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在個人、組織或政府層面,為大自然和人類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5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快時尚」為廠商賺取更多利潤,但代價是每年10萬噸的廢棄衣物

快時尚服裝往往在低度開發國家中,惡劣的工作環境裡被生產出來。此外,快時尚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一方面,時裝產業對水資源的消耗佔全球第二;另一方面,全世界20%的工業廢水來源於該行業的紡織品加工和染色過程。此外,時裝產業直接導致了全球8%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全球海洋運輸和國際航班造成的排放量的總和。

2023/02/2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沒口之河》作者黃瀚嶢:永遠身處成為在地人的過程,是我不斷接近在地的動力

撰寫出版《沒口之河》後,黃瀚嶢在今年一月底前往知本觀看聯合年祭,那是兩年一度的大事,十個卑南族部落將共襄盛舉,今年特別辦在知本濕地,足見部落重視的態度。而這次年祭也是對於部落非常重要的縫合。知本光電案曾撕裂部落,贊成方與反對方各執立場,但黃瀚嶢從旁觀察,部落是擁有獨特自癒能力的。

2023/02/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巴西總統魯拉與拜登會,強調捍衛民主對抗氣候變化

巴西在這次華盛頓之行和北京之行之間,處於技術戰爭之中。拜登已經在一項產業政策上投入數千億美元,試圖將晶片生產從亞洲轉移到美國和其他國家,其中一個國家可能是巴西。不過,巴西同時被中國視為獲得基礎設施投資的戰略夥伴,這將增加中國在美洲的影響力。

TNL+ 2022/12/26 | 蝸牛會飛

印度選用殖民時期的「荒地」開發綠電,就跟台灣光電業者開發「農地」一樣荒唐

這些衝突的根本原因都是土地的問題,一塊土地不僅僅是孕育人類,還包含了其他生物,因此衍伸出的議題就會相當複雜且多元。這些議題就像是一個已運作完善的系統,而「再生能源」就像個外來戶,要進入到原先已建立好的系統之中,勢必會排擠其它議題的存在空間。

TNL+ 2022/10/12 | TNL國際編譯

美國「胖熊週」比賽被質疑灌票,卡特邁國家公園:任何儲備足夠脂肪冬眠的棕熊都是贏家!

雖然活動過程中發生灌票的小插曲,但辦理該比賽的初衷,是希望能有機會提高社會大眾對自然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育的覺知及知識。「這些棕熊並沒有從參加或贏得胖熊週冠軍中,獲得任何實質上的獎勵,無論贏得多少選票,這些胖熊們都是贏家!」

2022/08/17 | TNL 編輯

每天吃泡麵的不要來!紐西蘭旅遊部長拒絕「窮遊」背包客,還有哪些國家特別歡迎高端旅客?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Otago University)旅遊學教授指出,花大錢的人往往對環境破壞最大的一群,他們經常重複高碳排的旅行、停留的時間短......他們不是特別有益,尤其是對紐西蘭偏遠旅遊景點。

2022/08/06 | 黃皓筠

【圖輯】巴基斯坦政府、民間抗暖化總動員,到2023年要種滿100億棵樹!

巴基斯坦大城喀拉蚩因快速發展,道路和建築如雨後春筍般的建造,留給樹木與公園的空間也越來越少。對此,政府祭出植林計畫,希望能在2023年時種滿100億棵樹。然而,植林並非簡單學問,除須考慮巴基斯坦的氣候環境,更要投入大量資金與心力,成效並非明確可期。

TNL+ 2022/07/08 | TNL國際編譯

中國快時尚品牌SHEIN遭控設計抄襲,今面臨十多起訴訟

快時尚品牌SHEIN近幾年透過TikTok或其他社群媒體上網紅開箱及試穿影片,不僅提高曝光度,也成為青少年選購服飾的第一首選。然而,該公司近日卻面臨超過10起訴訟,除了高工時、職場環境惡劣為人詬病,服飾剽竊其他知名品牌設計等智慧財產案件更是曾出不窮。

