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發電廠

發電廠(英語:Power station、Generating station、Power plant、Powerhouse),又稱發電站、發電所或電廠,是將熱能或動能轉換為電能的設施,屬於電力系統一環。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23 | Jack Huang

為何沒有國家統一電網的柬埔寨,還能賣綠電給新加坡?

柬埔寨仍是一個電力相對缺乏且供電不穩定的國家,國內更是因為高昂的電價屢屢造成民眾的不滿,加上國際能源價格的走高與通膨的影響,發展再生能源成為柬國不得不走的一條路,甚至從「綠電出口」找到商機。今年3月,柬埔寨與新加坡能源商Keppel Energy達成了有條件的採購意向協議,由於一條總長超過1000公地的海底電纜啟用,新加坡有望透過該電纜每年從柬埔寨輸送1GW來自太陽能與風力的綠電。

2023/01/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羅斯宣稱飛彈殲滅600烏軍,《路透社》:未見明顯傷亡跡象

俄羅斯知名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創辦人表示,他希望他的部隊及俄羅斯政府軍可以拿下烏克蘭東部的巴赫姆特市(Bakhmut),因為這座城市擁有「地下城市」,下頭可以容納大軍和坦克。

2022/12/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核融合研究重大突破:取之不盡零碳排終極能源,但蓋發電廠還得再等等

美國能源部於13日宣布目前研究中的核融合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核融合的原理因近似太陽,長久以來被人們視為具備潔淨、用不盡等特質的終極能源。如同核分裂,核融合操作過程不會產生碳,又比核分裂多出更多優勢,例如沒有核災風險,而且產生的輻射廢料少得多。然而核融合要達到產業規模,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2022/10/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軍新指揮官坦承赫爾松戰情吃緊,挪威將領:對普亭而言核威脅比訴諸核攻擊有用

挪威國防軍司令克里斯多福森(Eirik Kristoffersen)告訴路透社,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亭準備使用核武器的說法,西方應該認真看待,但也該記住,對普亭而言,相較於付諸實踐真的動用核武,用威脅的會比較有用。

2020/12/02 | TNL 編輯

發電量超過3個三峽電站: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蓋大型水電廠,印度批河流被「武器化」

中國在東南亞的湄公河(Mekong River)上游於興建水壩,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緊張,今年11月又敲定將在雅魯藏布江下游進行水電開發,恐在南亞再投下一顆震撼彈。

2020/08/24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論者質疑「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這樣的推論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

時至今日,仍有人在「油、電車誰環保」的問題上爭議不休,有些人認為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去,到頭來還是火力發電的電,但即使如此,發電廠的「能源轉換效率」還是遠勝過油車的引擎。

2020/06/30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移動的健康殺手:燃油車的空污危害可能比電廠還嚴重?

政府近年來開始加大對空污排放的各項管制措施。在固定汙染源上除適用更嚴謹的法規標準、鼓勵更新排放設備外,電廠也依規定進行空污防制的降載,對於大型固定汙染源的減量已初見成效,目前下一個重大挑戰,正是移動污染源的治理。

2020/06/04 | TNL 編輯

俄國史上第2大漏油事件:北極圈內發電廠2萬噸油汙外洩,進入緊急狀態

北極圈內的工業城市諾里爾斯克附近一座發電廠的柴油流進不遠的安柏那亞河,安柏那亞河會流入當地一個湖泊,而這個湖泊另一條河流的水源會進入生態十分脆弱的北極海。

2018/10/05 | 李秉芳

「藻礁換深澳」你買單嗎?賴清德:若觀塘通過環評,可有條件停建深澳電廠

由於深澳電廠已成了選戰議題,據瞭解,民進黨政府院高層已有共識要喊卡,目前剩行政院決定要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台階讓深澳電廠下來。這也是賴清德首度鬆口,說出深澳電廠「有可能」停建。

2018/09/08 | Louis Lo

【圖輯】中國水壩浩劫:關閉山村小水壩,讓國營電網獨佔利潤

20年前,中國在各地興辦水壩計畫,為農村與偏鄉提供電力。現在,政府希望改變政策,環境單位需要決定關閉哪些小型水利設施,並同時保護國家級的大型水利設備。

2018/09/08 | Louis Lo

【圖輯】中國水壩浩劫:關閉山村小水壩,讓國營電網獨佔利潤

20年前,中國在各地興辦水壩計畫,為農村與偏鄉提供電力。現在,政府希望改變政策,環境單位需要決定關閉哪些小型水利設施,並同時保護國家級的大型水利設備。

2018/04/03 | 台大風險中心

我們的電從哪裡來?2017台灣能源情勢回顧

燃煤、風能或是核電?電怎麼發在台灣一直是個爭執不休的議題,回顧2017年的數據,讓我們看看台灣的電都從哪裡來,未來又該往哪去?

2018/03/14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緩解缺電危機,緬甸最快2020年開放進口液化天然氣

天然氣曾是緬甸重要的外匯來源,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會不會加劇緬甸的貿易逆差?緬甸未來又該如何永續維持穩定的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