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當事人

當事人(英語:party, client)是指法律上可識別的單一實體或基本行政單位,可以是個人、團體或法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14 | 精選書摘

《律師袍下的世界》:律師可以拒絕當事人要求嗎?最常見被拒事項有哪些?

身為台灣律師界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忠實踐履律師倫理的學者,魏千峯在本書中一抒自己作為法律人對畢生志業的想法;在有限的篇幅內,提供大眾一個嶄新觀看法律世界的視角:如何認識、接近與使用律師?稱職的律師在盡力維護當事人權益過程中有哪些「有為」與「不為」?乃至於民刑事訴訟、談判、刑事辯護、憲法訴訟、集會遊行法……都全面地討論到了。

2019/07/31 | 創新法規沙盒

當智能合約遇上契約法律待克服議題

「一方就特定標的向另一方提出要約,另一方承諾,則雙方間契約成立生效。」這是大家了解的契約公式。談細一點:「當事人」把內心交易的意思向對方完整表達(「意思表示」),雙方並因此對交易內容(「標的」)達成共識,則契約成立生效。

2017/12/07 | 法操FOLLAW

刑事訴訟法上的「關係人」到底是什麼關係?

刑事訴訟法作為憲法保障人民各種基本權的一環,在制度設計上必須要保障人民不受司法機關隨意侵害。然而,我們若回去看法典便會發現,刑事訴訟法雖然明確、詳盡地規範了證人、被告等人的權利及義務,但是卻沒有任何關於「關係人」的權利義務規範。

2015/07/22 | 左岸沉思

一個真正的記者應該大聲的說:「我的工作是採訪,而不是上網」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如果媒體要透露的只是比分,閱聽人只要自己上網查詢就好,因為記者的資訊也只是查查網路資訊,再重新轉發出去而已,快,真的有任何意義嗎?

2015/01/21 | 羊正鈺

國稅局告知補稅3萬!柯母:不該以查稅為名 行鬥爭之實

張盛和強調擔任國稅局長10年半的時間,其中在阿扁執政時有8年、國民黨執政時有2年半,從來沒有政治考量,也不會當政治打手。

2014/08/08 | 法治時報

最高法院設有屠殺日?!

最高法院駁回上訴案的比例過高,導致當事人上訴權益受損,難有翻案的機會,律師界也因為接不到相關案件叫苦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