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 TNL 編輯 本土新增1萬5033例:5月1日「自主回報疫調機制」上路,視訊診療可進行線上掛號 由於遠距看診的需求增加,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中特別解釋了視訊診療的掛號與看診流程;而針對5月1日將上路的「自主回報疫調機制」,指揮中心也公布了填報步驟,並提醒民眾需填寫確實以避免拖慢行政流程。 視訊診療 遠距看診 More... 自主回報疫調機制 疫調 隔離 領藥 確診 疫情記者會 指揮中心記者會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2022/04/21 | TJ 【關鍵眼中盯】柯文哲「不清零、不公布足跡」是絕妙的政治押寶,但「完全執政」就得「完全負責」 柯文哲宣布「不再清零」讓台北市真正「與國際接軌」,確實台北市有盡速「與病毒共存」的必要,但這背後其實也包含柯文哲想和藍綠做出「市場區隔」的精算。但你說柯文哲是用台北人的生命,來賭自己的政治地位嗎?是也不是。 柯文哲 民眾黨 More... 台北市 清零 疫調 確診者足跡 不再清零 匡列 關鍵眼中盯 2022/04/20 | 《思想坦克》 非常時期應有非常作法:疫調退場、自篩上檔;輕病在宅、重症減災 台灣雖然發生許多感染,但無症狀及輕症患者幾乎佔了99.5%,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啟動輕症感染者居家照護的模式,未來一定會形成全國共識,而在此同時,視訊診療也應該納入政府在非常時期的考量。 防疫 清零 More... 疫苗 自篩 疫調 重症 與病毒共存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視訊診療 遠距醫療 2022/02/23 | TNL 編輯 本土+2:其中1例足跡兩週前與新北設計師重疊,指揮中心不排除其他染疫可能 23日疫情指揮中心總共公布2位本土新增病例,其中案20248是在去(2021)年底自中國返台,與設計師同場合吃飯後匡列確診,但CT值在兩個多禮拜後仍僅有23,指揮中心不排除其他染疫可能。 武漢肺炎 疫情 More... 疫情指揮中心 COVID-19 新冠肺炎 疫調 匡列 遠雄自貿園區 康復者 疫苗覆蓋率 2022/02/03 | TNL 編輯 本土今新增22例:高雄1確診者疫調不實致一家4口全染疫,衛生局將依法開罰、公布足跡 高雄市今(3)日本土確診病例爆發到15例,衛生局在疫調過程發現了一起個案為19081的確診者涉及疫調不實,將對她進行開罰。 確診 全家 More... 物流 大溪 日翊物流 桃園 高雄 高雄港 礁溪 長榮飯店 疫調 疫調不實 2022/01/27 | TNL 編輯 本土新增21例,BNT疫苗與輝瑞口服藥雙雙到貨,桃園兩條不明傳播鏈疫調有進展 經疫調發現加貝爾幼兒園學童一家5口染疫的事件中,學童的阿嬤曾到錢都用餐,加上昨公布的新增家人確診也有去吃錢都,讓原本看似不相關的兩條傳播鏈串起來,「算是好消息。」此外,疫苗與口服藥今日也雙雙到貨,指揮中心亦在記者會中公布「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 指揮中心記者會 默沙東 More... 輝瑞 疫苗 口服藥 疫調 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2021/07/16 | 潘柏翰 柯文哲脫口「同志團體也是問題」,恐怕加深同志社群與傳染病的污名連結 同志社群與運動正因為在HIV/AIDS發展的歷史中,感受到疾病的污名與性傾向間的不當連結,產生了無數令產生了無數的歧視性用語、不公對待,才會嚴正地對柯市長的發言提出批評。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柯文哲 家戶感染 同志團體 污名 文化敏感度 異性戀 HIV/AIDS 韓國 茶室群聚 疫調 接觸者追蹤 性別特調專欄 2021/07/05 | 李秉芳 柯文哲反駁「不疫調」質疑,北市7醫院「免費PCR篩檢」7日開放預約 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澄清,疾管署官網是公開「足跡」供民眾查閱,但是疫調資料則是上傳到中央的法定傳染病系統,讓指揮中心統籌運用,台北市府每一筆確診者的疫調資料都有確實上傳,絕無蓋牌。 普篩 台北市 More... PCR核酸檢測 PCR檢驗 聯合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免費 柯文哲 疫調 足跡 公開透明 廣篩 社區廣篩 2021/07/04 | TNL 編輯 斬斷傳播鏈,柯文哲宣布:7/5起中正區進行普篩、1.8萬市場攤商開打疫苗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以往媒體及名嘴政論節目說北市不疫調不匡列不隔離,他都想說算了,但昨連他最尊重的台大醫師施景中都被影響出來講話,他不得不慎重發聲明,說明為什麼不做PCR、不做疫調。 虎林專案 市場攤販 More... 疫苗 柯文哲 台北市 環南市場 北農 普篩 中正區 里長 黃珊珊 疫調 PCR 施景中 2021/06/18 | 莊貿捷 今日下午24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抵台,蔡英文願與郭台銘見面討論疫苗採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購買疫苗問題表示,總統蔡英文不排除和郭台銘見面,另外今日將再有一批24萬劑疫苗抵達台灣,針對國內疫情五點說明。 