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
《西元一千年》:玻里尼西亞人探索整個太平洋,每一段旅程都超過4000公里
玻里尼西亞人為什麼決定要在西元一千年過後探索整個太平洋呢?可能的答案包括環境危機、技術驟然突破(或許是發明雙體舟),甚至聖嬰現象(El Niño),例如風勢變大而有利於航往更遙遠的島嶼。
2022/04/21 |
《叢林:關於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人類和老鼠確實影響島上森林,但這並非復活節島故事的全部
透過這本書,作者提醒所有21世紀的地球人,無論你我喜歡與否,都與這問題密不可分,必須對熱帶森林中發生過的事情負起責任,重新瞭解叢林與人類的密切性,並且必須採取哪些措施來拯救熱帶森林。《叢林》一書無疑對我們這時代敲響警鐘。
2022/03/29 |
《打造太平洋》:將海洋視為寬廣的快速道路,夏威夷從「孤島」搖身一變為交流中心
有別於強調帝國的公然作為,本書關注帝國管轄外的個人及地方事件,以微物見繁世的敘事,呈現太平洋之於世界的關係。書中各章皆以大洋航行的故事出發,檢視太平洋在發展上的各個面向與多種風貌。
2019/09/24 |
《庫克船長與太平洋》導讀:複雜與多元的科學探險史詩
從全球史的脈絡來看,庫克的科學探索並非純粹為了求知,還牽涉軍事、貿易以及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利益。庫克是探險英雄還是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的先鋒?這是至今各界仍爭論不休的問題。
2015/07/23 |
流浪狗太多怎麼辦?印度官員:出口到中國、台灣等「對狗肉有巨大需求」的國家
國際人道社會組織官員則指,絕育是控制流浪狗的唯一人道、科學的方法。像印度科學教育研究所這樣的科研機構,應該先把技術搞清楚再說。
2015/07/23 |
流浪狗太多怎麼辦?印度官員:出口到中國、台灣等「對狗肉有巨大需求」的國家
國際人道社會組織官員則指,絕育是控制流浪狗的唯一人道、科學的方法。像印度科學教育研究所這樣的科研機構,應該先把技術搞清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