2022/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蒙面怪客」獨自淨灘淨山10年,「阿諾」吳文志:用更純淨無我的心情,守護台灣這塊土地和海洋

被山友與漁民稱為「蒙面怪客」的吳文志獨自從事環保行動已滿10年。他說明蒙面是因為想要用更純淨無我的心情,守護台灣這塊土地和海洋,「即便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但我們卻共同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吳文志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影響更多人守護這塊土地。

2022/06/10 | 黃皓筠

全球獨有減排方法:紐西蘭推動對牛羊打嗝課稅,減少甲烷打造永續農業

為應對牛、羊打嗝製造過多甲烷,紐西蘭本週祭出一項新計畫,決定要對農業碳排放進行課稅。紐西蘭氣候變遷部長表示,為了減少甲烷被排放到大氣中的數量,擁有一個有效的農業碳排定價體系統,將對實現減排目標發揮關鍵作用。

2022/06/04 | 黃皓筠

俄烏戰火下的生態劫難:黑海沿岸發現數百具海豚屍體,科學家懷疑軍艦聲納是兇手

俄烏戰爭持續延燒的同時,近期黑海沿岸也被發現有數百具海豚屍體被衝上岸,科學家解釋軍艦與潛水艇的低頻聲納會直接干擾海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失去導航能力的海豚,便無法辨認獵物位置,暴露於挨餓的風險。

2022/05/13 | 廣編企劃

【影音】整理數十萬張空拍影像,就像一場馬拉松: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數位典藏」計畫

「透過影像為環境發聲」是齊柏林畢生在做的事,也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要接力做下去的事。打造一座把台灣存起來的影像資料庫,讓齊柏林留下的影像資產得以傳承世代,「數位典藏」計畫需要你我一同支持響應。

2022/04/22 | TNL Research

4/22地球環境日,檢視台灣網民最在乎的環境消費二三事!

在台灣疫情升溫、進入又一波感染高峰的情況下,我們也迎來4/22世界地球日在今(2022)年邁入全球第53個年頭。

2022/02/23 | COMMEET 雲端費用管理系統

ESG成時代新顯學:從綠藤生機、玉山銀行看企業如何發展永續策略

ESG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評估指標,會因為各企業身處的產業和營利方式而有所不同,沒有一套普世通用的ESG標準。若企業想要落實永續策略,就要對你的企業足夠了解,並且知曉自身優勢,以此著手規劃ESG才不會因為配合ESG而讓企業水土不服。

2022/02/11 | 曾凡芸

3年內數量銳減超過2萬隻,澳洲政府將無尾熊列「瀕危物種」

澳洲無尾熊基金會在2021年指出,澳洲在過去3年失去大約30%的無尾熊,估計數量已經由2018年的8萬隻下降至5萬8000隻。其中,減少最多無尾熊的地方是新南威爾士州,數量下跌了41%。

2022/02/09 | TNL Research

佳能國際拚「蔬」贏 從小處著手,轉動健康永續

永續發展目標乍看是件大工程,但其實從企業營運的小處著手,就能發揮滾雪球的效益。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3)「健康與福祉」為例,看似沒有政策推動或龐大醫療資源就無從著手。佳能國際從「員工的健康飲食」出發,進而帶動食農教育、永續教育,讓企業永續轉型,從員工開始落實!

2022/02/06 | TNL 編輯

法國大西洋沿岸滿布3000平方公尺死亡藍鱈,環保組織指拖網漁船棄置10萬條兼補魚貨

歐盟環境、海洋及漁業專員辛克維丘斯(Virginijus Sinkevičius)表示這件事是「比斯開灣的不幸事件」,他也指出,歐盟委員會將「立刻採取行動」,同時也正向漁區的政府當局以及馬吉瑞斯號的假定船旗國進行調查,以取得這件事的詳細訊息與證據。

2022/01/26 | TNL Research

「碳」問台灣民眾對碳足跡與碳定價的認知:性別是關鍵因素

隨著能源轉型漸漸受到重視,我們需要了解民眾對於「碳」議題的認知及對於環境現況的關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