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瑞士銀行

瑞銀集團(英語:UBS Group AG)是一家在瑞士成立的跨國投資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4/02 | TNL國際編譯

瑞銀前執行長安思杰回鍋處理瑞信併購案,瑞銀董事長:是時候把最佳人選找回來了

瑞信危機從2021年3月就開始醞釀,當時許多資本管理公司透過瑞信與多家美國投資銀行,獲取巨額貸款而進行高槓桿股票操作,最終導致重大虧損,也連帶影響瑞士信貸業績遭嚴重衝擊。

2023/03/3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66%瑞士人對「瑞信拯救行動」感到憤怒,是否會影響今秋聯邦選舉的政治平衡?

瑞士信貸被競爭對手瑞銀集團收購,這一金融界的「地震級操作」並沒有讓瑞士人信服。根據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的民意調查,大多數受訪者傾向由國家暫時接管瑞士第二大銀行的選項。這一「民意所向」意味著:社會民主黨可能因此在今年的聯邦大選中受益。

2023/03/29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瑞銀合併瑞信後躍升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機構,對瑞士來說是不是很危險?

曾經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被本國競爭對手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收購,在全世界引起了關注,這樣的結果令瑞士喜憂參半,一方面瑞信留在了瑞士手中,而另一方面,現在所有的風險也都落在了瑞士最後一家大銀行瑞銀的肩上,這令不少瑞士人捏著一把汗。

2023/03/27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瑞士財政部長承受全球極大壓力,強勢促成瑞銀收購瑞信

2008年,當瑞銀在金融危機中遭受巨大損失,瑞士政府選擇用納稅人的錢挽救瑞銀,而不是讓瑞銀被收購。對此瑞士社會的不滿直到今天仍未散盡,因此再來一次在政治上是無法想像的。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在週日晚宣布兩銀行合併時強調:「這是一套商業解決方案,而非緊急財政救援。」

2023/03/24 | BBC News 中文

瑞信危機背後的三個關鍵問題:與矽谷銀行、雷曼兄弟倒閉有何異同?

被四折賣掉的瑞信,今年167歲,與當年倒閉時158歲的雷曼相仿,而剛剛倒下的矽谷銀行還不到40歲,它們的命運有何異同?瑞信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境地?更重要的是,瑞信的餘波會怎樣影響全球?

2023/03/23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醜聞纏身的「不倒翁」倒下,從此瑞士信貸只存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瑞士信貸的歷史印證了瑞士金融中心自我形象的演變:最初是在藉著銀行保密法從資本外逃中獲利的低調銀行家,後來成為無懼風險的投資銀行家。

2023/03/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童子賢評矽谷銀行及瑞士信貸連環爆:用高利率打通膨如吃抗生素,SVB吃到「腎衰竭」

4月電價將調漲,平均漲幅11%。代工大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20)日重申多年來的論調,直言台灣電價太便宜。而對於美國矽谷銀行(SVB)及瑞士信貸連環爆,引發市場波動。代工大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天表示,高利率打通膨有點像在吃「抗生素」,SVB就像吃到「腎衰竭」。

2022/02/21 | TNL 編輯

「瑞士之謎」跨國調查:一旦贓錢存入瑞士的銀行帳戶,就可以自由去到任何地方

瑞士因為其對於銀行的保密法規,而受到全球資金的歡迎,雖然持有帳戶本身沒有錯,但銀行本身應該避免運用非法手段賺錢或參與犯罪的客戶。但在調查報告中,瑞士信貸卻被發現有許多不該出現的客戶。

2021/10/01 | 精選書摘

《瑞士幸福式》:對瑞士人而言金錢是個人隱私,甚至有老婆連自己丈夫的薪水都不知道

由於對金錢的隱私觀念,早期瑞士的銀行實施所謂的「保密制度」,有權利拒絕公開透露關於客戶的帳戶信息。而這樣的做法,無疑提供了國際間洗錢、逃稅的資金流進瑞士。

2015/09/21 | Kayue

瑞銀報告︰港台工時名列前茅 年假日數下游掙扎

在瑞士銀行最新的《價格與收入》報告中,香港的全年工作時數為71個城市之首,台北排行第8;而年假日數方面,香港卻只有第56位,台北更是倒數第5。相比於全球其他大城市,港台的勞動待遇實在稱不上優秀。

2015/09/21 | Kayue

瑞銀報告︰港台工時名列前茅 年假日數下游掙扎

在瑞士銀行最新的《價格與收入》報告中,香港的全年工作時數為71個城市之首,台北排行第8;而年假日數方面,香港卻只有第56位,台北更是倒數第5。相比於全球其他大城市,港台的勞動待遇實在稱不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