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

相對論(英語:Theory of relativity)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0 | 精選書摘

麥克尼爾《世界史》:大眾對菁英、非理性對理性、自發對控制,20世紀西方經驗存在明顯矛盾

威廉.麥克尼爾這部廣受好評的單冊世界史強調中東、印度、中國與歐洲這四個舊世界文明,書中尤其著重文明在歷史中的互動關係,並網羅近期的考古發現。本書涵蓋了文明的所有層面,包括地理、交通、科技與藝術發展,不僅內容包羅萬象,連文字也引人入勝。

2022/09/01 | 物理雙月刊PSROC

牛頓力學被推翻了嗎?物理學家:新舊理論之間的關係,並不像拆掉舊房子、蓋起新大樓

在一些內容牽扯到相對論或量子力學的Youtube影片(它們未必是科普影片)裡,常常有「相對論推翻了牛頓力學」的說法。然而除了幾種情況外,在處理其它低速物體運動相關的物理現象時,相對論並不需要被認真考慮。

2022/07/26 | 精選書摘

加來道雄《神的方程式》:若實驗結果與自己的理論不同,愛因斯坦會認為肯定是上帝犯了錯

當民眾簇擁要求簽名,愛因斯坦詢問卓別林,「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嗎?」卓別林答道,「沒有,完全沒有。」接著他又說,「他們為我歡呼是因為所有人都懂我。他們為你歡呼是因為沒有人懂你。」

2022/03/17 | 精選書摘

萬維鋼《高手相對論》:為什麼去黑洞一趟,回來發現別人都比你老得快?詳解「孿生子弔詭」

「精英日課」重磅講者、物理學家、暢銷作家萬維鋼,帶你重新認識近代物理學的革命性理論。以人文為出發點,一窺愛因斯坦的腦袋,探究「相對論」的歷史、概念與啟發!

2022/01/08 | 精選書摘

《膽小別看畫Ⅱ》:某人的地面正是其他人的牆壁,我們就這樣成了M.C.艾雪筆下魔法的俘虜

解謎名畫中的暗黑隱喻與人性黑暗面,那些藝術史上不說,你不知道的西洋繪畫黑歷史! 本書收錄22幅15至20世紀的西方經典名畫,在賞畫的同時除了深深著迷於畫家高超細膩的繪畫技法之外,或許你也被畫作背後暗藏的人性黑暗面所吸引而不自知。 

2021/11/25 | TNL香港編輯

愛因斯坦與拍檔相對論手稿拍賣,傳李嘉誠以破記錄千萬歐元購得

愛因斯坦在1915年正式發表「廣義相對論」論文,改變了人類對空間、時間和重力的理解,為物理學界帶來深遠影響,奠定現代宇宙學及GPS導航等技術的基礎。

2021/11/19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占姆的生命説明書(上)

占姆.艾爾卡利里教授在本集紀錄片中解釋了物理學在二十世紀的幾個重大突破。這些發現均打破了我們對世界的既有認知。在此文章我會主力介紹有關「空間」的討論。

2021/10/29 | 精選書摘

《不費力的身心充電法》:主流物理學家開始重新思考「乙太」,也暗示這不會是我們了解宇宙的終點

作者根據從事聲音療法二十餘年的臨床經驗,以及多年在科學領域的研究,告訴讀者:人體就是一顆可以重複充電的電池,電力不足時,身體就會缺乏活力、感到不適,甚至產生疾病;電力充沛時,身體就能在天生的療癒智慧帶領下自我修復,重新回到健康的「原廠設定」。

2021/06/22 | 《科學人》粉絲團

為什麼「量子纏結」這種超距作用可以創造出「時空」的結構?

科學家認為,時空與其說是一種基本存在,反而更有可能藉由量子位元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換言之,如果科學家把同地點的粒子與另一粒子相互纏結,是否就能創造出時空?答案是,不行。因為這種量子纏結不牽涉空間。而關於量子纏結的作用機轉、運作過程,物理學家尚須更多研究。

2021/03/16 | 德國之聲

愛因斯坦為何要對鏡頭吐舌頭?

提到愛因斯坦,許多人會聯想起他吐舌頭的照片。這張愛因斯坦最出名的經典照是在70年前他的生日宴後拍攝的。為何愛因斯坦當時會對鏡頭吐舌頭呢?

2021/01/30 | 精選書摘

《物理奇遇記》:大霹靂之後只有氫、氦和輻射,為什麼現在卻有這個世界?

「我想像了一下大霹靂後產生氫、氦、電子、輻射等等的樣子,可是當時明明只有這些物質,那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個世界?太陽與地球又是從哪裡形成的?還有妳跟我,我們應該不是單靠氫與氦形成的吧?」

2020/11/29 | 精選書摘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好奇心或許殺了薛丁格的貓,但很可能救你的命

我們不鼓勵好奇心,也是因為好奇代表必須承認自己的無知。提出一個問題或進行一次思想實驗,意味著我們並不知道正確答案,而那是很少數的人才願意承認的一件事。

2020/06/20 | 精選書摘

《怪奇物理的日常大冒險》:人類首度證實自己能逃脫時間的牢籠

法國Dunod出版社與漫畫家暨科普作家Laurent Schafer合作,推出《怪奇物理的日常大冒險:又酷又能學到東西的漫畫量子力學,迷人又好笑的相對論》,透過逗趣卻不失嚴謹的劇情安排,學習正確的現代科學知識。

2019/08/07 | 物理雙月刊PSROC

物理控好書推薦:《スピンはめぐる》,自旋打哪兒來?

《スピンはめぐる》是朝永一系列演講稿所組成。不單介紹「自旋」給沒學過量子力學的門外漢,也以「自旋」為主軸,將相對論性量子力學,乃至於早期的量子場論發展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清楚楚的科學史。

2019/04/19 | 余海峯 David

理解宇宙︰如何運作?為何如此運作?

有些科學家會說理解宇宙為何如此運作,比起只是知道宇宙如何運作更重要,這點我是絕對同意的。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不用首先理解宇宙如何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