希特拉畫作該燒不該燒?可議不可議?

英國國營電視頻道Channel 4為新節目買了希特拉(希特勒)一副畫作,讓觀眾決定畫作是否要由主持人銷毀。「每件作品都有其支持者,希特拉的作品也不例外,爭論的焦點在於這件藝術品的存亡是否應取決於其創作者—希特拉的道德品德。」

2022/10/17 | 《思想坦克》

從「平反墨索里尼」到右翼女總理梅洛尼,我們與法西斯主義的距離有多遠?

不同於過去的法西斯勢力,當前歐洲的極右翼並沒有將推翻自由民主體制視為己任,反而是訴求重新奪回對生活的掌握:他們的國家已經受制於布魯塞爾的歐盟菁英太久了。易言之,極右翼的訴求正是「挽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