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王毅

王毅(1953年10月—),北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及政治人物,副國級領導人,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經亞洲》:美中間諜戰方興未艾,舊金山「拜習會」恐難成局

CIA鎖定關於習近平的重要決策情報,包括台灣議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則加強揪出美國境內的中國間諜。與此同時,中國當局追捕涉嫌與CIA接觸的政府人員。北京也在世界各地發動資訊戰,著重於「統一戰線工作」,不僅雇用共產黨員,還雇用黨外知識分子和媒體來孤立敵人。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王毅見蘇利文,學者:關鍵字句對美充分表達不滿,雙方仍未見關係緩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表示,從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中美雙方高層交往與溝通幾乎沒中斷過,今年6月以後的高層溝通非常頻繁,但是溝通是一回事,溝通的結果要視中美在一系列關鍵問題上互相的態度與舉措。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金正恩結束訪俄行返北韓,獲贈步槍軍事無人機——這些禮物本身就違反聯合國制裁

外界預測普亭出席10月舉行的一帶一路論壇時與習近平會談的可能性最大。也有意見認為,金正恩可能也會參與這次論壇,或是在年底前訪中,若金正恩出席論壇,可能促成三方會談。為牽制中俄朝合作關係,美國可能嘗試改變與中國的衝突局勢,在俄方積極推進習普會同時,王毅與蘇利文的長時間對談也提高了外界對習近平於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上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雙邊會談的期待。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王毅會晤蘇利文逾12小時,台灣議題討論最久,後轉赴俄羅斯出席戰略安全磋商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頻頻穿梭美俄,繼與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會晤,昨天另赴俄羅斯出席戰略安全磋商;俄方先前表示王毅將與俄國外長會談,討論雙邊「最高級別」等接觸。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APEC舊金山峰會有望促成「拜習會」,中國學者:宣傳部門肯定也需要這場會談

隨中國外長王毅會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關於習近平是否會在11月的APEC舊金山峰會會晤美國總統拜登也引發熱議,一名中國學者認為這場會晤將具有穩定內政、作為宣傳素材等多重意義,習近平極有可能會參加。若如其所猜測,這將會是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去(2022)年G20峇里島峰會會晤後,睽違已久的一次交流機會。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APEC舊金山峰會有望促成「拜習會」,中國學者:宣傳部門肯定也需要這場會談

隨中國外長王毅會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關於習近平是否會在11月的APEC舊金山峰會會晤美國總統拜登也引發熱議,一名中國學者認為這場會晤將具有穩定內政、作為宣傳素材等多重意義,習近平極有可能會參加。若如其所猜測,這將會是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去(2022)年G20峇里島峰會會晤後,睽違已久的一次交流機會。

2023/09/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王毅將缺席聯合國大會,習近平11月訪美恐添變數

中國原先計劃派外交部長王毅出席聯合國年度政府領袖會議,然而有消息指出,北京將改派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而王毅的缺席也將引發一個問題,即這位最高層級中國外交官員何時才會前往美國,以便中美雙方敲定習近平11月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事宜。

2023/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從簽署到喊退出,中國胡蘿蔔與棒子軟硬兼施,「一帶一路」在義大利發生了什麼事?

自梅洛尼當選以來,其親美、親大西洋路線明顯,上任後便積極參與歐盟事務,試圖在地中海、印太地區與大西洋聯盟發揮影響力,提升國際地位。因此,續簽一帶一路與否,不僅受經濟、政治影響,與外交政策也有相當大的關係。然而,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仍然是北京的一大痛處,尤其對中國來說,面子很重要。如果義國不續簽將無異於傳遞出不信任中國全球倡議的訊息。

2023/08/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外交大臣訪中會晤王毅、韓正,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至關重要

英國外交部指出,柯維立與中方就香港議題進行「詳細討論」。柯維立強調,北京強加於香港的「國家安全法」傷害香港的自由與權利,因此也損及中國的國際聲譽。柯維立並向中方提及「黎智英案」。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外相訪中談香港新疆人權?北京:無權干涉

英國外交大臣祈湛明(James Cleverly)訪問中國,據指與中方會談時將提出有關香港、新疆、西藏等地人權問題。中國外交部回應,涉港、涉疆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

TNL+ 2023/08/30 | 余杰

日本和韓國,會加入中國版的「大東亞共榮圈」嗎?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會議沒有召開的必要——還不如將這筆錢省下來,籌辦「中國、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古巴國際合作論壇」,這才符合中國另一句古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2023/08/17 | 方格子vocus

中美菲三方較勁南海仁愛礁,中國外長王毅為什麼提議與東協國家合作?

中美菲的仁愛礁衝突,其本質便是菲律賓在中美間「過度選邊」的結果,東盟整體雖出於團結意識,不會對菲律賓大加譴責,卻也不可能為替菲律賓助陣,而令區域的大國平衡失序、並讓東盟分歧一發不可收拾。

2023/08/16 | 美國之音

中國外長王毅訪金邊會新首相洪馬內,未來是否偏離洪森的地緣政治路線仍是未知

沒人預計這些會在洪馬內的領導下改變。但有人相信45歲從西點軍校畢業的洪馬內會增加北京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的平衡。民主國家為柬埔寨內戰後的重建提供了大部分的資助。金邊皇家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林偉才(Chhay Lim)說,「民眾如此期待,是因為他們知道洪馬內因為他的教育背景十分理解西方的角度。」

2023/08/14 | 美國之音

南海爭端再起,中國外長王毅訪星馬柬能鞏固與東協關係嗎?

中國外長王毅於8月9日至13日,訪問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等東協成員國。分析認為,由於近期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政權爭端再起,回鍋擔任外長的王毅,為鞏固與東協的關係,而先訪問對中國較友好的星馬柬三國。

2023/08/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克蘭和平峰會:烏克蘭滿意峰會結果,北京推動加強對話為政治解決作貢獻

吉達峰會後,中國外交部披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7日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通電話時說,中俄兩國是「信得過、靠得住的好朋友、好夥伴」,並指中國對於俄烏戰爭會「秉持獨立公正立場」推動勸和促談。

2023/08/03 | 德國之聲

秦剛上任半年中國外交政策並未轉變,「非正常去職」影響會大嗎?

時評人鄧聿文指出,在對秦剛消失的討論中,人們更多關注的是他消失和被免外長的原因,內部是否出現了權力鬥爭,此事對習近平的影響等。對秦剛事件給中國外交可能帶來的衝擊,則探討的不多,然而,這個問題不能忽視。

2023/08/01 | BBC News 中文

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仕途大起大落,背後有何政治意涵?

「秦剛的大起大落凸顯出習『定於一尊』的權力」,美國巴克內爾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對《BBC中文》說,「秦剛是習近平的愛將,他的迅速提拔和突然消失,背後的關鍵人物都是習近平」。

2023/07/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外交部,看似「戰狼」其實弱勢

這篇文章指出,上述事跡讓秦剛去職一事增添了歐威爾式的色彩。這種抹掉一切的做法,讓人想起毛澤東時代,政敵會從照片上和官方文件中消失。而這也暗示,秦剛出乎意料地冒犯了中共領導層,而不是官方宣稱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