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2/02/18 | TNL 編輯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惹爭議: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比為希特勒、指證管會發起毫無根據的調查

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執行長葛林布拉特(Jonathan Greenblatt)怒批馬斯克拿希特勒來打比方,「並不恰當且冒犯他人」。美國猶太委員會(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也表示,馬斯克「須立即道歉」,把杜魯道比為「謀殺數百萬人、實施種族滅絕的獨裁者,並非批評政策的適當之舉」。

2022/02/18 | 曾凡芸

加拿大「自由車隊」行動:警方拘捕2位「自由車隊」行動發起人,即將清場渥太華

渥太華警察局長貝爾(Steve Bell)呼籲:「我們即將展開清場行動…..對於參與非法抗爭的人們,如果想自行離開,請現在離場。」目前警方除了在政府大樓周圍設置障礙物,也發送傳單,警告示威人士,再不離場,將遭受嚴懲。另一方面昨日渥太華警方也拘捕數位「自由車隊」行動的抗議人士,包含發起人利奇(Tamara Lich)以及巴柏(Chris Barber)。《BBC》指出,兩人都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2022/02/15 | 曾凡芸

卡車司機反疫苗強制令抗爭:加拿大總理首度動用《緊急狀態法》,必要時可直接凍結示威者銀行帳戶

杜魯道援引的《緊急狀態法》中,聯邦政府可以禁止人民在特定地點集會,同時更允許官員徵用私人拖吊車。加拿大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指出,《緊急狀態法》將禁止民眾使用群眾募資網站,來進行非法活動。另外銀行也可以在沒有法院命令的情況下,凍結抗爭者的個人戶頭。

2022/02/14 | TNL 編輯

加拿大警方清場,美加邊境大橋恢復通行、法國警方逮捕近百人遏止癱瘓首都抗爭

加拿大警方首先於13日一早清場,許多參與行動的車輛一開始在警方的命令下,和平地離開現場。但隨著警方行動的消息傳開,許多活動參與者來到現場,使得群眾的勢力一度增長。

2022/02/11 | TNL 編輯

加拿大卡車堵住邊境大橋兩國政府憂心衝擊經濟,美、法出現示威者「有樣學樣」

在加拿大發起的這場示威活動,到目前為止對美國汽車製造業工人的影響很小,然而美國汽車製造業者仍憂心大使大橋堵住的情形若是持續,將會對原先脆弱的供應鏈而言,更難從COVID-19疫情的泥淖脫身。

2022/02/07 | TNL 編輯

加拿大數百名卡車司機堵路抗議疫苗強制令,渥太華市長宣布緊急狀態

渥太華市警察局長史洛利5日時以「圍城」形容該市目前經歷的一切,並表示「這是我生活這麼久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不同於過去在民主體制裡的經驗」。史洛利表示,警方沒有足夠的資源能夠一邊維持日常的業務,一邊充分且有效地處理眼前的情形。

2022/01/14 | TNL 編輯

美國最高法院駁回疫苗強制令:拜登表示失望,呼籲企業繼續執行

美國最高法院指出,疫苗強制令是「對大量員工生命以及健康的重大侵犯」,也認為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沒有權限執行疫苗強制令。但另一方面,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公衛學院任教的David Michaels則擔憂,儘管這個判決對大多數白領員工沒有影響,但可能會波及上百萬每天冒著生命危險、沒辦法保護自己的勞工。

2022/01/03 | TNL 編輯

美國防部長確診COVID-19,去年底曾與拜登開會,佛奇稱染疫率飆升「前所未見」

奧斯汀指出,他最後一次與拜登開會是在12月21日,離他出現症狀超過一週以上,他當天上午篩檢結果為陰性。至於五角大廈,他最後一次進辦公室為12月30日,當時僅與少數幾位下屬短暫碰面,整個過程雙方都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2021/12/10 | TNL 編輯

拜登強制百人以下企業員工施打疫苗,美國參議員提案推翻,拜登:要行使總統否決權

共和黨參議員認為,拜登的疫苗強制令逾越了聯邦政府的權力,因而提案反對。目前法案將進入民主黨佔多數的眾議院審議,而拜登也揚言,要對法案行使否決權。

2021/12/08 | TNL 編輯

比利時強制醫護接種疫苗「否則解雇」,引發4000人上街抗議、工會憂心人力短缺

比利時自2022年元月起將實施醫護強制接種疫苗,在3個月過渡期內若未接種疫苗將面臨失業,這項政策也引起大批護理師反彈,有護理師表示患者才應是政策焦點,跑去夜店喝酒染疫的是病人不是醫護人員,卻要醫護強制接種疫苗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