蔡英文 郭台銘 More...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 指揮中心 疫調 2021/06/06 | 潘柏翰 如何避免職場感染,絕對比批評「年輕人防疫鬆懈」更值得努力 如同指揮官陳時中常掛在嘴邊的「沒有人希望染疫」,疫情險峻的此時,年輕人如果能在家或是分流上班,不會有人想要冒險外出工作。終於走向「後疫情時代」的台灣,除了不斷向個人喊話落實防疫新生活與行為,企業組織也都該因應疫情所需,著手改造職場環境。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本土疫情 社區傳播 年輕人 陳時中 防疫鬆懈 流行病學 年齡結構 疫調 職場感染 分流上班 在家上班 後疫情時代 2021/05/20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台灣社交距離APP」的原理是什麼?會有資安風險嗎? 總的來說,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確能為防疫多加一道防線,不過避免人多與群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以及環境與重視個人衛生,才是落實防疫的不二法門。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COVID-19 資安 行蹤 疫調 台灣社交距離APP 藍牙 2021/05/17 | 精選轉載 疫情之外的無聲偵探:與人性和生物學證據賽跑的疫調人員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些疫情調查人員不是專任,不僅要管新冠肺炎疾病以外,只要是法定傳染病提到的,或是腸病毒、校園不明原因腹瀉的狀態通通都要管理與爭取時間調查,沒有所謂的下班時間。 疫情調查 疫調 More... 實驗室 法定傳染病 公衛護理師 足跡 疫調人員 傳染病 2021/05/15 | 李秉芳 指揮中心:降低解隔離標準把病房留給重症、篩檢量能足夠一天可檢1萬6000多件 張上淳表示,前幾天專家小組討論,過去台灣因確診個案少,因此一向以高標準執行,將確診個案通通放到負壓隔離病房,未來若確診病例大量增加,負壓隔離病房可能不夠用。現在會降低解除隔離標準,只要採檢2次、Ct值均大於34就能解除隔離,但他強調,這樣的標準仍比歐美標準高出許多,也幾乎沒有傳播的可能性。 疫情 防疫 More... 陳時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 萬華 群聚感染 確診 篩檢 疫調 快篩 病毒檢測 隔離病房 集中檢疫 集中檢疫所 Ct值 莊人祥 2021/01/25 | TNL 編輯 紐西蘭時隔2個月首現本土病例:女性疑在防疫旅館被傳染,她沒被責難還大獲好評的原因是? 紐西蘭時隔2個月出現首例本土感染,一名女性在防疫旅館被其他人傳染南非變異毒株,出關後才出現輕症,而她的一個動作使她備受讚賞。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擬將南非列為入境禁令對象,墨西哥總統確診,荷蘭實施宵禁卻引發抗爭。 武漢肺炎 COVID-19 More... 變異毒株 紐西蘭 南非 疫調 足跡 美國 入境禁令 墨西哥 確診 荷蘭 宵禁 全球疫情 2021/01/23 | 李秉芳 桃園醫院新增1例:染疫老翁三女兒確診,群聚感染接觸者967人隔離中 目前總共有967人在隔離中,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人數,主要增加在整個疫情調查回溯的人,包括醫院的紅區有191人全部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另外陪病者100多人,也都列為居家隔離對象。 疫情 桃園醫院 More... 本土個案 確診 群聚感染 接觸者 居家隔離 疫調 指揮中心 採檢 桃園 疫苗 陳時中 2021/01/19 | 李秉芳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升溫:護理師家人、外籍看護確診,員工將隔離14天、醫院開始清空病患 陳時中表示,目前確診者都是醫護人員以及醫護人員家中的密切接觸者,還不能算是「社區感染」,但民眾需要多注意。 武漢肺炎 本土個案 More... 確診病例 群聚感染 醫護人員 密切接觸者 疫調 指揮中心 衛福部桃園醫院 社區感染 限時清空 分流 醫院 COVID-2019 外籍看護 確診 2021台灣燈會 燈會 新竹市 林智堅 大型活動 交通部 林佳龍 2021/01/16 | TNL 編輯 台灣新增1名本土確診,為北部案838醫師之同院護理人員 本日確診的護理師(案852)與日前確診的北部醫院醫師(案838)為同事,為一起院內群聚感染,醫院共匡列超過50名醫護人員進行隔離。 案852 案838 More... 確診 北部某醫院 護理人員 值班 疫調 北部醫院 陳時中 護理師 醫師 COVID-19 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