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0/02/14 | 《科學月刊》

享受濃醇香氣又不須擔心咖啡因過量:「低因咖啡」是怎麼做出來的?

常見去除咖啡因的方式都是使用「萃取法」,一般會先將生咖啡豆萃取去除咖啡因後,再進行乾燥、烘焙。

2020/02/07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你吃對食物了嗎:憂鬱症、專注力不集中,和飲食也有關係?

大部分的健康狀況都受到多種因子影響,不能依賴只吃特定食物,就希望足夠維持健康。也可能因為各種營養素都缺一點點,進而導致憂鬱症。

2020/01/31 | NOW健康

自製優格比較健康?用錯菌種來源可能導致腸胃道疾病

如果將舊優格當作菌種,放入牛奶中做成新優格,恐怕讓自己陷入健康危機,一不小心就導致腸胃道疾病。

2020/01/24 | 好食課

認識食品添加物:是有必要,還是符合消費者喜好?

食品添加物是維持食品品質,讓食品更色、香、味俱全的物質,可以分為天然和人工製造兩大來源。主要功用包括防腐、品質改良,和利用香料、色素提升食品味道和外觀等,種類非常多元。

2020/01/17 | SuperFIT團隊

營養師解析「奇蹟飲食」:用這種方法減重有什麼風險?

奇蹟飲食(GM Diet)透過特殊的飲食法,號稱在短時間內可以有效達到減肥效果。今天營養師會針對它的飲食去做解析,討論到底會不會瘦,跟到底瘦下來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2020/01/10 | 林慶順教授

「專家建議不用減少紅肉及加工肉攝取」,這報導的可信度有多少?

同樣一塊肉,我吃了之後睡個懶覺,就轉化成肥油;您吃了之後去舉重,就轉化成肌肉。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沒有任何單一的食物是會讓人健康。

2020/01/03 | 林慶順教授

用「塑膠袋」或「保鮮膜」包裹食物冷凍,這樣吃起來安全嗎?

我的看法是,塑膠袋裝冷凍食物是否安全,無法一概而論。但是保鮮膜包裹冷凍食物,則有較肯定的危險性。

2019/12/27 | 食力foodNEXT

切片、粉壓大不同:為什麼洋芋片會有各種形狀?

為什麼洋芋片會有不同的形狀?有每片外觀形狀不同的洋芋片,也有大小一致的洋芋片,這兩者有什麼差別?

2019/12/20 | 林慶順教授

舉世聞名的「法國悖論」:法國人飽和脂肪吃得多,心臟病反而較少?

這個所謂的「French Paradox」(法國悖論),爭爭吵吵了30年,還是吵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毫無疑問的,它是飽和脂肪倡導者的最愛,總是被搬出來「證明」飽和脂肪對健康有益。

2019/12/13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基改食品如何逐漸衍生出「恐懼行銷」?

那麼明明在基因改造上推崇科學的媒體,作為多數人認識基改議題的管道,最終卻導致基改議題的恐懼行銷。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怎麼了?

2019/12/06 | 好食課

常喝咖啡會造成「利尿」和「脫水」的問題嗎?

喝咖啡和茶,真的會利尿而造成人體脫水嗎?這次的專欄,就是要來破解大家對咖啡脫水的錯覺。

2019/11/29 | 林慶順教授

高飽和脂肪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椰子油、苦茶油真的好處多多嗎?

「椰子油好處多」是近十幾年來才出現的說法。在這之前,椰子油在「先進國家」(尤其是美國),是眾所皆知的「不健康」食用油(由於其高飽和脂肪)。那,為什麼會有如此一個大轉變呢?

2019/11/22 | 食力foodNEXT

人造「肉」、花椰菜「米」、植物「奶」⋯⋯美國阿肯色州規定商品命名不得令人混淆

美國阿肯色州於7月開始執行,假如產品的肉並非來自動物,就不能使用「火雞」、「牛排」、「培根」等詞語。但這讓人造肉公司不服,決定控告。

2019/11/15 | 韋恩的食.農.生活

「椰子油起泡劑」好用又安全,但真的很天然嗎?

請大家不要將天然與安全畫上等號,事實上,天然的東西不盡然都是安全的,而不天然的東西有時反倒很安全。有了這樣健全的觀念,大家就不會輕易被「天然」二字所迷惑。

2019/11/08 | 好食課

嬰兒奶粉DHA含量越高越好?留得住營養才是關鍵

由於DHA非常容易氧化,所以極需要抗氧化營養素的協助,讓DHA能發揮作用。維生素E是非常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但維生素E又可分為天然與人工合成兩種,而RRR是維生素E唯一的天然形式。

2019/11/01 | 好食課

小心「急性鹽中毒」,嬰幼兒一天能攝取多少鈉?

短時間內接觸極巨量的鹽份,尿液來不及排出,會造成血液中鈉含量過高,進一步導致高血鈉症,這就是急性鹽中毒的現象。

2019/10/25 | Hello醫師

可微波塑膠餐盒主打「不含雙酚A」,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

塑膠餐盒之所以能微波,取決於所使用的塑膠材質,大多以耐熱度高且不添加塑化劑的聚丙烯(PP)材質為主。

2019/10/11 | 韋恩的食.農.生活

最愛的「蔬菜」是馬鈴薯、玉米和毛豆?這樣的營養觀念哪裡有問題?

日本一項調查題目是日本人最愛吃的蔬菜,調查結果1到5名分別為番茄、洋蔥、玉米、馬鈴薯、毛豆,但這當中其實有3者於營養分類上不屬於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