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03 | 方格子vocus

美國文化「有吵有糖吃」的深層意義:沉默可能帶來哪些負面後果?

本文介紹了美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面:在辯論中尋找最佳解決方案和用聲音爭取權益的重要性。通過真實案例,我們探討了沉默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並提供了一個五步驟的指南,幫助你有效地爭取自己的權益。不要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因為每次你選擇發聲,你都是在為自己打開一扇新的門,創建一段新的可能。

2023/08/17 | nippon.com 繁體字

美中對立與台海風險升高,中國的外資及富人階級爆「出走潮」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出現了外資撤離潮,以富人階級為中心紛紛避走海外。聽聽中國經濟研究權威專家、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柯隆氏,分析為何中國人要逃離中國?這又與台海危機有何關係?

2023/08/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倫敦紅磚巷去除「不受歡迎」中共標語塗鴉,中國留學生批丟臉:踩踏別人地盤

一名在英台灣留學生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當地中國留學生對於塗鴉中共宣傳文字的行為感到憤怒,有些人原先不知道,經過轉述後直言「很丟臉」,認為「在國內說說就好,在國外還要這樣,真讓人受不了」,感覺踩踏了人家的地盤。

2023/08/08 | 李秉芳

斯里蘭卡學生來台讀書被迫打黑工,二審仲介判刑1年,康寧大學校方仍判無罪

當初有69位斯里蘭卡的學生來台後,沒有去上學卻被送到食品工廠打工;仲介和校方高層都被檢察官起訴,不過目前僅有仲介被判6個月到1年不等,而擔任中介機構的雙軌協會則判罰10萬元。 全案可上訴。

2023/07/24 | TNL 編輯

日本鬧人力荒擴大招募外國勞工,放寬規定開放職校留學生找工作

日本智庫的一份報告指出,到了2040年,日本的勞動缺口可能達到1100萬人,並且除了東京都之外,所有道府縣都將面臨人手不足的危機。受到勞動力短缺的衝擊,日本已逐漸開放國門,接納外國勞工並放寬居留權資格,但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是日幣疲軟,使得外國人賺取日幣的動機大幅降低。

2023/07/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2萬3728名在台越生成留學生之冠,技職教育成吸引越南學生主因

越南自2022年3月中開放邊境結束鎖國防疫後,赴台留學人數就大幅成長,根據教育部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共有2萬3728名越生在台就讀,較2021年底的1萬8821人成長了26%,而這樣的成果,其中台灣技職教育是吸引東南亞留學生赴台的主因。

2023/05/27 | 精選影片

街訪東南亞人在台灣生活:為什麼去買鹽水雞,還被老闆問「妳為什麼那麼白?」

兩位在台灣工作的印尼女性分享,台灣人對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和來自西方國家的朋友還是有差別待遇,對此她們表示:「因為膚色對待他人而有不同標準,這是滿荒謬的。」其中一位也提到,某次夜市買鹽水雞,竟然還被老闆問「妳為什麼那麼白?」

2023/03/30 | Hang-TV越南夯台灣

在台越南留學後畢業生去哪了?填補台灣就業人力缺口,外國學生畢業後工作機會大

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Trinh Hai Dang先生表示,台灣工作步調比越南更快、工時也較長,也提醒學弟妹們,如果要在台灣工作就要把中文學好、唸書時就要準備履歷;在台達電工作的Le Manh Trung先生表示,台灣是科技、半導體產業的天堂,很喜歡在台灣的工作環境,另外若不在台灣工作也沒關係,越南也有許多台商,重要的是「在台灣學到什麼回越南做貢獻」。

2023/03/10 | 德國之聲

中國菁英就算在德留學,依舊逃不過「控制慾」旺盛的黨國威脅

對於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前來德國留學的學生而言,忠於政府是頭等大事。一份形同「緊箍咒」的限制性協議讓他們俯首聽命,而這種協議違反了德國通過基本法確保的學術自由原則。《德國之聲》與CORRECTIV的聯合調查研究揭示這一現象。

2023/02/02 | 歪脑|WHYNOT

小粉紅留學生遭美國FBI逮捕,「大快人心」之後問題遠沒有解決

比起過往的長期不作為,此次針對Wu Xiaolei的逮捕行動可謂恢復了支持民主自由人士對於民主國家法治的信心。但比起頻繁發生的針對民主人士的威脅,來自執法部門的行動還遠遠不足以完成「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言論自由」的目標。

2022/12/15 | 德國之聲

中國經濟正在迅速失去動力,資本外流可能是讓北京頭痛的下一個問題

新冠疫情及其後果在無形中給中國政府幫了一個忙——讓大量資金留在了國內。但隨著人們對中國全面重新開放的期望上升,有分析預測,資本外流可能是讓北京頭痛的下一個問題。

2022/12/15 | Abby Huang

「再貼海報我會砍掉你那該死的手」美國柏克萊音樂學院中國留學生,被控跟蹤、恐嚇異議人士遭FBI逮捕

今(2022)年10月,有人在波士頓柏克萊音樂學院校園內張貼聲援中國民主運動的海報,隨後被中國留學生吳曉雷透過微信、電子郵件和Instagram威脅,揚言「再貼海報,我會砍掉你那該死的手」,並稱「我已經投訴檢舉專線,公安會去找你的家人。」

2022/12/12 | nippon.com 繁體字

人文學科衰退以及疫情阻隔留學生,引發全球「知日派人才」培養危機

由於疫情下的入國限制措施,日本的大門已經對外國留學生關閉了兩年多,對美國等國家的研究人員的活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長期「放棄」培養知日派人才的大好機會,可能會對國外日本研究的未來產生負面影響。

2022/12/01 | 李芯

白紙運動數十學校響應,1萬2000名赴中留學生安全誰來顧?教育部長:海基會聯繫

教育部的台灣赴中留學學生統計數字只到107年,黃國書質疑,對於107年後的留學生人數,教育部是不是一無所知?潘文忠回應,這幾年對方對學位生的管制,導致互相聯繫的管道比較不順暢,「我們再怎麼有誠意,中國在官方的聯繫上都比較不暢通。」

2022/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拿大中國留學生聲援「白紙運動」,學者憂新疆化管控套用全國,習近平面臨堅持清零或放鬆兩難困境

多數學者對「白紙運動」的可持續性看法保守。中國政治學者陳道銀認為,「白紙運動」大多數人只針對防疫封控政策,要求自由民主和改革的比重不高。只要官方放鬆管控,參與抗爭的人數會大幅減少。陳道銀說,以河南富士康事件為例,雖然鬧得挺凶,但當宣布賠償人民幣1萬元給離職者後,抗爭馬上煙消雲散。

2022/11/21 | 德國之聲

美國國際學生數量回升,為何中國留學生銳減?

本週的一項權威報告顯示:2021 / 22學年,在美國留學的國際學生總數比上一學年明顯回升,同時中國留學生人數銳減。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美國官員表示,這並非簽證發放的原因,「中國學生的簽證申請程序,不比世界其他地方更難、更複雜」,「美國歡迎中國留學生」。

TNL+ 2022/11/07 | 李少民

中國賄賂全世界(上):培養外籍學生成為國家未來領導人,用錢輕鬆買到國際影響力

在幾乎所有的賄賂-腐敗案件中,政府官員通常是接受而不是支付賄賂的人。不過有一種模式,是一個國家的政府賄賂世界上其他國家,以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這樣的賄賂-腐敗關係是否存在?中國政府的努力,可能會對這個問題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