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8 |
甲殼動物能將塑膠微粒消化成「奈米級塑膠微粒」,對海洋生態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甲殼類動物Gammarus duebeni(Lillj.)能將塑膠微粒,消化成奈米級塑膠微粒(nanoplastics)。研究也進一步提出這類生物消化塑膠微粒,將會是奈米級塑膠微粒產生的途徑之一。
根據發表於國際期刊《環境研究》的最新研究,在魚類體內發現的PFAS中位數為每公斤9500奈克。檢測出的PFAS當中,將近3/4為全氟辛烷磺酸(PFOS),這是多達數千種PFAS當中最常見也最危險的一種。根據學者計算,只要吃下一隻淡水魚,就相當於喝下PFOS含量為48ppt(兆分比)的飲用水長達一個月。
專家今天表示,今(2022)年全球大約160億支手機中,預計將有超過50億支被丟棄或束之高閣,他們呼籲更積極回收這些舊手機內所含危險材料。《法新社》報導,廢棄電子電機設備研究聯盟發現,將不再使用的手機平整堆疊起來,高度可達5萬公里,超過國際太空站(ISS)與地表距離的100倍。
被山友與漁民稱為「蒙面怪客」的吳文志獨自從事環保行動已滿10年。他說明蒙面是因為想要用更純淨無我的心情,守護台灣這塊土地和海洋,「即便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但我們卻共同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吳文志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影響更多人守護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