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王德威

王德威 (1954年11月6日—),比較文學及文學評論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長江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7 | 精選書摘

王德威《可畏的想像力》:在誇張的聲色之下,閻連科真正要寫的是欲望的盲動,死亡的無所不在

閻連科的創作之所以可觀,來自他對自身所經歷的共和國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想像——和反省——的角度。傳統革命歷史敘事打造了一群群出生入死、不食人間煙火的工農兵英雄,閻連科卻要將他們請下神壇,重新體驗人生。

2022/12/01 | 精選書摘

駱以軍 X 宋明煒《白馬與黑駱駝》推薦序:中年維特的煩惱,資深徐志摩的懺情

王德威:駱以軍和宋明煒何其有幸,跨越種種距離,發現共鳴的可能。他們談詩寫詩,時有唱和,成為彼此最佳讀者。以軍贈明煒的組詩題名「但使願無違」,典出陶淵明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是朋友之間最大的寄託了。

2022/01/20 | 高澄天

【島嶼文學漫遊錄】如果思想與情感能夠展現台灣精神,需要在意作家書寫的是台文或中文嗎?

現在四十歲上下的青壯年族群,必定皆曾目睹在族群撕裂(誰才是「本省人」?)最嚴重的時期,以中文書寫的中生代作家皆曾被質疑「算不算台灣作家」。

2020/10/02 | 精選書摘

余華《第七天》推薦序:藉死人的眼光回看活人的世界,發現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輕

到了《第七天》,余華似乎有意重振他的先鋒意識,卻有了一種無可如何的無力感。以往不可捉摸的「無物之陣」現在以爆炸——爆料——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很反諷的,爆出的真相就算火花四射,卻似沒有擊中我們這個時代的要害。

2020/05/03 | 精選書摘

黎紫書《流俗地》導讀:當盲女遇見野豬,柳暗花明的一則寓言

《流俗地》不同於黎紫書以往作品之處在於,銘刻族群或個人創傷之餘,她願意想像救贖可能。與以往相比,她變得柔和了,也因此與張貴興、黃錦樹的路線有了區隔。

2018/09/20 | 精選書摘

《野豬渡河》導讀:失掉的好地獄,一段不堪回首的砂華史

《猴杯》創造高峰多年以後,張貴興新作《野豬渡河》的變與不變究竟何在?本文著眼於三個面向:「天地不仁」的敘事倫理;野豬、罌粟、面具交織的(反)寓言結構;華夷想像的憂鬱徵候。

2018/09/14 | 精選書摘

《野豬渡河》導讀:失掉的好地獄,一段不堪回首的砂華史

《猴杯》創造高峰多年以後,張貴興新作《野豬渡河》的變與不變究竟何在?本文著眼於三個面向:「天地不仁」的敘事倫理;野豬、罌粟、面具交織的(反)寓言結構;華夷想像的憂鬱徵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