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

環境影響評估簡稱環評(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一項對工程項目等所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的評估制度,旨在減少項目開發導致的污染、維護人類健康與生態平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7 | 李秉芳

20年來礦業治理最大改革,《礦業法》歷經6年修法終於三讀通過

經濟部礦務局初步盤點,全台有39個礦場須補辦環評;在原住民地區有78個礦業權,修法期間經濟部持續宣導業者與原住民舉辦諮商同意,目前已有16個礦業權完成,49個礦業權已啟動相關程序。

2023/05/27 | 李秉芳

20年來礦業治理最大改革,《礦業法》歷經6年修法終於三讀通過

經濟部礦務局初步盤點,全台有39個礦場須補辦環評;在原住民地區有78個礦業權,修法期間經濟部持續宣導業者與原住民舉辦諮商同意,目前已有16個礦業權完成,49個礦業權已啟動相關程序。

2023/05/10 | TNL特稿

邁向2050淨零論壇(三):光電開發爆衝突,專區、環評、共生,如何找出路?

台灣為達成淨零目標,加速發展綠電,但因土地使用競合,導致光電案場常引發爭議。專家呼籲透過各級國土計畫引導劃設專區及政策環評、一定面積以上案場需個案環評及國土使用許可、與農地共融機制等建議,希望調和不同利害關係人,同時達成綠能設置的目標。

2023/04/14 | 李秉芳

《礦業法》重啟黨團協商,經濟部提新「總量高度」把關機制,立委們盼明確入法

今天經濟部礦務局提出了新的環境把關辦法,也就是在礦業用地核定時,就加入總量、高度的管制,一旦業者超過就得停工,有不少立委都對此表達肯定;不過由於相關的內容大部分都被放在「立法說明」而非條文本身,也讓立委們呼籲應該要直接入法「比較有安全感」。

2023/04/02 | 讀者投書

環評不該成為監督開發的許願池,要求包攬所有社會經濟影響評估

「環評」是自1990年代為達到環境保護目的而設的法,主要評估該開發案的潛在環境影響,並給予減緩措施。但近年卻在離岸風電、光電發展引起許多爭議,有些環委期待能把關設置光電板的飛航安全,或「鯨豚觀察趟次」變成菜市場喊價,環評至此已然失去本於科學證據的監督之意。

2022/12/15 | 李秉芳

《礦業法》過初審,爭議條文未有共識仍保留送出委員會,立委無奈:難道要讓亞泥和徐旭東繼續爽?

立委表示,如果《礦業法》修法繼續卡關,不出委員會,就會讓「亞泥和徐旭東繼續爽」,所以經濟部現在就是要立委們做選擇,「是要讓亞泥繼續爽,還是向行政院版本妥協?」

2022/12/14 | 李秉芳

《礦業法》逐條審查進入爭議深水區,林淑芬不滿:是不是又要保留送院會,多數輾壓表決?

林淑芬認為,探礦權4年為限,業者可申請展延一次,但是若行政機關遲遲不准駁,這段中間等待准駁、沒有任何行政裁量的期間,業者還是可以持續探礦,這導致不准駁可能對業者更有利,因為這樣就擁有「4+N+2」年的探礦權,N可能是無限大。

2022/12/01 | 李秉芳

《礦業法》重啟審查:刪除「霸王條款」,但部落「諮商同意有效期」、「礦權展限重做環評」仍無共識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直言,開採中的礦場需要被監督,否則前面設多少條件才能取得許可,但開採後就算違反承諾也不會受罰,等於都是假的,「如果只是把霸王條款改掉那麼簡單,2018年就可以過了!」

2022/08/11 | TNL 編輯

核二除役環評案過關:台電將試辦養蜂做輻射監測,環團呼籲儘早興建乾式貯存設施

核二廠2部機組運轉執照分別於去年及明年屆期,環保署環評大會昨日審查通過核二廠除役計畫,為台電為期25年的除役工作拉開序幕。然而,高階核廢料放置點與最終處置場法規等困境仍無解套,環團呼籲台電與政府及早解決,幫助當地居民擺脫核電與核廢料陰影。

2022/08/09 | 梁景鴻

環諮會未就粉嶺高球場建公屋達共識,林超英倡建香港「中央公園」

行政長官李家超參與特首選舉時,曾承諾加速增加房屋供應。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增加香港房屋供應是首要目標。不過,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公屋發展計劃卻遇到阻力。

2022/07/21 | TNL 編輯

(更新)坤輿掩埋場試運轉爆流血衝突,遭高院判「未環評停止開發」,苗栗縣府中止許可

陳清鑫強調,有鑑於過去苗栗縣政府護航坤輿公司的歷史,在苗栗縣政府尚未正式發文撤銷坤輿試運轉計畫前,自救會仍會在現場堅守到9月13日,坤輿設置許可失效的那一天。

2022/04/22 | 環境資訊中心

立法院會期5月底結束在即,環團呼籲「說好的礦業法」加速修法

雖然經濟部草案已回應民間多數修法訴求,但由於《礦業法》中仍有「採礦權申請中即視為存續」的規定,即使是在展限遭判無效、未經準駁的階段,業者仍可繼續開挖,此問題在經濟部版草案中同樣未被解決。

2022/04/13 | TNL 編輯

三接工作船2年前擱淺傷觀塘藻礁,中油改善對策通過環評審核

2020年中油工作船東坪8號,斷纜流錨卡上了大潭藻礁,因未向外界告知即派出拖船將擱淺船隻拖離,造成該區藻礁受損面積0.58公頃。今(13)日中油承諾加強硬體等保育措施,環評大會通過。

2022/03/20 | 環境資訊中心

彰濱工業區新建第三座焚化爐環評過關,承諾增加硫氧化物「空污抵換量」

針對環保署空保處質疑,硫氧化物的抵換量太低,而且空污抵換率的計算方式不清楚,環保署長張子敬建議,可先確定每年空氣污染物的抵換量後,開發單位每年向彰化縣環保局報告空污抵換的執行成果,並提出下一年度的執行計畫,進行滾動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