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出生於中國廣西桂林,知名文學家、劇作家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7/22 | 精選書摘

《談心》:林青霞與白先勇合作的夢想,在王家衛反應與崑曲門檻下再次落空了

林青霞二十多年後再見白先勇時,心目中視對方為名聞遐邇的大作家,學貫中西,高不可攀,只可以仰望,不可以近觀,她又哪裏料到他原來是位古道熱腸,最可親可近,即之如沐春風的性情中人?一直到二〇〇七年,青霞在我遊說之下,一起赴京觀賞《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之後,他們兩位才真正稔熟起來。

2021/12/15 | 讀者投書

【書評】《給川川的札記》:寫給世人的傳愛之書,我們終究都會成為閱讀札記的「川川」

《給川川的札記》是奚淞寫給世人的傳愛之書,大音希聲,大覺有情。原來「川川」真有其人,「川川」就是奚淞,奚淞就是「川川」。如是我聞,台北之城。或者該說,一旦開啟書頁,我們終究都會成為閱讀札記的「川川」。

2021/09/05 | 精選書摘

【書評】郝譽翔:從尋夢到尋根——讀郭強生《惑鄉之人》

郭強生文學生涯的首部長篇,銘刻小說新紀元的耀眼出手。橫跨七十年的時代物語,四個不同時空背景的少年,因為一部電影,他們的命運意外交錯,撞擊,糾結。

2021/07/15 | 精選書摘

《給川川的札記》白先勇推薦序:記載奚淞的「精神之旅」,更是剖心瀝膽的靈魂「懺情錄」

奚淞創作於三十五年前的系列札記,呈顯他對生命存在問題的特殊洞達與感謝心情,逐篇且收錄十八幅宣紙彩繪。以文、以圖,思考人生焦慮與痛苦的來由,湧現微笑希望的活水。

2021/07/11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不該問作者是怎麼想的?不只是「作者已死」的問題而已

作者的想法,多半只能作為分析文學作品的參考而已,我們所有評論與解讀的依據,側重的還是以「文本」為主,藉由閱讀到的東西,再去思考它表現與表達了什麼樣的內容。作者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很多時候真的並不重要。

2020/12/06 | 方格子vocus

白先勇X奚淞《紅樓夢幻》:從「靈、佛、情」解讀《紅樓夢》

《紅樓夢》是天書,充滿了天問,我們幸運地擁有白先勇和奚淞如此底蘊深厚、心懷慈悲的前輩老師,帶我們領略孽海情天的至性至美,陪伴尚未明白的我們,穿越生命的幽谷。

2020/12/05 | 方格子vocus

讀白先勇〈遊園驚夢〉:走進竇公館的錢夫人,究竟在觀看什麼?

〈遊園驚夢〉是一篇早期的小說,當中的場景時空與現在差異甚大,然而,小說中所要傳達的核心價值,每一個世代的人讀,都能讀出「人」的複雜情懷與幽微思緒,這也必定是文學作品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2020/05/10 | 讀者投書

白先勇、奚淞《紅樓夢幻》書評:一如女媧煉石補天,為讀者「補」一回紅樓夢「天機」

《紅樓夢幻》緣起於兩人在台大的一場演講,一連四小時輪番接力,將《紅樓夢》翻江過海的倒了幾遍,兩人談起《紅樓夢》,亦如小說中的一僧一道,仙風飄飄。

2020/03/08 | 精選書摘

《桑青與桃紅》白先勇評析:六四以後,桑青/桃紅的飄泊命運,似乎有了新的意義

七○年代初,聶華苓的長篇小說《桑青與桃紅》問世,可說是道道地地屬於中國流亡文學這個傳統的,因為這本小說的主旨,就在描述二十世紀中國人因避秦亂,浪跡天涯的複雜過程。

2020/03/07 | 精選書摘

《紅樓夢幻》白先勇 X 奚淞對談:哪吒和賈寶玉,都是中國神話文學的孽子

白先勇說:哪吒和賈寶玉,都是中國神話文學中的孽子系列。他們都是叛徒。哪吒是天庭的叛徒,儒家社會容不下賈寶玉。他們被制式社會趕除,遭到流放的命運,不同的是賈寶玉選擇的是自我流放。

2019/08/03 | Giloo紀實影音

探索嶄新時代意識的熱望:白先勇、王文興,與《現代文學》

這兩位從《現代文學》開始奠定文學地位的作家,他們將自己的人生與文學都活成傳奇:白先勇始於自己的創作,將他對人的關懷散佈至整個世界;王文興用他的一筆一畫,向人的心靈挖掘出一個深邃廣闊的世界。

2019/02/28 | 傅紀鋼

二二八洗白:白崇禧是台灣人的恩人,還是蔣政權的幫兇?

白崇禧曾被國民黨軍閥視為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卻在國民政府佔台後受到蔣介石的猜忌而受冷落。而白崇禧也牽涉到二二八事件,這成了白先勇試圖出書洗白的一塊。

2019/02/28 | 傅紀鋼

二二八洗白:白崇禧是台灣人的恩人,還是蔣政權的幫兇?

白崇禧曾被國民黨軍閥視為最驍勇善戰的將領,卻在國民政府佔台後受到蔣介石的猜忌而受冷落。而白崇禧也牽涉到二二八事件,這成了白先勇試圖出書洗白的一塊。

2019/02/11 | 精選書摘

白先勇《八千里路雲和月》:父親當時若稍顯躊躇,二二八冤死人數恐不止如此

對待如此嚴重的歷史事件,當務之急,是把當年的歷史真相,原原本本,徹底還原。只有還原全部真相,人民才可能有全面的了解、理解,才可能最後達到諒解,這座島嶼上的人民,不管其不同背景,只能有一個共同命運,那就是與台灣共存亡。

2018/07/28 | 精選書摘

白先勇:對《現代文學》,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

說來說去,除了小說,《現文》還是白先勇的最愛。他與我通信,有一半以上是為了《現文》,後來他自己回憶道:「為了這本雜誌,我曾心血耗盡。對它,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

2018/07/26 | 精選書摘

白先勇:對《現代文學》,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

說來說去,除了小說,《現文》還是白先勇的最愛。他與我通信,有一半以上是為了《現文》,後來他自己回憶道:「為了這本雜誌,我曾心血耗盡。對它,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

2017/07/13 | 紀大偉

【解嚴三十】同志解嚴:讓文學「歷史化」婚姻平權

人們談到戒嚴歷史的時候,太在乎政治名人的不凡,卻很不在乎一般民眾的平凡。我在各地演講《同志文學史》,非常清楚許多年輕讀者對於戒嚴時期的同性戀故事缺乏興趣,但是他們卻對蔣家秘辛大有興致。這種對比正是一種歷史失憶症的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