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sanga(石),是對珊瑚蟲群體及其骨骼的通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基隆四接爭議,台電:東移方案3.0已避開潛堤區珊瑚,盡力保護生態

基隆四接公投提案引發討論,海委會要求台電提出迴避、補償或替代方案計畫。台電表示,現行3.0東移方案完全避開潛堤區珊瑚,「已經做到極致」,最大化保護海洋生態,將在4月底前補正操船模擬資料,不會另提新版本。

2022/12/18 | 精選書摘

《欸,好奇怪!但我喜歡》:阿德利企鵝下水捕魚前,先把同伴踢下去?

長頸鹿為什麼要去喝同類的尿?小科莫多巨蜥必須避免被自己的爸媽吃掉?阿德利企鵝下水捕魚前,為什麼要把同伴先踢下去?各種奇妙又有趣的動物冷知識,讓你腦洞大開又噗哧一笑。

2022/06/09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團珊瑚礁體檢12年結果公布:小琉球的珊瑚已過生態韌性臨界點,自然恢復的機會非常低

「就像高爾夫球掉進洞裡,要自己爬上來是不可能的。」小琉球珊瑚已經過了生態韌性恢復的臨界點,要自然恢復的機會非常低,必須透過人為協助,從遊憩人口的總量管制、禁漁、污染處理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2022/06/02 | 黃皓筠

環團發起「基隆護海公投」連署:台電四接「填海造陸」將活埋7.4萬株珊瑚,要求市府明確拒絕

台電規劃將基隆協和電廠燃油機組改建為天然氣機組,並以「填海造地」約18.6公頃的方式設置天然氣第四接收站(四接)。環團稱此舉恐破壞當地海洋生態、觀光以及漁業資源,並發起基隆首次地方公投。對此,台電回應歷次環評及各界給予的意見均有納入考量,將以環境友善、生態永續為根本目標。

2022/05/18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中研院七年田調解開珊瑚「同步產卵」謎團,關鍵在於日落到月昇這段黑暗期

對於珊瑚同步產卵現象,過去學者推測是受到溫度、潮汐、光線等因素影響,但觸發產卵的關鍵原因一直都沒有被確認。經過 40 年,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團隊努力下,終於揭開秘密。

2021/12/06 | 廣編企劃

來自日本純淨海域的「琉海美粉晶珊瑚」,為空間打造調節濕度的一面牆

伸達公司獨家代理的日本琉海美粉晶珊瑚塗料,兼具綠色環保機能,天然無甲醛、無異味、還能吸附及分解甲醛、防黴抗菌調節濕度。撐起家的設計靈魂,就從居家牆面開始。

2021/11/04 | 廣編企劃

企業永續學---琉海美粉晶珊瑚兼容功能與美學 伸達聯手藝術家李政勳展現珊瑚砂永續循環

珊瑚也能做塗料?環保、健康又具日式美感的新興塗料「琉海美粉晶珊瑚」不只是居家裝潢的好選擇,伸達建材更以此材料與藝術家李政勳合作,展現自然永續的創意美術創作。

2021/11/02 | TNL 編輯

被控「活埋7萬多株珊瑚」,民團憂基隆協和電廠四接案恐成下一個公投戰場

基隆的協和電廠是目前台灣唯一的燃油發電廠,4部燃油機組預計將在2024年完全除役,台電規劃原地改建2部燃氣機組,並將於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但遭到環團反對。

2021/01/29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回顧與前瞻——人工智能篇

今集《零距離科學》,將會帶大家「上天下海」參觀研發不同類型的動物機械人,探訪已在人類社會工作的人工智能機械人,及討論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方向,千萬不要錯過!

2020/01/28 | 顏孝真(VanessaYen)

摸到珊瑚沾沾自喜、撿到貝殼洋洋得意,我們離正確的海洋知識有多遙遠?

我們身為教練,本來就有傳遞正確海洋知識並以身作則的責任。若允許客人在沙灘撿貝殼,下次他們去其它地方潛水,就會認為在海中撿珊瑚有何不可,甚至是會獲得讚美鼓勵的行為。現在才一個人,一天一個沙灘一個人,全世界這麼多沙灘有一年下來就有幾百萬個貝殼消失。

2020/01/01 | Abby Huang

帛琉2020年起禁用「有害珊瑚礁」防曬乳,違者罰台幣3萬元

帛琉在2018年簽署了一項法律,限制銷售和使用含有10種不同化學物質的防曬乳和護膚產品,包括常見的二苯甲酮(oxybenzone)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這項法律在2020年正式生效。

2019/08/22 | 精選轉載

【插畫】你可以移民,但末日將近的藻礁卻不行

自然,它不說話,而過去的我們因為缺乏海洋永續觀念與保育知識,在不起眼的礁岩和眼前的利益與行事方便之間,默默地將前者犧牲了。

2019/04/13 | 精選書摘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埋藏在福爾摩沙「蓬萊島」的寶藏

在國島氏的漫畫中,明顯地點出諸如此類的尋寶夢。令人不禁猜疑,從後藤新平時代起,日本人之所以卯足全力地開發這塊「化外之地」,是基於他們在尋寶夢中所看見,這塊寶島上潛藏著巨大的未知與可能性,而激發出來的動力嗎?

2019/04/11 | 《科學月刊》

台灣海峽——海洋生物遷徙的中繼站

台灣是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島嶼,北迴歸線正好橫跨澎湖群島與台灣中部,而且台灣周邊豐富的洋流系統,使得台灣幸運的擁有從熱帶、亞熱帶、甚至是溫帶生物多樣性的聚集。

2019/04/10 | 《科學月刊》

台灣海峽,海洋生物遷徙的中繼站

台灣是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島嶼,北迴歸線正好橫跨澎湖群島與台灣中部,而且台灣周邊豐富的洋流系統,使得台灣幸運的擁有從熱帶、亞熱帶、甚至是溫帶生物多樣性的聚集。

2018/12/30 | 顏孝真(VanessaYen)

為何同一個潛點的珊瑚越來越少?我從遊客拍照打卡找到了答案

漸漸地明白為什麼,事出必有因,難怪潛水看不到,原來珊瑚都被拿去當擺飾、拍照道具以及帶到岸上了。只能經常對客人們說這些都是破壞海洋的行為,絕對不能做,喜歡就多潛水,我幫你跟珊瑚多拍幾張美麗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