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理大

理大是下列學校的簡稱:

香港理工大學,位於香港的大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反送中「理大圍城」125人裁定暴動罪,最高超過5年刑期

警方2019年11月18日在理工大學外圍拘捕213人,全部被控暴動罪,分拆成17起案件處理,首起暴動案於2022年4月開審。迄今有10起案件已經在法院完成審訊及判刑,其中141人被裁定暴動罪成,2人被裁定暴動罪不成立。

2023/01/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八大」至少6所去年投資有虧損,僅一間錄輕微盈利

去年全球投資環境波動,香港8所政府資助大學之中,至少有6所出現虧損,只有一所有輕微盈利。

2022/04/15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晚報:理大不再承認學生會,禁用理大名義且要遷走

理大學生會稱收到校方電郵,指因會方未簽署協議,根據《香港理工大學條例》正式勒令學生會停用理大字眼作組織名稱,以及在7月15日或之前遷出校園範圍。

2022/03/25 | Health Concept 健康概念

洗菜都不夠力?理大「康復八式」助新冠康復者恢復體能

研究發現,43%新冠康復者在染疫後6至12個月內仍受後遺症影響,症狀包括持續疲勞、下肢乏力等,團隊形容情况為「疲勞綜合症」。

2019/12/05 | 譚蕙芸

這是一個素人的時代

香港從來不是這樣,我們一直崇尚包裝、喜歡走精面(滑頭)、習慣見高拜見低踩。這個夏天,我們受夠了這些勢利的人、看不過眼既得利益者對人性和良知的踐蹈,忽然愛上了素人的踏實,好像基因突變。

2019/12/01 | TNL香港編輯

理大「自首」未成年人:每人能承擔風險不同,希望留守者不視離去者背棄

圍城中究竟是哪些人?他們如何逃生又為何失敗?記者近日訪問一位受困者,訴說她在圍城中的36小時。

2019/11/29 | 譚蕙芸

理大成功逃脫示威者︰感覺像用別人的十年來換回自己的十年

阿詩說,作為被困理大的人,她不覺得被離棄︰「好感動是,看到整條公路也是家長的車,很多在外面的人也不斷記掛着我們,覺得大家都想救我們,只是難過大家付了這麼高的代價,不值得呀。」

2019/11/27 | Alvin

全球3700位學者聯署譴責香港警暴,要求港大學校長表態拒警察進校園

全球3700名學者聯署譴責香港警察「針對大學校園學生採用不合比例及報復式暴力」,要求落實由法官針對警暴的獨立調查。

2019/11/27 | 譚蕙芸

留在理大當選區議員,梁柏堅︰「我們要關心生命,不是關心磚頭」

認識「表弟」梁柏堅一段時間,覺得他很多堅持,有些外人難明的執着,但這一次在理大,發揮了他的功用。異常的社會,需要奇人異士化解。

2019/11/26 | 德國家書

區選前,德國媒體對香港的風向觀察

雖然德媒的重視回升,但暫時仍未感到政界的風向有明顯改變。香港人若想爭取德國和歐盟支時,仍需繼續努力。

2019/11/25 | 譚蕙芸

理工大學內不只有麵包,還有生命

「這是一個悲傷的校園,像香港的縮影,一批有心人想做點甚麼,只能很被動去做,替有權力的人做了的事,去執手尾。」

2019/11/24 | 李修慧

理大圍城近尾聲,但人道災難才剛開始:部分示威者拒絕進食、失去說話能力

留守理大校園內的部份示威者「心理狀態極差」,壓力極大,以至於拒絕進食,甚至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失去溝通能力」。此外,有些留守示威者如今以乾糧充飢,甚至只敢吃社工送來的餐點。

2019/11/23 | 蕭家怡

生命麵包與微博

海底撈、微博就一定比生命麵包、Facebook 來得吸引?在香港警察的心目中可能如此,但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總有些人會覺得相比起物質享受,精神飽足更為重要。

2019/11/23 | 圖文不符

港警阻醫護人員救援違反《國際人道法》,但是否觸犯「戰爭罪」?

港警在理工大學斷絕醫療的做法,讓校園示威者受傷無法被救治,也讓醫護人員形同罪犯,被各界抨擊違反《國際人道法》。既然違反《國際人道法》,香港警察是否觸犯「戰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