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玫瑰少年

玫瑰少年可以指以下事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6/25 | 精選書摘

《你這個娘炮》:在青少年時期,一個男孩可以因為「任何事情」被叫娘炮

川中的男孩恰恰就是這樣用娘娘腔這個字眼的。當同志,別人不見得會接受,但一個身為同志的男人,好歹可以做點別的事情,讓別人認可他夠陽剛。而娘炮,就這個詞的定義本身就不可能陽剛。

2020/04/07 | 范綱皓 Kanghao

淺談蔡依林抗疫歌曲風波:我們在「渺小」的台灣,等待「呸姊」勇敢選擇自由民主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蔡依林與陳奕迅日前合唱公益單曲《Fight as One》向全球醫護致敬,卻因MV畫面中有外國小孩舉著「感謝China」標語片段,引發爭議。時至今日,我仍相信蔡依林有著台灣風骨,且不會否認台灣社會給蔡依林的養分,但關於這件事情,我也覺得蔡依林的確責無旁貸。

2019/06/30 | 李律鋒

寫在金曲30之後:吶喊自由,祈願我們明年還能大聲歌唱

我們可能會從課本或書上讀到,自由與人權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是人生來即擁有的權利。但是我一直都不這麼想......而且你稍不注意,馬上又會被那些掌權者奪走了。

2017/10/29 | 張訓譯

汙名喚醒性別意識,從美國經驗看台灣性別教育

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傳達正確的知識與概念給學生,而不再是傳統的黨國教育。因此唯有性別平等,才能讓孩子在沒有歧視的教育環境中成長。

2017/10/26 | Nelly Wu

【一圖看懂】教孩子成為同性戀?關於「性別平等教育」的真正內涵

2017同志年度大遊行將議題聚焦在「性平教育」上,究竟性平教育之意涵的與課程內容為何、反同團體之論述是否為真?以下將透過圖文簡述性平教育之沿革、定義、以及相關議題。

2017/03/17 | 讀者投書

葉永鋕的日本之旅:關於1985年出生的玫瑰少年與娘娘腔大叔

和我一樣出生在1985年的葉永鋕,仍舊保持著十幾歲的笑容,現在在全日本「旅行」,大書店和各網路書店都可以找到他。看照片笑得那樣開,應該是很開心的吧。

2016/11/18 | 精選轉載

化作春泥更護花:我不認識生前的永鋕,卻因官司一起走過了七年

永鋕生前,我並不認識他,死後因為官司,我們一起走過七年;在我的認識裡,對上學有如驚弓之鳥的他,並不因此而失去對自己的信心。除去他是校園暴力的受害人,對音樂、美食、手作藝品有才情的他,在我心裡是個有創造性生活態度的實踐者。

2016/06/20 | 共誌

從兒童至成年:歷數電影中跨性別者們在人生各階段的不安

回到真實世界,跨性別者也不全然都如影片中所反映的那樣抑鬱與無奈,然而我們不能否認,雖然民智漸開,但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仍然強大。或許,觀看這些電影,試著體會跨性別者的處境,與他們共苦共難,然後反思自己既有的想法,會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