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遇見金剛經》:世紀災難怎麼會發生在尼泊爾這樣的佛教聖地呢?
不知道為什麼,多年來被朋友們詢問:「妳去尼泊爾這麼多次做什麼?不丹與尼泊爾、印度,妳最喜歡哪一個國家?」我無法答覆。
「比基尼登山客」墜谷凍死的兩個疑問:做足準備為何不申請?搜救費該誰出?
吳季芸既然已經將登山計畫書都準備好,為何不直接向玉山國家公園申請入山?登山部落客雪羊認為,那是因為「台灣國家公園入園申請系統,對有實力的登山者而言,根本是一塊絆腳石。」
在倫敦時裝周遇見來自台灣的純淨保養-綠藤生機
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登上倫敦時裝周的國際舞台,希望全世界看見台灣品牌展現的創新與研發實力!並於即日起至 2/23 特別推出「倫敦時裝秀指定保養組」,內含活萃修護精華露 2 瓶,讓消費者在台灣同步感受純淨保養帶給肌膚的美好改變。
《跟著醫師安全學登山》:在我看來,並沒有不適合登山的人
在我看來,並沒有不適合登山的人,只有「暫時」不能上山的人,以及行前需要比較多準備和訓練的人,就算是慢性病患者,只要在醫師許可下,透過旁人的協助,還是可以上山,沐浴在大自然的療癒能量中,啟動自己的自癒力。
《跟著醫師安全學登山》:第一次爬高山前應進行的5項身體檢查
登山和長跑一樣,都是會對心肺負荷較大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如果在參與這些激烈活動之前,無論年齡大小、運動頻率,都能事先了解自己心血管的健康情況,或許就能有所因應,不至於發生無可挽回的遺憾。
免跑銀行也能換到傳說中的低點?兌換外幣的划算小撇步
不分四季、想玩就出去玩,現在對國人來說全年都是旅遊旺季,而對於旅遊的規劃,不再只有上旅遊網站比較機票飯店價格、請年假、打包行李而已,如何提早在理想低點換匯,更成為聰明旅行者的必備功課之一。
蕭青陽執導「淡蘭古道」入選世界步道大會影展,「手做步道」是什麼?
強調「手作」步道,是對「工程步道」的反思,儘量避免大型機具和外來材料對當地環境造成過多擾動,以「手」為限制,能開啟更多的思考,避免單一、快速與粗糙的工程步道對大自然帶來無法回復的傷害。
全國第一張「直升機搜救」罰單在花蓮,6登山客均攤92萬元「出勤費」
台灣出動直昇機搜救為免費,但台中市、南投縣、花蓮縣、苗栗縣、屏東縣在內的5縣市,訂有「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採搜救使用者收費,不再全民埋單。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書評: 穿越時空閃現的光芒
我自問,如果手上只有一張白紙一支鉛筆,在一兩百年前,當我站在沒有人涉足過的領域,親見無與倫比的風景,發現沒人見過的物種,會想留下些什麼呢?必定是美好、珍貴且意義非凡的事物,只要能將百分之一的震撼以各種形式留下紀錄,都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將大自然的柔美凝成堅硬雕塑,Štefan Papčo個展《垂直線 Vertical》
在將攀岩視為一種和平抗議蘇聯壓迫的斯洛伐克,Štefan Papčo將登山過程中,各種偏離日常的身體經驗化作一件件飽含生命力量的雕塑品,帶領你窺看行為藝術的另一種樣貌。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如果旅行可以是首歌——專訪姚謙
中年之後,姚謙的人生更開闊了,他刻意解構自己,經歷了以前不曾經歷的事。他表示:「如果人生只有一個固定的目標,是一種對時間和生活的蹉跎,生命最大的收穫叫經歷,千萬不要因為一個目標把好多經歷刪除!我現在努力享受經歷,享受這次旅行、享受寫書的經歷。」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免治馬桶座是很舒服,可是哪比得上在冰川裂縫便便的痛快?
從戶外的大小便經驗,學到最多的還是對自己的了解。小便的顏色和頻率,直接回答了是否攝取了足夠水分的問題。在文明世界裡,就算在外頭吃東西拉了肚子,常常也不以為意。但就因為一次在五千七百公尺的海拔下,突然腹痛如絞需要在冷風下拉肚子的慘痛經驗,讓我痛下決心,調查出自己其實有乳糖不適症,從此對食物的選擇更加小心。
沙烏地阿拉伯油王首次打進亞洲市場,靠的是登山社?
當波灣地區受到戰爭的衝擊時,我們開始在亞洲尋找長期商機,韓國顯然是我們尋找亞洲商業夥伴時的首選。本文帶你一探阿拉伯石油公司如何進入亞洲市場。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獲救登山客李明翰的「原音」:支持使用者付費,落實搜救專責、專職
登山獲救的李明翰,被媒體片面報導,影射花蓮縣消防局搜救隊品質不好,引發外界痛批。但根據好友與還原影片指出,他原來的意思只是,希望更多人支持搜救自費,讓搜救設備弄得更好。
豪雨受困大霸尖山,淡大登山隊伍15人平安獲救
專業登山攝影師說,因為這起事件,「梅雨季不聽勸告強行入山=出事」「爬山不注意天氣預報=出事」,教育了更多人們,得到了比單堂課程更大的效益。
【青春還鄉】留下孩子笑容的101種方法:攝影師楊文逸的偏鄉畢冊義拍行動
「畢業照」有沒有拍都不重要?對於偏鄉學童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將求學階段的回憶珍藏一輩子的紀念品,而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擁有這種奢侈。
「是你見死不救」(下)——極端情境下吃人、殺嬰未必有錯?
近日香港人曾燕紅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峯,她在電台分享在「攻頂」期間,目睹有人在沒有氧氣及嚮導之下,呆坐在攀山繩旁;事後有港人批評她「見死不救」,有時候,如果發生某件事比較貼近我們身邊,甚至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人,人們的道德判斷容易主觀和苛刻。作者以不同角度及情境提出一些反思。
什麼都漲,就你的荷包沒漲?實現一家人的夢想,只有努力是不夠的
是否也曾在安靜的午夜裡,看著熟睡的孩子和伴侶,想著自己擁有的一切,有股暖暖的幸福感慢慢湧現。原因無他,因為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儘管偶有牽絆與限制,但也是甜蜜的負擔,同時你也發現,原來在自己心中早就許下了專屬於家庭的夢想。
詹偉雄 X 李明璁:透過閱讀出走,《到遠方》重尋內在力量(下)
回到在台灣這個變動的時局,如果你要當個能改變時局的人,我們每一個讀者、這個社會的相關從業者其實該想一想:自己的生命有可能farther away(到更遠的遠方)的點在哪裡。個人要透過什麼去完成它?
「台灣的山已經無法滿足我」,情侶赴喜馬拉雅山區卻失聯23日
梁聖岳和劉宸君於1月17日出發前往印度和尼泊爾,最後一次是2月27號用臉書聯繫。兩人原定3月10日進入有網路的通訊範圍會再次聯繫,但至今都沒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