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疫苗

疫苗是一種生物製品,可提供對特定傳染病的有效獲得性免疫 。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潮健康

本土登革熱破8000例,未即時治療死亡率高達兩成,疾管署:出現六症狀應盡速就醫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

2023/09/14 | 精選轉載

COVID-19新變種出現,我們需要再補一針疫苗加強免疫嗎?美國CDC做出了決定

疫情其實還在持續,各式各樣的新變種病毒也一直推陳出新。問題來了,我們需要再去補一針疫苗,來加強免疫嗎?不打的話,疫情會不會再次席捲而來,重演三年前的慘狀?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FDA核准最新版COVID-19加強針:建議施打原因、疫苗版本差異重點一次看

拜登政府一直以來推動的是大多數美國人每年都接種COVID-19疫苗加強針,預計CDC今日會議後端出的指南也類似。有別於美國,歐洲通常只建議年長者或患有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染疫高風險族群接種加強針,英、法及德國都採這種做法。

2023/09/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OVID-19變異株BA.2.86現蹤更多國家,英國秋季疫苗施打計畫提早啟動

評估指出,目前的檢測和藥物似乎對BA.2.86仍然有效,雖然這支變異株可能更容易引起接種過疫苗的人、以前感染過COVID的人再受感染,但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BA.2.86會導致更多重症。

2023/07/25 | Abby Huang

剛探視完基隆爆炸案受傷士官,總統府下午證實:蔡英文確診COVID-19、目前症狀輕微

蔡英文總統於2021年8月率先接種國產高端疫苗,今年1月完成第3劑高端疫苗。總統府發言人今(25)日指出,總統目前症狀輕微,由醫療團隊妥善照顧中,經醫療團隊專業建議,總統取消今日下午公開行程。

2023/07/12 | uho優活健康網

俗稱「皮蛇」的帶狀泡疹嚴重恐大小便失禁,疫苗有兩種該怎麼挑?

帶狀疱疹要如何預防呢?目前市面上有2種帶狀疱疹疫苗,一種是上市較久的「伏帶疹」,為活性減毒疫苗;另一種則是近期新上市的「欣剋疹」,為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兩者可施打對象有所不同,病患該如何選擇呢?

2023/06/11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一篇瑞士的疫情報導,如何傳到希臘變成人人相信的假新聞?

這一切始於4月6日瑞士雜誌《世界一周》上一篇標題為〈官方確認:接種疫苗有風險〉的文章,過程生動展現了假消息如何在全球傳播,同時揭示了背後的操控力量。

2023/06/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家警告禽流感病毒快速變異,哺乳動物病例大增堪憂,農委會將推動蛋中雞場保險

韋比雖然強調,人類染上禽流感的風險仍然相當低;但H5N1病毒目前「並非停滯不變,而是正在變化」。「這的確使其加入一些基因特性、變得更像一種人類病毒的可能性增加,即便機率非常低。」韋比還指出,被發現感染H5N1病毒的哺乳動物數量大增,是「非常、非常令人擔憂的跡象」。

2023/05/28 | 德國之聲

模型預測:中國6月底迎第二波疫情高峰,單週新增感染將達6500萬人

中國的「五一」假期過後,許多人在社群網站上反映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就是「二陽」。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表示,中國國內今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將在6月底。新的疫情高峰有何特點,如何應對?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

2023/05/25 | 潮健康

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二次確診會更嚴重嗎?醫揭居家照護六大重點

即使一個人已經完全接種疫苗,也是可能發生COVID-19二度感染,但是接種疫苗的人被感染的嚴重疾病和住院的風險通常較低。如果你出現任何COVID-19的症狀,特別是如果你有感染史或是有較高的嚴重疾病風險,還是建議尋求醫療協助及進一步評估。

2023/05/12 | 傅瑞德

熟記「郭語錄」的老鴻海人都知道:世界上沒有「缺貨」的問題,只有「價格」的問題

最近,郭台銘購買BNT疫苗的事件又成為討論焦點,買疫苗究竟是不是和「口袋裡的錢不一樣」?有沒有真的買不到的東西?這讓我想到與他交手時的一句話:「這世界上有沒有缺貨的問題?」

2023/05/11 | 精選轉載

綠營曝光「關鍵郵件」想打臉郭卻搞到自爆,我們來一一揭穿蔡政府的謊言

民進黨聲稱買不到BNT從頭到尾都是中共阻擋,結果被自己揭露的信件打臉。BNT原廠2021年6月16日的回函清楚寫到,早就跟台灣政府洽談過,但最後卡在堅持須宣稱「『獨立』的台灣政府(INDEPENDENT Government of Taiwan)」所簽署,遭到上海復星拒絕而無疾而終。然而後續簽約成功所使用的名義,正是Republic of China (Taiwan),中華民國(台灣),那政府原本的要求是什麼呢?

2023/05/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辦指BNT合約抬頭釀疫苗採購破局,衛福部公開文件沒用「獨立」字眼,總統府促停止政治操作

針對郭台銘辦公室聲明指出民進黨堅持與BNT協議對外公告必須寫「獨立的台灣政府」,當時擔任疾管署長的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在記者會表示,簽署意向書名稱寫的是他的名字,他是代表中華民國,括號台灣政府,名稱很清楚。後續鴻海、台積電與慈濟3家民間捐贈者簽署採購合約也寫得很清楚,捐給台灣疾病管制署,也沒有獨立台灣字眼。

2023/05/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媒體披露郭台銘早知私人無法購買疫苗,郭辦反駁,衛福部將公開BNT採購契約抬頭

媒體日前報導,指稱郭台銘早知私人無法購買COVID-19疫苗,卻仍將買不到責任甩給政府。郭台銘辦公室對此昨晚發布聲明指出,民進黨堅持與BNT協議對外公告須寫「獨立的台灣政府」(Independent Government of Taiwan),由於代理商Fosun(中國上海復星製藥)無法接受,交易被迫取消。對此,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凌晨發布新聞稿澄清,上述言論並非事實。

2023/05/06 | 《思想坦克》

林應然:回顧與展望COVID-19疫情,更見證了全人醫學教育的必要性

大家都期待最好不要再有下一波的新興傳染病降禍人間,但病毒與細菌是整個世界的一部分,未來不再發生新興傳染病的機率幾乎是零,只希望下次的疫情來臨時,我們有更充分的準備,有一個更有經驗與效率的醫療體系,可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

2023/05/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腸病毒感染案例增:教育部呼籲「生病不上課」

腸病毒的停課措施,教育部表示,各縣市依據衛福部的「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的「教托育機構幼學童請假及停課建議」制訂停課及通報標準,學校要依據各縣市的規定辦理。

2023/05/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腸病毒單週就醫人次破萬,估下週進入流行期;安特羅生技研發71型疫苗7月底上市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66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6.0%,已接近流行閾值1.1萬人次,高於2017年以來同期。羅一鈞表示,預測下週起正式進入流行期,今年恐怕是多型別流行,過去也有過類似走向,可能增加重複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