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

照相機(英語:Camera)廣義是指任何可以捕捉和記錄影像的設備,人類在日常普遍使用的照相機技術大致始於19世紀早期。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0 | 方格子vocus

你帶相機出門的理由是什麼?如果只是要紀錄生活,手機不能是攝影器材嗎?

我想試著用我的角度去說服你。如果你是一位拿著數位相機作為日常生活紀錄的拍攝者,我想邀請你跟我一起想想這個問題。思考完,或許就可以釋懷地放下相機,也放下頸椎發炎的風險,甚至可以省下不少的金錢,投向手機攝影的懷抱。先討論硬體上最顯著的差異,我認為有三個部分。

2022/03/03 | 精選書摘

《戰爭的框架》新版導論:我們是否能說影像本身便屬於發動戰事的一環?

延續作者在後九一一時代的思考主題,更進一步探問且主張:若某些生命沒有一開始就被認識為生命,其傷痛或消逝也就不會為人所認識;如果特定的生命不被稱之為生命,或更根本的、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在特定的認識論框架中被視作生命,這些生命便不曾完全地活過,遑論消逝。

2021/09/15 | Cool3c

2021蘋果秋季發表會:iPhone 13系列機種、Apple Watch S7、第9代iPad更新總整理

在美國時間9月14日的蘋果發表會中,推出了新款iPhone 13系列,也更新了iPad、Apple Watch等產品線,看看在更大的螢幕和更快的晶片之下,今年蘋果為世界帶來哪些新突破呢?

2021/01/20 | 精選書摘

《無限賽局》:因為「有限思維」,柯達被自己發明出來的數位技術顛覆了

柯達的主管沒有引領數位革命,而是選擇閉上眼睛,摀住耳朵,試圖說服自己一切都會沒事的。我想有一段時間真的沒事,但沒有多久,撐不久的,因為有限的策略永遠不會成功。

2019/04/20 | 李修慧

宣傳片紀念六四? Leica否認但微博仍被禁

今年是六四事件發生30週年,隨著6月4日一天天逼近,中國境內政治氣氛變得高壓且緊張,不少敏感人士已經被中共當局嚴控。

2019/04/19 | 李修慧

【影音】Logo和六四天安門坦克車同時出現,「徠卡」在微博被禁

這部影片有一段畫面打出「1989年,北京」的字幕,這正是六四事件發生的年份和地點。接著一群說中文的軍人出現在飯店中對外國記者搜身、查明身分,影片最後,一名記者拿著相機對窗外拍攝,鏡頭上可以看見六四坦克人的身影。

2018/12/02 | 精選書摘

《野鳥攝影》:如何成功對焦拍攝飛行中的鳥?

融入自然並非易事,特別是當一個自然環境有很多野鳥拍攝人士時,可想而知壯觀的器材群可能讓野鳥感受到壓力而產生警戒行為。賞鳥人常說:「人多野鳥就少」,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2018/11/23 | 精選書摘

《野鳥攝影》:如何對飛行中的鳥對焦並拍攝成功?

融入自然並非易事,特別是當一個自然環境有很多野鳥拍攝人士時,可想而知壯觀的器材群可能讓野鳥感受到壓力而產生警戒行為。賞鳥人常說:「人多野鳥就少」,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2018/07/21 | 精選書摘

《找到薇薇安.邁爾》導讀:想要學邁爾拍照,需要一些膽量

邁爾為自己而拍照,並不分享作品。在那個時期,許多攝影者致力尋找布列松(Henri artier-Bresson)的「決定性瞬間」(decisive moments),但邁爾的動機或興趣似乎不在於追求諷諭或經典畫面。她的都市人像最突出的訊息,往往不是高貴化、物化或改變人們的想法,而是她本身需要不斷面對、理解生命的本質,或人的際遇。

2018/07/21 | 精選書摘

《找到薇薇安.邁爾》導讀:身世成謎的保母,與死後聲名大噪的攝影

薇薇安.邁爾一夕成名的原因特殊,一方面是她的生平資訊微乎其微,一方面是她的攝影作品強而有力。讓人霧裡看花的身世激起民眾旺盛的好奇,但真相恐怕永不見天日。

2017/10/22 | 精選書摘

多數決只關心相對評價,「同意投票」在意選民的絕對評價

同意投票(Approval Voting)與本書提及的其他表決方式,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它詢問選民「是否認同這個選項」,關注的是選民對於各個選項的絕對評價。

2017/07/10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攝影記者無解的難題:什麼時候該拍攝,什麼時候該放下相機

面對最脆弱的這群人,我該如何說服他們面對鏡頭,讓我進入他們的私領域,又該如何保護他們,為自己選擇去呈現的事實負起道德責任?